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中国历史论文 >

周代雩祭初探

发布时间:2017-12-22 00:02

  本文关键词:周代雩祭初探 出处:《曲阜师范大学》2014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周代 雩祭 礼制 文化观念


【摘要】:雩祭,是一种祈雨的祭祀,是周代非常重要的祭祀之一。本文在对传世和出土文献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对周代雩祭的渊源,周代雩祭的具体内容、特征进行分析论证。同时,也对周代雩祭所反映出来的周代政治和宗教文化观念也作了分析。主要分四部分展开: 绪论部分主要对一些周代雩祭相关的古典文献资料和前人的研究状况作出归纳和总结。总结在这方面问题研究中已经取得一些成果,,并分析其中的一些缺失和不足。 第一部分根据相关文献资料的记载,对夏商周三代频繁发生的旱灾,主要是周代的旱灾情况作出粗略的统计和灾情描述,认识到频繁发生的旱灾对当时农业生产活动所造成的巨大威胁和破坏。对史料所记载的三代时期应对旱灾时的主要祈雨方式作以总结和论述,继而引出周代雩祭的形式。同时,根据甲骨文、金文资料对“雩”字的字形、字义作以分析。 第二部分主要对周代雩祭的具体内容进行分析和论述。详细介绍了周代雩祭的两种不同类型,常雩和旱雩。其中常雩是每年固定在夏历四月(周历六月)举行的,带有防灾的性质。旱雩则是根据旱灾发生的具体情况而举行的,有应灾的性质。同时,对周代雩祭的对象作以说明,指出周代雩祭的对象主要是上帝神和自然神,而且会因参加者的政治等级的不同,其具体的雩祭对象也不同。 第三部分是具体的对周代雩祭的相关特征进行论证。对周代雩祭的地点——雩坛进行了介绍。论述了司巫和女巫在雩祭仪式上的重要作用。对周代雩祭时所使用的专门性舞蹈——皇舞作了详细的描述。 第四部分结合周代雩祭的内容和形式以及周代礼乐文明的相关因素对周人当时的社会文化作出分析和总结。分析介绍了周人当时关于天命转移的新认识和“敬德保民”这种相对成长的理性因素。论述了雩祭礼制上所反映出了祭祀权力等级和王权之间的相互促进关系。同时对周代统治者“重民”的进步思想作了分析。
【学位授予单位】:曲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K224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张俊成;;殷墟祈雨卜辞及其相关问题[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2 吾淳;;春秋末年以前的宗教天命观与自然天道观[J];中国哲学史;2009年04期



本文编号:131765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ongguolishiwenhua/131765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6cf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