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中国历史论文 >

十六国北朝舆论控制研究

发布时间:2017-11-27 08:21

  本文关键词:十六国北朝舆论控制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五胡 十六国 舆论控制


【摘要】:永嘉之乱爆发,晋室土崩,中原扰攘,北方汉人大举南迁,五胡相继入主中原,建立了数个以胡族为主体的少数民族政权,史称五胡十六国。自淝水之战后,代北拓跋逐渐强大,继而建立了北魏政权。这些政权有一个普遍的共同点就是他们大都是北方的少数民族在原汉人地区建立的。此时,汉人的自我正统意识受到了胡汉矛盾的不断冲击,同时也影响着北方各胡族政权的政治观念。因此,十六国北朝胡族政权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需要,展开一系列措施来加强对民众尤其是汉族民众的管控,这些措施包括军事控制、经济控制、文化控制以及舆论控制等。这些控制措施大体与其他各代无异,但又明显区别于其他各朝代。 由于十六国北朝时期各个政权的“胡族”特性,这一时期的舆论控制措施显然与各朝代舆论控制不同。首先,,胡族政权在建立政权前后都会有一定程度的舆论宣传,证明自身统治的合法性、正统性。其次,政权稳定之后,统治者会实施一些笼络汉族士族的措施,比如重用汉人参政和胡汉分治。第三,在整个政权的运行过程中,统治者会刻意的避免或者回避一些本民族早期的历史,这些史实往往是不想让百姓尤其是汉人知道的,这就造成了这一时期诸多的“国史之狱”事件,也让十六国北朝的史学停滞不前。第四,在文化本位之争中相继出现了“胡化”、“汉化”的数度交替,宗教也被统治者利用,出现了为政治所左右的“佛道之争”。而大规模的舆论控制使整个国家上至贵族,下至百姓都处于一种高压的舆论监督和管理之下。本文的选题就是试图理清十六国北朝时期胡族统治者在政权运行过程中,为巩固统治而实施的一系列舆论控制措施,从这些措施中窥见胡族政权统治的特点,以及这些控制措施对当时整个国家发展的影响。继而理清此时的舆论控制对整个隋唐时期民族政策和舆论控制的影响。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K239.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冯君实;十六国官制初探[J];东北师大学报;1984年04期

2 旷天伟;;论十六国时期胡族政权的兵役[J];兰州大学学报;1991年01期

3 黄烈;;魏晋南北朝民族关系的几个理论问题[J];历史研究;1985年03期

4 吴洪琳;;“五胡”新释[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5 金宝祥;;甘肃地区古史的中心内容是民族关系[J];文史知识;1997年06期

6 李凭;;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移民运动与中华文明的整体升华[J];学习与探索;2007年01期

7 张德寿;拓拔鲜卑统治者的心态与崔浩国史之狱[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8 李智君;;五凉时期移民与河陇学术的盛衰——兼论陈寅恪“中原魏晋以降之文化转移保存于凉州一隅”说[J];中国史研究;2006年02期

9 邱久荣;十六国时期的胡汉分治[J];中央民族学院学报;1987年03期



本文编号:123120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ongguolishiwenhua/123120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0fc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