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政治学论文 >

多民族国家政治现代化进程中的国家认同建设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08 09:28

  本文关键词:多民族国家政治现代化进程中的国家认同建设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国家认同 多民族国家 政治现代化 国家认同建设


【摘要】:政治现代化和国家认同建设是当今世界多民族国家所面临的两大历史任务,政治现代化是多民族国家必经的历史过程,是其政治发展的存在状态和实践过程,对于多民族国家而言政治现代化进程意味着变革和挑战。国家认同建设是多民族国家面临的重大历史任务,国家认同是多民族国家政治稳定的前提,多民族国家的政治稳定的实现一是依靠多民族国家中央政权对各民族政治利益的代表性,二是依靠各民族对中央政权政治利益代表性的承认和认同,二者相互依存,不可缺失,这是多民族国家实现政治稳定,推进政治积极发展的必要条件。多民族国家的国家认同建设避不开政治现代化进程,多民族国家政治现代化进程依托广泛的政治参与对国家政治体系持续影响,国家认同建设作为一个历史过程,必然会受到多民族国家政治现代化进程的制约,国家认同需要多民族国家在政治现代化进程中持续建设。多民族国家政治现代化进程会影响国家认同的建设,多民族国家的国家认同建设需要积极应对政治现代化进程的挑战。政治现代化是政治发展的一种存在状态和实践过程,政治现代化是每个国家政治体系的政治发展不能避免和必须经历的,对于占据世界国家政治形态多数的多民族国家政治体系而言,必然要经历政治现代化进程。多民族国家政治现代化进程充满不稳定性,多民族国家政治现代化进程对多民族国家的政治文化和政治传统实现了重塑。多民族国家的政治认同是民族共同体基于对多民族国家政治文化和政治传统的承认和归属而实现的,多民族国家政治文化和政治传统被重塑,直接影响到多民族国家的国家认同建设,使多民族国家的政治稳定面临风险。多民族国家的国家认同建设在多民族国家政治现代化进程中要积极应对困难,多民族国家要推进政治文化和政治传统的建设,政治现代化进程对多民族国家政治体系实现了重构,国家认同的建设要在政治体系重构基础上进行构思,首先树立多民族国家的国家政治权威,然后再对多民族国家的国家政治权威进行合理化建设,最根本的就是要充分发挥国家整合在多民族国家的国家认同建设中的根本性作用,发挥国家整合的力量塑造多民族国家的内聚力,确保政治参与有序和实现政治稳定,多民族国家要在分析国家认同建设内容的基础上,对国家认同建设的具体举措进行探索。多民族国家要明确国家认同建设的过程性,国家认同建设是一个过程,需要一定的时间和资源,不能在一朝一夕实现,需要多民族国家在政治现代化进程树立信心,不断探索。
【关键词】:国家认同 多民族国家 政治现代化 国家认同建设
【学位授予单位】:云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D032
【目录】:
  • 中文摘要3-5
  • Abstract5-10
  • 导论10-18
  • (一) 选题意义11-12
  • 1. 学术研究价值11-12
  • 2. 现实借鉴价值12
  • (二) 研究现状12-17
  • 1. 国内研究现状12-16
  • 2. 国外研究现状16-17
  • (三) 研究思路与方法17-18
  • 一、政治现代化和国家认同建设是多民族国家的两大历史任务18-26
  • (一) 政治现代化是多民族国家政治发展的存在状态和实践过程19-22
  • 1. 政治现代化概念与内涵19-21
  • 2. 多民族国家政治发展要依托政治现代化进程21-22
  • (二) 国家认同是多民族国家政治稳定的前提22-26
  • 1. 国家认同的概念和内涵22-24
  • 2. 国家认同体现了多民族国家政权的合法性24-26
  • 二、国家认同建设在多民族国家政治现代化进程中具有重要意义26-38
  • (一) 多民族国家的国家认同建设是一个历史过程26-28
  • (二) 政治现代化进程会变革多民族国家政治体系28-34
  • 1. 终结传统政治社会28-30
  • 2. 推动政治权威、政治结构和政治参与的变迁30-31
  • 3. 催生现代民族31-32
  • 4. 给政治发展带来一定风险32-34
  • (三) 多民族国家的国家认同要在政治现代化进程中进行建设34-38
  • 1. 多民族国家政治现代化进程以广泛的政治参与为动力34-36
  • 2. 多民族国家的国家认同建设要在政治现代化进程中推进36-38
  • 三、多民族国家政治现代化进程给国家认同建设带来挑战38-47
  • (一) 多民族国家政治现代化进程会重塑国家认同38-42
  • 1. 使国家认同趋向利益化38-39
  • 2. 国家认同需要政治权力满足合法性实现的更高要求39-40
  • 3. 使国家认同受政治秩序制约40-41
  • 4. 使国家认同失去传统基础41-42
  • (二) 多民族国家政治现代化进程中国家认同建设面临的挑战42-47
  • 1. 多重的个体身份影响国家认同建设42-43
  • 2. 对制度的反思影响国家认同建设43
  • 3. 争取民族利益的社会政治斗争影响国家认同建设43-44
  • 4. 民族精英的崛起影响国家认同建设44-45
  • 5. 意识形态的发展影响国家认同建设45-47
  • 四、多民族国家政治现代化进程中国家认同建设的思考与对策47-60
  • (一) 树立国家政治权威是国家认同建设的首要任务47-51
  • 1. 改革政治制度47-48
  • 2. 完善宪法法律48-49
  • 3. 扩展政治参与渠道49-50
  • 4. 军事力量保障50-51
  • (二) 推进国家政治权威合理化建设是国家认同建设的历史要求51-55
  • 1. 通过民族自治保障平等政治权52
  • 2. 通过民族政策保障公平的发展52-53
  • 3. 保障国家政权下的民族自由53-55
  • (三) 国家整合是国家认同建设的根本力量55-60
  • 1. 保障政党与国家的利益代表性55-56
  • 2. 进行国族建设56-57
  • 3. 引导专家系统与民族精英建设57-58
  • 4. 推进国家的意识形态建设58-60
  • 结论60-62
  • 参考文献62-66
  • 硕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66-67
  • 致谢67-6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顺清;;多民族国家内民族与国家的关系[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2 罗圣荣;;现代民族国家视野下的多民族国家整合[J];青海民族研究;2008年03期

