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中国历史论文 >

科学翻译对中国传统儒家思想的冲击和影响

发布时间:2018-01-22 11:58

  本文关键词: 科学翻译 儒家思想 文化传播 与时俱进 出处:《商场现代化》2007年0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16世纪末,耶稣教会士利马窦等人与徐光启等明清士大夫们翻译介绍了许多西方科学著述,掀起了西学东渐的第一次高潮。这次大规模的翻译活动不仅给中国带来了科学技术,更重要的是介绍了科学思想。本文主要从文化传播,翻译对文化的影响等方面着重分析了科学翻译给中国社会带来的冲击和影响,指出儒家思想面对这种冲击表现出“与时俱进”的精神,这对研究中华文化面对外来文化的冲击应如何保持其先进性具有现实意义。
[Abstract]:At the end of 16th century, many Western scientific works were translated and introduced by the Church of Jesus Lima Dou and other scholars of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such as Xu Guangqi. This large-scale translation activity has not only brough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o China, but also introduced scientific idea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impact and influence of scientific translation on Chinese society, and points out that Confucianism shows the spirit of "keeping pace with the times" in the face of this kind of impact. It is of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o study the impact of Chinese culture on foreign culture.
【作者单位】: 宝鸡文理学院
【分类号】:K203
【正文快照】: 从16世纪~19世纪近300年时间里,西学翻译在中国历史上掀起了两次高潮。16世纪末,耶稣教会士利马窦等人来华翻译和传播天文、算学、地理、物理、水利等西学著述,掀起了西学东渐的第一次高潮。鸦片战争到19世纪末的一段时间内,西方科学技术和文化思潮被译介到我国,于是近代西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韩建民;晚清科学传播的几种模式[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方梦之;;译学的“一体三环”——从编纂《译学辞典》谈译学体系[J];上海翻译;2006年01期

2 周领顺;;语言层面上的译者主体性[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3 戴光荣;信息化条件下谈科学翻译学——兼《科学翻译学》评介[J];中国科技翻译;2005年01期

4 刘明信;;商业广告中押韵、反复修辞及其翻译[J];长沙通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5 李迪,郭世荣;中国现代第一部百科全书——《普通百科新大词典》[J];辞书研究;2002年03期

6 姚振军;句法“最简方案”与“最简模式”机器翻译[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7 杨洋;从《洛丽塔》到《一树梨花压海棠》——初谈英文电影片名的汉译[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8 张苇;;从社会符号学看英语习语的翻译[J];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9 余承法;黄忠廉;;化——全译转换的精髓[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10 张梅岗;试论科学翻译学[J];中国科技翻译;1995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张金忠;;对建构汉俄科技术语词典编纂理论的思考[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七届年会论文集[C];2007年

2 张帆;;描写?规定?——译学词典的编纂原则[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七届年会论文集[C];2007年

3 Martha P.Y.CHEUNG;;Ji(寄),Xiang(象),Didi(狄棶),Yi(译)—A Study of Four Key Terms in Ancient Chinese Discourse on Translation[A];跨学科翻译研究——国际译联第4届亚洲翻译家论坛论文集之三[C];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冬梅;五四时期的翻译批评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2 段峰;透明的眼睛:文化视野下的文学翻译主体性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3 陈志杰;文言在外汉翻译中的适用性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4 费玉英;小宝西游[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5 朴哲浩;影视作品翻译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6 冯志杰;中国近代科技出版史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7年

7 杨全红;钱锺书翻译思想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8 迟庆立;文化翻译策略的多样性与多译本互补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9 黄忠廉;小句中枢全译说[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10 潘艳慧;《新青年》翻译与现代中国知识分子的身份认同[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郭宇;鲁迅小说英译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2 赵桦;伯顿·华岑《史记》英译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3 罗惠;《李尔王》三个译本之比较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4 郭海岩;国际商务翻译学初探[D];上海海事大学;2007年

5 栾丽荣;《TBT协定》中合格评定程序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6 曹艳丽;翻译家孙大雨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7 方红霞;改革开放以来汉语政治新词英译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8 周晓瑛;《红楼梦》人物形象在译本中的再现从语域分析角度研究小说对话的翻译[D];四川大学;2007年

9 黎平华;艾兹拉·庞德《神州集》翻译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10 叶净;论文学作品中绰号的英译[D];四川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坚;读《翻译研究论文集》[J];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7年02期

2 梁守锵;;力求准确,兼顾文采——关于社会科学翻译[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8年04期

3 陈毓贵;一支活跃在乌鲁木齐的学术团体——新疆译协社会科学翻译委员会[J];语言与翻译;1989年02期

4 黎难秋;科学翻译与西方工艺技术在我国的传播[J];中国科技翻译;1992年03期

5 ;第二次全国社科翻译研讨会于泉州举行[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1992年01期

6 许崇信;社会科学翻译在中国近代翻译史上的地位及其现实意义[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1992年05期

7 李楚石;读《中国科学翻译文献史稿》[J];中国科技翻译;1993年04期

8 黎难秋;明清科技翻译大家的译德[J];中国科技翻译;1994年02期

9 刘惠兰;军事科学翻译委员会举行工作会议[J];中国科技翻译;1994年02期

10 汤书昆;西学东渐之一页[J];读书;1994年08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5条

1 郭建中;译学研究的第三次转向[N];科学时报;2004年

2 石若英;走向文化的双向对话[N];长江日报;2007年

3 李芸;架构三千载文化交流桥梁[N];科学时报;2007年

4 许钧邋朱玉彬;我国翻译史研究的新进展[N];中华读书报;2007年

5 府建明;“拿来主义”依然精彩[N];中华读书报;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刘焕煜;威尔斯的翻译理论在商务翻译中的应用[D];中国海洋大学;2003年

2 周敏;[D];电子科技大学;2004年

3 许萍;英汉社科翻译变体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4 姜琰;论汉英翻译中句子结构层面的中式英语现象[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45460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ongguolishiwenhua/145460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f76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