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献记录的南海“泥油”发现
本文关键词:中国古代文献记录的南海“泥油”发现
【摘要】:中国古代文献记录了利用南海"猛火油""泥油"以为能源的信息。具体史事最早的明确记载,在五代后周时期。有学者将"猛火油"与西北"石漆"并说,注意到了这一发现与海底石油资源利用的关系。考察分析相关史迹,有助于理解和说明南海石油早期发现的历史。海洋资源之深度开发体现的文明进步,也许可以将有关"泥油"的历史记录看作纪念性标志之一。"泥油"发现或与有关"海底"的地质学、水文学、生物学知识积累有关。宋代文献所见对"大海底""深海底"的海洋资源开发,以对珊瑚、珠蚌的采获为例,上溯探索"海底"的技术渊源,可以至于秦汉时期。
【作者单位】: 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出土文献与中国古代文明研究协同创新中心;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秦汉时期的海洋探索与早期海洋学研究”(13AZS005)
【分类号】:K206
【正文快照】: 中国古代文献可见利用南海“泥油”以为能源的资料,就此进行考察分析,有助于理解和说明南海石油早期发现的历史。海洋资源之深度开发体现的文明进步,也许可以将“泥油”记录看作纪念性标志之一。“泥油”发现与海洋开发进程中的“海底”探索有关。考察珍珠和珊瑚的获取方式,可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妙法;;《淮南子》的“自然无为”说及其后现代意义——兼与任继愈、李泽厚两先生商榷[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6期
2 王国良;;从清静无为到奋发进取——《淮南子》思想研究[J];安徽史学;2006年06期
3 吕斌;;支遁生平事迹及影响[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年03期
4 张连伟;;古代寒号虫考论[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03期
5 尉利工;;《孟子》由子学到经学的变迁[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6 高晓荣;;新时期大陆学界《淮南子》研究综述[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2期
7 段君妮;;墨子“非乐论”再探究[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2期
8 董小改;袁新春;;《淮南子》艺术管窥[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10期
9 温玉珍;;《岭外代答》与南宋广西饮食民俗[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2年05期
10 王毅;;《易·兑》之“兑”新诂[J];安康学院学报;2012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婵菲;姚智远;;汉墓画像神话人物的图像作用及丧葬意义[A];中国汉画学会第十二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马怡;;说}m[A];中国汉画学会第十二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王妤;王元林;;早期的四海地理观与北海、西海的地望[A];“丝绸之路与龟兹中外文化交流”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4 姚小鸥;王克家;;《论语·宪问》篇“骈邑三百”解[A];儒学与二十一世纪文化建设:首善文化的价值阐释与世界传播[C];2007年
5 赵轶峰;;儒家思想与十七世纪中国北方下层社会的家庭伦理实践[A];明史研究第7辑——谢国桢先生百年诞辰纪念专辑[C];2001年
6 赵怀舟;贾颖;赵尚华;;《大小诸证方论》引《香祖笔记》文字考略[A];全国第十一届中医医史文献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7 李其忠;樊尊峰;;老庄无为论及其对中医养生观影响的探析[A];全国医史文献学科建设发展创新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8 符太浩;;社会史研究视野中的《溪蛮丛笑》——兼论《溪蛮丛笑》在少数民族社会史研究中的地位[A];人类生存与生态环境——人类学高级论坛2004卷[C];2004年
9 鄂崇荣;;崇拜与恐惧——河湟地区多民族信仰猫鬼神的宗教人类学分析[A];第二届中国人类学民族学中青年学者高级研修班论文集[C];2012年
10 高旭;;《管子》与《淮南子》农业生态观之比较[A];2013第八届全国管子学术研讨会交流论文集[C];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邢培顺;曹植文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刘宝春;南朝东海徐氏家族文化与文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马银华;文化视野中的北宋齐鲁诗坛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谷颖;满族萨满神话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5 罗骧;慧远与东晋佛教的变迁[D];南开大学;2010年
6 刘军政;中国古代词学批评方法论[D];南开大学;2010年
7 郑林华;墨家思想与党员干部队伍建设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8 李慧智;儒经及其经学阐释对杜诗的影响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9 刘红红;庄子思想与魏晋时期中国文艺的自觉[D];暨南大学;2010年
10 潘苇杭;先秦两汉尧文化探源[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伟婷;吴潜任官庆元府时期词作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王英娜;《淮南子》“道”论及其文艺观[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3 高世江;论两汉士人风貌及文学精神的嬗变[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何惠;嫦娥形象的生成和演变[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5 陈克标;西汉游侠与乡里秩序[D];湘潭大学;2010年
6 郑彩云;从“崇礼”到“诡道”[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7 黄嘉敏;七月十五节俗与民间传承[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8 郑娟;《颜山杂记》校注及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9 安琳;基于人文精神对墨子音乐思想的重新认识[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10 马波;接受视野中的黄庭坚词研究[D];淮北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19236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ongguolishiwenhua/11923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