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原到边疆:对典范中国史的反思
本文关键词:从中原到边疆:对典范中国史的反思
更多相关文章: 中国史 历史研究者 华夏边缘 中国民族史 反思性 remember 国族 “历史” 人类生态 民族国家
【摘要】:正我们被自身的记忆支配,这是历史研究者的老生常谈之语,但它仍能深刻地说明"历史"的现实意义。历史记忆为我们塑造一个世界,并为我们在其间安排一种特定的身份认同与位置。我们被自身的记忆支配(we are what we remember),这是历史研究者的老生常谈之语,但它仍能深刻地说明"历史"的现实意义。如蚕织茧,让自己生活其间,我们也创作及相信"历史",让自己沉浸在"历
【作者单位】: 台湾"中研院"史语所;
【分类号】:K207
【正文快照】: 我们被自身的记忆支配(we are whatwe remember),这是历史研究者的老生常谈之语,但它仍能深刻地说明“历史”的现实意义。如蚕织茧,让自己生活其间,我们也创作及相信“历史”,让自己沉浸在“历史”所建构的世界里。对周遭发生的事,我们或感到哀怒,或奋臂疾呼力争,或抛头颅、洒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明珂;;建“民族”易,造“国民”难——如何观看与了解边疆[J];文化纵横;2014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关凯;;内与外:民族区域自治实践的中国语境[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01期
2 朱金春;;边疆意象的形成与变迁:以主流叙事为中心的探讨[J];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中国史[J];全国新书目;2001年05期
2 袁文伟;宽视域、新视角:叙事模式的突破与创新——评《二十世纪中国史》[J];上海党史与党建;2003年11期
3 ;中国史[J];全国新书目;2003年09期
4 中则;;英国著名中国史专家崔瑞德去世[J];国外社会科学;2006年04期
5 张弘;;金冲及纵论百年中国史[J];博览群书;2009年12期
6 傅永新;;永远开始的文化中国史[J];中国图书评论;2010年02期
7 毛志成;;谁真读懂了中国史?[J];中关村;2011年04期
8 高洪雷;;把民族团结的火炬举得更高——《另一半中国史》创作浅谈[J];泰山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9 亢飞;;费正清与柯文中国史观比较[J];北京党史;2013年06期
10 陈继珉;;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中国史方面的科学研究在开展中[J];历史研究;1954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张恒寿教授的《中国史哲论丛》即将出版[A];河北史学会通讯(1987)[C];1987年
2 f姝;应吉;;郭沫若主编《中国史稿》[A];郭沫若史学研究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2年
3 f姝;应吉;;郭沫若主编《中国史稿》[A];郭沫若研究(第十辑)[C];1992年
4 袁若宁;;曾国藩廉政文化初探[A];新时期反腐倡廉研究文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历史所 宋家钰;《中国史稿》的编撰始末[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7年
2 林渊 陈鑫;学者研讨国学与中国史学科建设[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3 本报记者 张英 实习生 杨艺馨;《剑桥中国史》出版史[N];南方周末;2010年
4 刘德有;日本学者讲谈中国史[N];光明日报;2014年
5 文化部原副部长、中华日本学会名誉会长、中日关系史学会名誉会长 刘德有;日本学者眼中的中国史[N];经济观察报;2014年
6 宋超;《另一半中国史》引起广泛关注[N];中煤地质报;2011年
7 四川大学教授 王东杰;一个中国,“多史”教育[N];南方周末;2011年
8 北京师范大学 李帆;高校中国史教材多样化势在必行[N];社会科学报;2014年
9 王淼;纸上博物馆 看图说历史[N];中华读书报;2009年
10 南旅;《剑桥插图中国史》问世[N];中国图书商报;200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琼敏;香港初中国史教材近二十年变迁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17220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ongguolishiwenhua/11722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