马克思主义民主价值观的当代思考
本文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民主价值观的当代思考
【摘要】:“民主”无疑成为当代政治领域的宠儿。在言必称民主的时代,研究马克思主义民主价值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民主”在当代包含着三个层面的内容:一是作为国家制度的政权组织形式:二是作为政治意识形态的价值观;三是作为承载并致力于实现公民自由、平等政治权利的政治行为活动。马克思主义民主价值观的当代思考主要关注三个问题:首先,要解决马克思主义对民主的“事实性”规定和“价值性”阐述是什么的问题,进而把事实与价值辩证统一起来;其次,要明晰马克思主义民主价值观的“历史性”、“当代性”和“现实性”,进而把握马克思主义民主价值观理论形态的历史性、当代性和现实性的内在统一,确保马克思主义民主价值观理论形态在当代出场的科学性;最后,要保持马克思主义民主价值观理论形态的当代生命力,立足于当代世界,从现代西方民主实践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实践出发,以马克思主义民主价值观为基本参照,审视现代西方民主价值观,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价值观,在现实分析运用中深化对马克思主义民主价值观理论形态的认识。本研究在对历史唯物主义的整体性把握中,从利益、行为、时间、空间四个维度对马克思主义的民主进行“事实性”规定和“价值性”阐述,在马克思主义民主规定的事实基础上阐明马克思主义民主价值观,进而结合当代世界的民主实践,辩证地分析现代西方民主价值观,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价值观。全文主要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导论。主要介绍论文的选题缘起及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基本概念界定、研究方法、基本思路及主要内容和创新之处。第二部分,马克思主义的民主规定。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出发,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从利益、行为、时间、空间几个维度对民主作出事实规定。第三部分,马克思主义的民主价值观。在马克思主义的事实性民主规定基础上,阐明马克思主义民主价值观的理论形态。第四部分,现代西方民主价值观的审视。以马克思主义民主价值观的理论形态为基本参照,结合现代西方民主的具体实践,辩证地分析现代西方民主价值观。第五部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价值观的思考。以马克思主义民主价值观的理论形态为基本参照,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主实践,探讨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价值观。本研究坚持“立足现实”和“以马解马”相结合的基本研究思路,运用文本与现实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马克思主义民主价值观的研究取得了三个方面的成果。其一,在研究选题上,突出“民主价值观”而不是“民主观”;其二,在研究过程中,把马克思主义民主价值观的“历史性”、“当代性”和“现实性”辩证统一起来;其三,在研究结论上,认为马克思主义民主价值观是一种事实与价值相辩证统一的具有稳定性、整体性和系统性的理论形态。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 民主 价值观
【学位授予单位】:广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A81;D082
【目录】:
- 中文摘要3-5
- Abstract5-9
- 一、导论9-23
- (一) 选题的缘起与价值9-11
- 1. 选题的缘起9-10
- 2. 选题价值10-11
-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11-18
- 1. 国内研究现状11-16
- 2. 国外研究现状16-17
- 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析17-18
- (三) 论文的基本思路及主要内容18-19
- (四) 论文的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19-20
- (五) 论文的基本概念界定20-23
- 二、马克思主义的民主规定23-35
- (一) 利益维度的民主规定23-25
- (二) 行为维度的民主规定25-27
- (三) 时间维度的民主规定27-31
- (四) 空间维度的民主规定31-35
- 三、马克思主义的民主价值观35-43
- (一) 利益维度的工具性民主和目的性民主统一35-37
- (二) 行为维度的自发性民主与自觉性民主统一37-39
- (三) 时间维度的历时性民主与共时性民主统一39-40
- (四) 空间维度的差异性民主和同质性民主统一40-43
- 四、现代西方民主价值价值观的当代评析43-52
- (一) 现代西方民主价值观43-47
- 1. 以工具民主替代目的民主43-44
- 2. 以自发民主消解自觉民主44-45
- 3. 以共时民主掩盖历时民主45-46
- 4. 以单一民主扼杀差异民主46-47
- (二) 现代西方民主价值观的合理性与消极性47-52
- 1. 民主程序为金钱开道,公共权力被资本控制47-48
- 2. 民主效率受制约,政策短期化和功利化48-49
- 3. 人民主权原则被悬搁,精英主义与民粹主义畸形结合49-50
- 4. 民主标准双重化,对国内和国外实行双重标准50-52
- 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价值观的当代思考52-74
- (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实践取得的成果52-63
- 1. 烽火战乱的孕育发展52-56
- 2. 冷战僵持的曲折前进56-57
- 3. 改革发展的稳步向前57-63
- (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实践存在的问题63-68
- 1. 民主参与机制尚不健全63-64
- 2. 公民民主意识有待提高64-65
- 3. 党内民主建设有待完善65-66
- 4. 民主学术思想探索有待进一步加强66-68
- (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价值观的构建68-74
- 1. 以人民民主为目的指引,实现民主的科学发展69-70
- 2. 尊重自发民主,自觉培育民主建设土壤70-71
- 3. 沿着共时民主道路,推进民主发展进程71-72
- 4. 在多样民主实践中,建设社会主义民主72-74
- 六、结语74-76
- 参考文献76-84
- (一) 著作类76-80
- (二) 期刊类80-82
- (三) 博硕士学位论文82
- (四) 其他文献82-84
- 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成果84-85
- 致谢85-8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锡生;和谐社会基础价值观初探[J];群众;2005年08期
2 连保军,曹巍;论先进价值观的教育与传播[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3 ;政党价值观建设是一个系统[J];求知;2008年12期
4 龚林林;;价值观教育的现实意义[J];法制与社会;2008年11期
5 公方彬;;以三大核心价值观的确立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J];军队政工理论研究;2008年03期
6 韩华;;中国共产党人价值观的理论内涵、基本特征及地位作用[J];思想理论教育;2008年17期
