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政治学论文 >

西沃之争对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借鉴意义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20 03:08

  本文关键词:西沃之争对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借鉴意义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西沃之争 治理 价值选择 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


【摘要】:西方公共行政百余年的发展历史中,充满了各种的争论,这些争论之间彼此的冲突和支撑对行政学的研究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西蒙与沃尔多之争(简称“西沃之争”)被公认为是西方行政学发展史上最具有启发性的思想交锋,西沃之争围绕着公共行政学身份的问题展开激烈的辩论,不仅影响着随后五十余年公共行政学的发展,也为中国行政学的研究提供了有意义的启发。对西沃之争进行抽丝拨茧式的分析,可以发现价值之争才是西蒙和沃尔多争辩的实质。西蒙高举实证主义的旗帜,沃尔多充当规范研究的先锋,两人虽有不同的学术旨趣,但又从行政学几个重要的价值选择来捍卫行政学应该坚守的阵地。我国的行政学虽然起步较晚,但是行政管理的实践发展还是比较丰富的。从管理型到治理型政府的转变,治理方式的改变无不包含着深刻的价值取向改变,纵观我国建国以来的行政发展,在效率与公平、宪政与管理、公共性这三个方面同样的价值选择与流变,与西沃之争有着不言而喻的相似性。可以说,在价值层面上,西沃之争和我国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发展过程有着高度的契合。效率与公平之间的跌宕起伏、宪政与管理之间的摇摆沉浮、公共性的曲折发展是中西方行政学发展进程中难以绕开的价值选择,显然西方行政学已经选择了一些答案并在进行有益的探索,特别是西沃之争及其之后的西方理论范式对于我国的公共行政的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参照。本论题就是从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入手,以西沃之争为参照,具体探讨的内容包括三个方向,其一是以历史回溯的方法阐述西蒙和沃尔多正面对抗的价值之争,在宏大历史叙事中以学术争论作为主线还原二人争论的具体过程并剖析争论的实质,厘清价值之争的内容;其二是从“何谓国家治理体系”,“何谓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这两个问题出发厘清概念,指出其价值性的核心内涵,概括我国治理价值发展的路径选择;最后,讨论西沃之争和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内在价值契合,这种契合不仅体现在价值选择的均衡,更从制度伦理的角度为我们展示了未来公共行政学发展的方向。
【关键词】:西沃之争 治理 价值选择 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D091;D035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8
  • 绪论8-15
  • 一、问题的提出8-10
  •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概况10-13
  • 三、研究的视角与方法13-14
  • 四、可能的创新与不足14-15
  • 第一章 从管理到治理的治道变革15-25
  • 第一节 一字之差的理论变迁15-20
  • 一、从“管理”到“治理”的词义变迁15-17
  • 二、“管理”到“治理”的理论飞跃17-18
  • 三、中国语境下的国家治理18-20
  • 第二节 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基本阐释20-25
  • 一、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基本含义20-22
  • 二、国家治理体系的构成框架及核心内涵22-25
  • 第二章 西沃之争的缘起25-35
  • 第一节 一个注脚引发的世纪之辩25-28
  • 一、《美国政治科学评论》的一个注脚25-26
  • 二、西蒙与沃尔多之间的回应与反击26-28
  • 第二节 历史背景之下考察西沃之争28-35
  • 一、美国政治传统中的公共行政学28-31
  • 二、正统公共行政学面临的挑战与颠覆31-35
  • 第三章 不同路径正面对抗的西沃之争35-44
  • 第一节 举起行政科学大旗的西蒙路径35-39
  • 一、西蒙的思想渊源35-37
  • 二、逻辑实证主义和行为主义视角下的公共行政学37-38
  • 三、西蒙思想价值取向的简评38-39
  • 第二节 坚守政治哲学堡垒的沃尔多路径39-44
  • 一、沃尔多的思想渊源39-41
  • 二、民主价值关怀视角下的公共行政学41-42
  • 三、沃尔多思想价值取向的简评42-44
  • 第四章 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与西沃之争的内在价值契合44-57
  • 第一节 鱼与熊掌如何兼得:效率与公平44-47
  • 一、我国建国以来效率与公平的跌宕起伏44-45
  • 二、西沃之争:效率与公平的价值之争45-47
  • 第二节 矛与盾如何化解:管理与宪政47-52
  • 一、我国政府管理主义与公民参与的矛盾47-49
  • 二、西沃之争:管理主义与宪政主义的主义游弋49-52
  • 第三节 公共性与公共价值的申诉52-57
  • 一、我国行政公共性的演进52-54
  • 二、西沃之争:公共性的旁落与回归54-57
  • 第五章 寻找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价值中道57-72
  • 第一节 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价值选择57-60
  • 一、工具性价值与终极性价值57-58
  • 二、我国在价值选择中的转型脉络与动态均衡58-60
  • 第二节 国家治理体系中价值体系的建构60-65
  • 一、正向交互式的价值选择——效率与公平60-61
  • 二、渐进替代式的价值选择——管理主义与民主参与61-63
  • 三、渐进增加式的价值选择——行政公共性63-65
  • 第三节 走向多元共生的价值体系65-72
  • 一、后西沃时代的西方价值体系的重构65-66
  • 二、交融与共生:必然还是偶然66-68
  • 三、价值均衡对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现实意义68-72
  • 结语72-74
  • 参考文献74-77
  • 致谢77-7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梦中;美国公共行政学百年回顾(下)[J];中国行政管理;2000年06期

