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中国历史论文 >

清代沁河流域水旱灾害治理与农业经济的发展

发布时间:2017-11-16 12:08

  本文关键词:清代沁河流域水旱灾害治理与农业经济的发展


  更多相关文章: 水旱灾害 人口 耕地面积 粮食贸易


【摘要】:清代沁河流域水旱灾害发生频繁,影响沿岸各县的农业经济发展。沁河流域十个县的具体受灾次数与粮食产量以及人口数量的变化波动具有相关性。同时,由于沁河上下游地理环境相差较大,特别是下游大规模的水利工程发挥了巨大的防洪和灌溉效益,使得上下游粮食产量极其不均衡,而上游又是煤铁之乡,物产的互补性,加深了这一跨行政区区域的贸易流通关系。
【作者单位】: 山西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分类号】:F329;K249;S42
【正文快照】: 年份占这一时间段的33%。清代中期108年中有74年十县均没有发生灾害,占这一时间段的68%,可见这74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清代后期112年中有49年十县均没有发生灾害,占这一时间段的43%。区域发生灾害不均衡。从地域分布上来看,清代二百多年内武陟县受灾次数最多,即54次。正如民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旭;滁州市治理水旱灾害对策与建议[J];治淮;2003年10期

2 李惠茹;陕西水旱灾害探讨[J];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2004年03期

3 刘兰芳;农业水旱灾害风险评估及生态减灾研究——以衡阳市水旱灾情为例[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4 ;我国多措并举挽回水旱灾害经济作物损失412亿元[J];海河水利;2007年01期

5 秦秀华;;阜阳市水旱灾害的思考[J];安徽农学通报;2007年17期

6 尹丽辉;苏爱军;吴冰;;关于减少水旱灾害的思考[J];湖南农业科学;2008年01期

7 杨海江;;静宁水旱灾害规律和防治措施分析[J];农业科技与信息;2008年14期

8 秦维明;朱山涛;;水旱灾害分级管理机制初探——以河南、江苏两省防汛抗旱为例[J];水利发展研究;2009年02期

9 金勇强;;清代以来黑河地区水旱灾害的时空变动[J];黑龙江气象;2010年01期

10 刘亚彬;刘黎明;许迪;章少辉;;基于信息扩散理论的中国粮食主产区水旱灾害风险评估[J];农业工程学报;2010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朱尔明;;中国水旱灾害防治[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上册)[C];1999年

2 赖德勉;;浅析邕宁县水旱灾害的特征、成因及防治[A];广西水利厅厅庆征文选集(1)[C];2004年

3 卢冬梅;王保生;张建平;;水旱灾害对江西粮食产量的影响[A];中国气象学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C];2005年

4 杨子生;贺一梅;;中国1950~2010年水旱灾害减产粮食量研究[A];中国水治理与可持续发展研究[C];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陈发平 胡清平;加强基础建设 “降伏”水旱灾害[N];中国社会报;2008年

2 记者 李伟 通讯员 张海波;准确把握防汛抗旱工作新要求[N];益阳日报;2009年

3 国家防总副总指挥、水利部部长 陈雷;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扎实做好新形势下的防汛抗旱工作[N];中国水利报;2009年

4 刘刚 记者 贾红路;我省防汛抗旱措施得当圆满收官[N];黑龙江日报;2010年

5 本报记者 尤珍 金科 孟庆宇 通讯员 吕双双 姜桂花;太湖流域:吹响防汛抗旱“集结号”[N];中国水利报;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刘兰芳;衡阳市农业水旱灾害风险评价与风险管理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7年

2 龙岳林;湖南水旱灾害成因及水循环安全体系建设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19228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ongguolishiwenhua/119228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c09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