7 陈东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的文化视角[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09年02期
8 吕月华;;试论市场经济条件下共产党人价值观建设[J];学理论;2009年15期
9 杨亮;;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价值观建设[J];价值工程;2010年07期
10 宋希永;;网络核心价值观: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题中之义[J];理论界;2010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利辉;;如何认识北大荒核心价值观[A];黑龙江垦区现代化大农理论研讨会优秀论文集[C];2010年
2 张耀灿;;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练问题的思考[A];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论丛(第二辑)[C];2012年
3 刘魁;;民营企业价值观的内化分析[A];2008湖北企业文化高峰论坛论文集[C];2008年
4 胡琦;;我国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现状及西方经验之启示[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与青少年发展研究报告——第八届中国青少年发展论坛暨中国青少年研究会优秀论文集(2012)[C];2012年
5 马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与郭明义精神[A];追寻雷锋的足迹:当代雷锋郭明义[C];2013年
6 张春美;;从方法论视角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凝练[A];马克思主义与文化新自觉——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十届学术年会文集(2012年度)马克思主义研究学科卷[C];2012年
7 季春;;中国文化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A];云南省高等教育学会高职高专教育分会2008年优秀论文集[C];2008年
8 田海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视域分析[A];2013年全国哲学伦理学博士后论坛论文集[C];2013年
9 吴颖新;;对构建民主党派核心价值观的思考[A];本溪市各民主党派统战理论研究联合体第十七次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0年
10 袁贵仁;;深入开展价值观与文化问题的研究[A];人学与现代化——全国第五届人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评论员 付小为 李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新的表述 新的内涵[N];长江日报;2012年
2 马凤强;构建共同价值观[N];新疆日报(汉);2012年
3 马建辉;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四个维度[N];中国文化报;2013年
4 湖南工程学院 毛晓华;推进核心价值观认同的途径[N];光明日报;2013年
5 中共南宁市委宣传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N];广西日报;2013年
6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教授 董根洪;努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N];杭州日报;2013年
7 厦门市委常委 宣传部长 叶重耕;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上先行先试[N];福建日报;2013年
8 本报记者;做好“三个结合” 使践行核心价值观在“细小实”上见成效[N];衡水日报;2014年
9 宁新平;让核心价值观无所不在[N];辽宁日报;2014年
10 辛鸣;清醒面对核心价值观的三重考验[N];内蒙古日报(汉);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恢军;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教育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5年
2 姚林群;课堂中的价值观教学[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3 梁跃民;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D];河北大学;2011年
4 高地;中国共产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5 刘佳;多层聚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来源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2年
6 郑伟;“第三条道路”价值观批判[D];北京师范大学;2004年
7 方爱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发展历程及其当代建构[D];安徽大学;2010年
8 周蓉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9 田海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8年
10 殷晓元;中国共产党政治传播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周军;弘扬传统优秀价值观的路径选择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2年
2 孟省;中国留德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度研究[D];大理学院;2013年
3 康菊英;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4年
4 吕萌;论中共三位领导人对国家层面的核心价值观探索[D];江西财经大学;2014年
5 张学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5年
6 施国栋;微文化环境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D];中共上海市委党校;2015年
7 李博浩;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农民梦的研究[D];天津理工大学;2015年
8 徐艳利;当代农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5年
9 王竹梅;列宁灌输理论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中的运用[D];东华理工大学;2015年
10 崔莹;灌输理论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的运用研究[D];陕西科技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62065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engzx/6206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