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学主义”理论与实践问题再辨析——走向自觉反思、尽可能客观公正的知识生产
本文关键词:“汉学主义”理论与实践问题再辨析——走向自觉反思、尽可能客观公正的知识生产 出处:《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0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汉学 汉学主义 东方主义 后殖民理论 知识生产 意识形态
【摘要】:"汉学主义"的理论自提出以后,在国内外引起了不少学者的关注。在诸多评论"汉学主义"的学者中,基本上有三种看法。第一种认为提出"汉学主义"是有意义和价值的,应该赞扬和鼓励。第二种认为"汉学主义"虽然有意义和价值,但问题也不少,应该质疑批评以促使其进一步完善。第三种认为"汉学主义"是东方主义的翻版,既然已有后殖民理论,就没有必要提出名目虽新却没有创意的什么"主义",而且东方主义和后殖民理论本身也问题不少,"汉学主义"以有问题的理论作为理论基础难以成立。通过回应以张西平和赵稀方二位先生为代表的后两种批评意见,可以更深入理解萨义德的东方主义理论和后殖民理论,澄清一些对"汉学主义"理论与实践的误解,并回答对汉学研究、中西研究和跨文化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的几个问题:"汉学主义"理论是不是二元对立的研究范式?以意识形态为主导的跨文化研究在全球化的今天是否还有价值?中西研究和中国知识生产应该遵循什么样的理论范式?
【作者单位】: 扬州大学外国语学院;德州大学人文艺术学院;
【分类号】:K207.8
【正文快照】: “汉学主义”是受萨义德的“东方主义”启发而产生的一个概念范畴和批评理论,但与“东方主义”及后殖民理论又有着明显不同的理论基础和运作逻辑。有关其与“东方主义”及后殖民理论的不同,笔者已在一系列中文文章中和英文拙作《汉学主义——东方主义与后殖民主义的替代理论》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顾明栋;;汉学研究的知性无意识[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3期
2 赵稀方;;评汉学主义[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年03期
3 张西平;;对所谓“汉学主义”的思考[J];励耘学刊(文学卷);2011年02期
4 顾明栋;段国重;;中西研究的政治无意识——以西方学界对“夏商周断代工程”的评论为中心[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03期
5 顾明栋;;为“汉学主义”理论一辩——与赵稀方、严绍t棥⒄挪┫壬倘禰J];探索与争鸣;2014年10期
6 赵稀方;;突破二元对立的汉学主义研究范式——对顾明栋先生的回应[J];探索与争鸣;2015年02期
7 周宁;汉学或“汉学主义”[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8 周云龙;;“汉学主义”,或思想主体的焦虑[J];中国图书评论;2014年01期
9 顾明栋;;后殖民理论的缺憾与汉学主义的替代理论[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年01期
10 叶隽;;亚洲、东方与汉学主义[J];中国图书评论;2014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宁;;跨文化形象学的观念与方法——以西方的中国形象研究为例[J];东南学术;2011年05期
2 崔玉军;;80年代以来大陆的国外中国学研究:历史与展望[J];国际关系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3 管勇;;萨义德批评理论在中国的接受与反思[J];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13年01期
4 赵稀方;;评汉学主义[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年03期
5 安蕴贞;;西方庄学研究述评[J];河北学刊;2011年04期
6 张西平;;对所谓“汉学主义”的思考[J];励耘学刊(文学卷);2011年02期
7 顾明栋;;什么是汉学主义?——探索中国知识生产的新范式[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8 万雪梅;;试论汉学翻译[J];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9 曹顺庆;黄文虎;;中西比较中的求同趋势与汉学主义之根源[J];社会科学战线;2011年04期
10 顾明栋;;为“汉学主义”理论一辩——与赵稀方、严绍t棥⒄挪┫壬倘禰J];探索与争鸣;2014年10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刘惠玲;话语维度下的赛义德东方主义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2 白云飞;苏联中国学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3 龚正华;中国大学知识生产的文化自信生成研究[D];西南大学;2012年
4 管勇;再现的权力—萨义德文化政治批评研究[D];扬州大学;2012年
5 康太一;从英译《论语》到汉译《圣经》[D];北京外国语大学;2013年
6 熊英;罗存德及其《英华字典》研究[D];北京外国语大学;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顾明栋;;汉学研究的知性无意识[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3期
2 赵稀方;;评汉学主义[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年03期
3 严绍t,
本文编号:133418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ongguolishiwenhua/13341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