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热情而非专业的诊断——罗素《中国问题》之后的世纪
本文关键词: 中国问题 罗素 诊断 图书评论 西方文化 余秋雨 中国文化 政治理论 英国人 知识分子 出处:《中国图书评论》2009年0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正中国问题[英]罗素著,学林出版社,1996一我估计,罗素喜欢这个安排:上午去邮局寄信,市场闲聊近午,小店吃碗火辣油亮的牛肉板儿面,回家省了做午饭时间;坐下,读他那本《中国问题》(The
[Abstract]:Positive China problem. [Russell, Xuelin Press 1996 I estimate that Russell likes this arrangement: to post letters at the post office in the morning, to chat in the market at the end of the day, to eat a bowl of hot beef noodles at a small shop, and to go home to save lunch time; Sit down and read his book "the Chinese problem"
【分类号】:K207
【正文快照】: 中国问题巨英]罗素著,学林出版社,1996我估计,罗素喜欢这个安排:上午去邮局寄信,市场闲聊近午,小店吃碗火辣油亮的牛肉板儿面,回家省了做午饭时间;坐下,读他那本《中国问题》(Tlle尸r()l,lem。fChina),午饭及读书,花费不到十块钱(购自潘家园),,今天的计划在进行之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红安,张彩云;罗素对中国文化的评价及其影响[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2 赵泉民;中国近代社会变革时期的经济乌托邦主义——薛仙舟的合作经济思想刍议[J];东方论坛;2002年06期
3 李钟麟;;论儒家和谐思想与现代和谐社会的构建[J];东疆学刊;2006年01期
4 赵海月,宋晓玉;中国“和平崛起”的民族传统性格分析[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5年03期
5 李其瑞;法律与文化:法学研究的双向视角[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6 李曙华;中国传统科学范式初探[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7 齐延平;;和谐人权:中国精神与人权文化的互济[J];法学家;2007年02期
8 周鸿;论教育理论破学科的综合性创新[J];教师教育研究;2004年04期
9 李江源;简论我国高等教育制度的特征及缺陷[J];高教探索;2001年01期
10 熊跃平;中国城市化中环境安全问题研究[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于建嵘;转型期中国乡村政治结构的变迁——以岳村为表述对象的实证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2 屈永华;国民意识的觉醒与传统法律的近代化[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3 傅静;意识形态与近代中国社会变革[D];山东大学;2005年
4 刘晓丽;1939-1945年东北地区文学期刊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5 何爱国;东亚发展观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6 杨元刚;英汉词语文化语义对比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7 章延杰;论政府信用[D];复旦大学;2005年
8 沈金华;走向新的社会集约和博弈[D];福建师范大学;2005年
9 沈金耀;鲁迅杂文诗学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5年
10 皮伟兵;先秦儒家“和”政治伦理思想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金连;晚清新式军事教育述论[D];山东师范大学;2001年
2 兰先芳;儒家教育思想与高校人力资源开发[D];广西师范大学;2001年
3 黄永锋;“李约瑟难题”的非线性解[D];东华大学;2004年
4 彭刚;关于学生数学学习评价的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
5 蔡慧清;德克·卜德研究三题[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6 李雪峰;当代大学生信仰状况及其与人际信任的相关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7 徐赛虎;儒家伦理与高校德育[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8 王汝良;泰戈尔笔下的中国形象[D];青岛大学;2007年
9 高鑫;和谐社会思想的理论溯源及实践意义[D];河北师范大学;2007年
10 袁宏伟;和谐社会建设背景下的农村群体性事件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凯纳斯·R.西斯金,熙龄;论当代英美哲学[J];国外社会科学;1980年07期
2 E.马克特 ,黄振定;非间断空间和分立空间运动的辩证法[J];国外社会科学;1980年09期
