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官德思想及当代价值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31 20:35
本文关键词:孔子官德思想及当代价值研究
【摘要】:近年来,官德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分析其原因有三:中国共产党由革命党转变为执政党,执掌国家政权,各级领导干部与公务人员代表人民行使公权力,“领导干部”、“干部”或“公务员”在社会上也被称作官员。二是文化大革命结束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官员已经成为一种职业,也要讲职业道德,就是要讲官德。我国人民群众的民主观念增强,对官员的监督意识有所强化,要求官员为官修德,廉洁从政的呼声日渐高涨。三是近些年官员道德的严重滑坡和腐败现象的蔓延,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忧虑,也引起了执政党自身的警醒和重视,官员的道德建设被提上了议事日程。其实,官德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历史源远流长,并且一直受到统治者的重点关注。官德文化最初萌芽可以追溯到尧、舜时期。早在西周就建立了三公、六卿、五官等一套完整官僚机构,其统治过程中具有明显的重德思想,后来孔子又发展了这一思想,将重德思想扩展为德治理论,其核心内容之一就是极力倡导“为政以德”。本文深入讨论了孔子的官德思想及当代价值。第一部分主要探讨了孔子官德思想形成发展的历史背景。文章首先分析了孔子官德思想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在这一时期,随着私有制的产生,政治经济文化等发面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之后又具体介绍了孔子官德思想的理论实践来源,孔子在对自身所处的政治环境和游历各国的经历总结的基础上产生了其独特的官德思想。这一部分有利于我们进一步了解孔子的官德思想。第二部分主要阐述了孔子官德思想的主要内容。孔子官德思想的主要内容分为二个部分:官德规范和官德修养。官德规范即孔子认为为官者应该具有哪些品质,应该形成什么样的人格。官德修养即孔子提出的各种加强自我官德修养的方法,主要是依靠官员从自身加强官德建设。这二部分内容相互联系,共同构成了孔子官德思想的主要内容。第三部分是孔子官德思想的价值评价。本文从孔子官德思想的积极性和消极性入手,辩证的分析了孔子官德思想。这有利于我们全面认识孔子官德思想,从而去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促进我国官德建设。第四部分主要阐述了我们要借鉴孔子官德思想加强当代官德建设。首先分析了现代官德建设面临的几个问题,其次要严格道德自律不松懈,再次要完善官员道德教育体系,最后要建立健全官员道德监督激励机制。
【关键词】:孔子 官德思想 当代价值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D092
【目录】:
- 中文摘要6-8
- Abstract8-10
- 导言10-15
- (一)论文选题的理由或意义10-11
- 1.理论意义10
- 2.现实意义10-11
- (二)学术界研究现状11-13
- 1.关于官德内涵的研究11
- 2.关于官德内容的研究11-12
- 3.关于官德建设的研究12-13
- 4.关于孔子官德思想的研究13
- (三)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13-15
- 1.研究方法13
- 2.创新之处13-15
- 一、孔子官德思想形成发展的历史背景15-20
- (一)社会历史条件15-16
- 1.私有制的发展,,经济基础的变革15
- 2.上层建筑的变动15-16
- 3.思想文化的繁荣16
- (二)理论实践来源16-20
- 1.环境熏陶16-17
- 2.自学自立,崇拜周公17-18
- 3.政坛历练18-19
- 4.游历各国19-20
- 二、孔子官德思想的主要内容20-28
- (一)官德规范20-25
- 1.忠孝20-21
- 2.公正21-22
- 3.清廉22-23
- 4.敬德23-24
- 5.举贤24-25
- (二)官德修养25-28
- 1.立志尚义25
- 2.省察克治25-26
- 3.博学多思26-28
- 三、孔子官德思想的价值评价28-34
- (一)孔子官德思想的积极性28-30
- 1.重义轻利的价值取向28-29
- 2.民贵君轻的民本观念29
- 3.以德为先的人才思想29-30
- (二)孔子官德思想的局限性30-31
- 1.重人治而轻法治30
- 2.重自律而轻他律30-31
- (三)对孔子官德思想的批判继承31-34
- 1.孔子官德思想的理论价值31-32
- 2.孔子官德思想的实践价值32-34
- 四、孔子官德思想的当代价值34-44
- (一)现代官德建设面临的几个问题34-36
- (二)严格道德自律不松懈36-38
- 1.坚持学以立德36
- 2.坚定理想信念36-37
- 3.努力躬行实践37-38
- (三)完善官员道德教育体系38-41
- 1.把握官员道德教育的主要特点38-39
- 2.改进官员道德教育的方法39-40
- 3.完善适应时代要求的官德教育内容体系40-41
- (四)建立健全官员道德监督激励机制41-44
- 1.建立科学完备的监督制度41
- 2.建立健全官员道德激励机制41-44
- 结语44-45
- 注释45-47
- 参考文献47-50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50-51
- 致谢51
本文编号:76778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engzx/7677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