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政治学论文 >

哈贝马斯商谈理论探析

发布时间:2017-08-08 22:03

  本文关键词:哈贝马斯商谈理论探析


  更多相关文章: 哈贝马斯 交往行为理论 商谈理论 商谈民主 重建历史唯物主义


【摘要】:本文从政治领域的视角出发,对哈贝马斯的商谈理论进行了探析。本文不是单纯的对哈贝马斯的商谈理论及其思想过程进行论述,而是在论述其理论的基础上,就其政治商谈理论对我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有何应用价值做出了辨析。 本文首先在阐述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的前提下,分析了他独具一格的商谈理论体系,指出这一体系所涉及的范畴包含了道德、政治和法律等领域,其中政治范畴中的商谈理论为现代社会的政治建设开辟了崭新的道路。哈贝马斯从批判的角度出发的,将自由主义民主和共和主义民主思想结合起来,做到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建立了一个新型的双轨性政治商谈理论。他指出,,自由主义强调对公民基本权利的保护和对权力的控制;而共和主义强调公共意志及公共生活的价值,以调动公民的政治热情。哈贝马斯的商谈民主做到了人权与人民主权的统一。 商谈民主是哈贝马斯政治商谈理论的核心部分。他通过对公共领域和市民社会的研究来作为商谈民主的现实基础。他认为公共领域是一种交往结构,这种结构通过市民社会形成于生活世界,作用在于使公民在政治生活中拥有合法权力,并通过议员在政府活动中经由正式商谈采纳来自于市民社会的公共意见。通过商谈交往来形成一个公共领域模式,从而试图影响公共政策的制定。 本文在最后一章中阐述了哈贝马斯的政治哲学的思考点是放在“重建历史唯物主义”之上。他的政治理论有着双重的语言维度:一是他坚持了马克思的当代意义,坚持马克思的批判精神和人的基本旨趣,以这个维度讲,他觉得马克思没有过时;二是他坚持用时代发展的目光审视马克思的理论,再通过扬弃和重建来创新出新的理论,从这个维度讲,他觉得马克思的理论也有过时的一面。 在中国历史传统环境下、想要引进西方先进的政治理论,前提是必须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政治理论,坚持实现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在此基础上。批判地吸收借鉴商谈民主论的有益成份,进而完善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
【关键词】:哈贝马斯 交往行为理论 商谈理论 商谈民主 重建历史唯物主义
【学位授予单位】:沈阳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D091
【目录】:
  • 中文摘要3-4
  • Abstract4-8
  • 引言8-11
  • 一、 研究课题的目的及意义8
  •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8-10
  • 三、 文章的创新点10-11
  • 第一章 哈贝马斯商谈理论的提出背景11-18
  • 一、 现实基础:西方资本主义社会合理性危机11-14
  • (一) 经济利益的合理性危机11-13
  • (二) 行政权力的合法性危机13-14
  • 二、 哲学基础:交往行为理论14-18
  • (一) 交往行为理论的提出14-15
  • (二) 交往行为理论的主要内容15-17
  • (三) 交往行为理论合理性17-18
  • 第二章 哈贝马斯商谈理论的主要内容18-27
  • 一、 商谈理论的基本问题与原则18-20
  • (一) 商谈理论的内涵18-19
  • (二) 商谈原则是道德规范和法律规范的共同基础19-20
  • 二、 商谈理论的道德范畴:商谈伦理20-23
  • (一) 当代西方社会的道德危机20-21
  • (二) 商谈伦理是商谈理论的道德范畴21-22
  • (三) 正义是商谈伦理的核心22-23
  • 三、 商谈理论的政治伦理范畴23-27
  • (一) 人权与人民主权的概念23-24
  • (二) 人权与人民主权的相互关系24-25
  • (三) 法律与交往权力25-27
  • 第三章 哈贝马斯商谈政治理论27-37
  • 一、 商议性政治的构成要素27-30
  • (一) 人权与人民主权的统一27-28
  • (二) 权力体系和民主原理的统一28-29
  • (三) 双轨性政治商谈29-30
  • 二、 商谈政治的构成基础30-32
  • (一) 自由主义和共和主义30-31
  • (二) 商议民主的提出31-32
  • 三、商谈民主的建构——程序性民主32-37
  • (一) 程序性民主的思想历程32-34
  • (二) 公共领域与市民社会34-35
  • (三) 商谈民主的社会整合功能35-37
  • 第四章 哈贝马斯商谈理论的理论与现实意义37-44
  • 一、 商谈政治理论与历史唯物主义37-40
  • (一) 重建历史唯物主义的提出37-38
  • (二) 重建历史唯物主义的片面性38-39
  • (三) 重建历史唯物主义的反思39-40
  • 二、 商谈政治合理性批判与反思40-42
  • 三、 走向具有中国特色的政治文明之路42-44
  • 结语44-45
  • 参考文献45-47
  • 个人简历及获得的奖励和发表的论文47-48
  • 后记48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桂林;;哈贝马斯的法律商谈理论及其中国化的意义[J];法学杂志;2010年03期

2 王晓升;;在共和主义与自由主义之间——评哈贝马斯的商议民主概念[J];江苏社会科学;2008年01期

3 孙咏;;试述罗尔斯、哈贝马斯和马克思的正义观——探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价值的核心机制[J];南京社会科学;2007年10期

4 李远行;哈贝马斯程序主义民主观述评[J];政治学研究;2000年03期

5 高鸿钧;;权利源于主体间商谈——哈贝马斯的权利理论解析[J];清华法学;2008年02期

6 王晓升;;政治权力与交往权力——哈贝马斯对于民主国家中的权力结构的思考[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7 任平;李必铭;;论政治文明的现代性进路——政治现代性中心视界的演进[J];天津社会科学;2006年04期

8 傅永军;徐闻;;哈贝马斯论民主的商谈原则与类型[J];山东社会科学;2011年10期

9 王晓升;;从实践理性到交往理性——哈贝马斯的社会整合方案[J];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10 王晓升;;用交往权力制衡社会权力——重评哈贝马斯的商议民主理论[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本文编号:64219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engzx/64219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b8f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