2 张桂英;;公共性为公共行政学之重建不可或缺的维度[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3 杨鹏亮;王维国;;论公共行政学的范式转型[J];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4 王建强;论公共行政学的范式转向[J];理论导刊;2005年04期

5 王维国;公共行政学发展理路之反思[J];榆林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6 马骏;;中国公共行政学研究的反思:面对问题的勇气[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7 陈淑伟;;我国公共行政学的危机:概念矛盾与研究困境[J];兰州学刊;2007年06期

8 倪星;付景涛;;我国公共行政学教育模式反思[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9 赵书山;;公共行政学的历史演变和发展趋势[J];孝感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10 王秋石;;《重视语言:公共行政学的叙述性基础》评述[J];公共行政评论;2008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骏;;中国公共行政学研究的反思:面对问题的勇气[A];首届青年中国公共行政学者论坛:反思中国公共行政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2 齐明山;王资峰;胡于凝;;寻找公共行政学的使命[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8年哲学年会论文集[C];2008年

3 李丹婷;;真实的启迪:论质的研究及其在公共行政学中的应用[A];公共管理与地方政府创新研讨会论文[C];2009年

4 张劲松;尹婷婷;;论公共行政学教学法的改进与优化[A];全国首次公共行政管理方法论创新学术研讨会资料文集[C];2004年

5 张劲松;尹婷婷;;论公共行政学教学法的改进与优化[A];“公共行政管理方法论创新”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6 李丹婷;;真实的启迪:论质的研究及其在公共行政学中的应用[A];地方政府发展研究(第五辑2009)[C];2010年

7 樊清;;对公共行政学理论科学主义的批判性反思[A];2013年区域经济与河北沿海地区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8 陈辉;;中国公共行政学的范式研究[A];首届青年中国公共行政学者论坛:反思中国公共行政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9 李m:;;公共行政学基础的公共产品理论:其与公共哲学思想共生关系的探讨[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8年哲学年会论文集[C];2008年

10 马骏;於莉;;公共预算研究:中国政治学和公共行政学亟待加强的研究领域[A];呼吁公共预算:来自政治学、公共行政学的声音——第一届中国公共预算研究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田玉海;《公共行政学》:为“公”行“政”[N];中国图书商报;2007年

2 马骏;中国公共行政学研究的困境[N];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9年

3 尚虎平 南京审计学院公共管理与绩效评估研究院;“双螺旋”演进与潮流G诞生:公共行政学的转向[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4 金太军 苏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公共行政学的逻辑起点[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5 何艳玲 中山大学行政管理研究中心;马骏与《公共行政评论》[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6 何艳玲 中山大学中国公共管理研究中心;大变局时代的责任行政[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7 黄小勇;传统公共行政学中的管理传统[N];学习时报;2004年

8 仲崇盛 天津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公共管理学的研究视阈[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9 李虎群;“必也正名乎!”[N];学习时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宋敏;新公共行政学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2 王诗宗;治理理论及其中国适用性[D];浙江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于玮婧;弗雷德里克森的社会公平观对我国的启示[D];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4年

2 夏路燕;西沃之争对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借鉴意义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6年

3 徐桂珍;我国公共行政学本土化的路径选择[D];中南大学;2012年

4 黄克宇;公共行政学视域中人性假设研究存在的问题及推进对策[D];湘潭大学;2009年

5 周春晓;西蒙公共行政学方法论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4年

6 李代南;公共行政学范式的厘清与界定[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7 李晓强;公共行政的人本向度[D];中共山东省委党校;2010年



本文编号:88552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engzx/88552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402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