3 白萍;;浅谈多民族国家中民族与国家的关系问题[J];黑龙江民族丛刊;2010年03期

4 常士;;多民族国家与民主关系的复杂性[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5 赵鹏;;浅析多民族国家的民族整合——以构建现代民族国家为视角[J];思想战线;2011年S1期

6 陈凤林;杨锦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构[J];广州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3年02期

7 陶明;试论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J];民族研究;1959年09期

8 原昊;;第三讲:我国自秦汉以来就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J];中国民族;1984年07期

9 顾惠雅;多民族国家的民族共性与个性关系初探[J];西藏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9年01期

10 李秉铨;论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之形成和发展[J];中央民族学院学报;1992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沈林;;中国城市里的少数民族[A];中国城市文化与城市生态[C];1998年

2 马晨;;论多民族国家的国家统合[A];“当代世界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民族、民生、民主”中国科学社会主义学会当代世界社会主义专业委员会2012年会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3 贾冬梅;;第19课《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教学设计[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3卷)[C];2010年

4 王建娥;;多民族国家包容差异协调分歧的制度机制[A];第九届中国世界民族学会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上册[C];2010年

5 沈林;;中国城市里的少数民族聚落[A];城市中的少数民族[C];2001年

6 秦晖;;多民族国家的多元与认同之道——印度与南斯拉夫的比较[A];共识(2011秋刊06)[C];2011年

7 黄岩;;促进国家认同,构建和谐多民族国家[A];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论丛(2011年)[C];2011年

8 孙振玉;;试论我国社会主义民族公平[A];第七次全国民族理论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4年

9 周朱流;;试论民族的传统观念与改革开放[A];民族学研究第十辑——中国民族学会第四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89年

10 雷淑媛;;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与和谐社会的构建[A];中国少数民族和谐思想研究[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明浩;自治,,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统一[N];中国民族报;2014年

2 朱伦;仁政善治:当代多民族国家少数民族政策的基本趋向[N];中国民族报;2007年

3 记者 曹苏红;探讨多民族国家社会和谐理论[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6年

4 李明浩;自治:多民族国家实现整合的有效途径[N];中国民族报;2009年

5 本报记者 黄信 本报实习生 周延丽 解晓丹;民族问题是国家安定和睦邻友好的重要基础[N];广西日报;2009年

6 ;为什么说我国是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统一多民族国家[N];人民日报;2009年

7 北京日报理论周刊;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N];北京日报;2009年

8 任仲平;中华民族的生命所在、力量所在、希望所在[N];人民日报;2009年

9 朱军 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多民族国家的民族认同与民族整合[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10 梁文道;不要忘了中国也是多民族国家[N];南方周末;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侯发兵;民族利益关系形态探析[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3年

2 常开霞;我国社会转型期民族利益协调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3 李丹;中国族际政治整合的制度变迁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4 匡自明;多民族国家和谐政府关系构建[D];吉林大学;2009年

5 杨璇;北京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管理机制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蒋先欢;孙中山的“中华民族”建构思想研究[D];吉林大学;2016年

2 李湘飞;多民族国家政治现代化进程中的国家认同建设研究[D];云南大学;2016年

3 马科中;多民族国家政治整合目标体系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9年

4 张文静;多民族国家的政治合法性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8年

5 柴宝勇;多民族国家民主化的困境初探[D];天津师范大学;2005年

6 王佳炎;当代中国多民族国家治理理论热点与趋势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3年

7 崔雪莲;多民族国家的政治认同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8年

8 侯万锋;多民族国家的政治整合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9 常昌;美苏民族融合范式之比较[D];中国青年政治学院;2011年

10 董律;和谐视阈下的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81322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engzx/81322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1f8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