3 杨熙龄;非古典逻辑三种[J];国外社会科学;1980年12期
4 陶景侃;关于实践证明[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0年01期
5 少;美国出版《现代中国百科全书》[J];辞书研究;1980年02期
6 王央乐;;旧的回忆和新的印象——黄玛赛和她的自传[J];读书;1980年05期
7 赵宗颇;;为共和牺牲的日本友人山田良政[J];学术月刊;1980年08期
8 法皮埃尔·杜布瓦;乔桂云;;今日英国哲学[J];国外社会科学文摘;1980年03期
9 俞辛(火享);;华盛顿会议[J];历史教学;1980年02期
10 茹季札;从数理逻辑的发展历史看学习数理逻辑的重要意义[J];人文杂志;1981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卞峰;;论福斯特和他的短篇小说[A];外国文学论集——世纪末的探索与思考[C];1997年
2 莫绍揆;;数理逻辑中一些重要问题[A];全国逻辑讨论会论文选集[C];1979年
3 张家龙;;罗素的摹状词理论述评[A];全国逻辑讨论会论文选集[C];1979年
4 晓悟;;《理有固然——纪念金岳霖先生百年诞辰》[A];1995年逻辑研究专辑[C];1995年
5 郭泽深;;数学柏拉图主义的困境与出路[A];1996年逻辑研究专辑[C];1996年
6 季斌;;罗素的意义理论[A];1997年逻辑研究专辑[C];1997年
7 吴坚;;关于假言命题的真假问题的思考[A];1998年逻辑研究专辑[C];1998年
8 徐为民;;维特根斯坦的负事实观[A];1998年逻辑研究专辑[C];1998年
9 张学立;;简论金岳霖对排中律的认识[A];1998年逻辑研究专辑[C];1998年
10 涂纪亮;;关于语言和逻辑——读金岳霖先生的《批判唯心哲学关于逻辑与语言的思想》有感[A];金岳霖学术思想研究——金岳霖学术思想研讨会论文集[C];198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张拴平;国学大师——张岱年[N];光明日报;2000年
2 宋健;酬“断代工程”初遂[N];光明日报;2000年
3 李大光;本世纪十大反伪科学斗士及他们的作品[N];科学时报;2000年
4 李祥鹤;“五州”期间梁启超致世界作家协会电[N];团结报;2000年
5 竞文;女子沙排奥运资格赛最后一站揭幕大连[N];中国体育报;2000年
6 温向阳;女子沙排奥运资格赛今日正选[N];中国体育报;2000年
7 曹文彪;文化修养与领导工作[N];浙江日报;2000年
8 陈嘉映;特立独行的维特根斯坦[N];中国审计报;2001年
9 李道佳 孟华;国际零售巨头在中国打造采购网[N];工人日报;2001年
10 首付;家乐福在华零距离采购[N];江苏经济报;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拴平;张申府哲学思想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1年
2 徐红艳;美国国会与中美关系(1949-1979)——案例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3 高原;明治时期德富苏峰的中国观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4 陈月娥;原敬的国际协调战略思想[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5 王礼平;存在的呐喊[D];复旦大学;2005年
6 谢嗣胜;劳动力市场歧视研究:西方理论与中国问题[D];浙江大学;2005年
7 熊吕茂;梁漱溟的文化思想与中国现代化[D];湖南师范大学;1997年
8 张晓梅;中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与利用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5年
9 周朗生;寻求秩序[D];吉林大学;2006年
10 崔玉婷;邹平教育模式与延安教育模式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利芳;摹状词理论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2 文海鸿;逻辑经验主义的分析与综合命题理论述评[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3 陈树桢;“休谟问题”及归纳逻辑普遍有效性的探索评述[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4 陈志美;罗素的数学逻辑主义思想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2年
5 孙华程;言说的逻辑与沉默之域[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6 张卫明;基督教与西方科学[D];湘潭大学;2002年
7 邓伟;金岳霖归纳思想述评[D];西南师范大学;2003年
8 雷颜童;从1950年12月的英美首脑会谈看朝鲜战争初期的英美关系[D];首都师范大学;2003年
9 王文圣;从克林顿到小布什—美国两代总统对华政策及其影响研究[D];延边大学;2003年
10 刘锐;预设的语义和语用分析[D];河南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144889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ongguolishiwenhua/14488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