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俗的兔子与神圣的兔子——对中国传统文化中兔子形象的考察
本文关键词: 野兔 白兔 月中兔 世俗 神圣 出处:《民俗研究》2011年0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兔子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被赋予两种性质,一是世俗的,一是神圣的。常见的野兔是世俗的,主要作为食物;而古代罕见的白色野兔和赤色野兔则被看做祥瑞,具有神圣性。因此,为西王母或嫦娥捣药的兔子都是白色的。
[Abstract]:Rabbits are endowed with two properties in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one is secular, the other is sacred. The common hare is secular, mainly as food; The rare white hare and red hare in ancient times were considered auspicious and sacred.
【作者单位】: 北京大学中文系;
【分类号】:K203
【正文快照】: 中国传统文化观念中,兔子所扮演的角色可以分为世俗的和神圣的两大类,人们对这两种兔子是区别对待的。1978年山东嘉祥满硐乡宋山出土的东汉画像石上(其一的局部,见下图)[1],有两件都同时含有庖厨图和西王母图,其中都有兔子形象,正好可资比较,互相印证。上部为西王母图。西王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贾立国;;曹植咏侠诗与侠文学的传承[J];北方论丛;2006年02期
2 李锦旺;汉乐府“采诗”说再认识[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3 王于飞;吴伟业早期艳体诗略论[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4 傅正义;论曹丕对汉乐府民歌文人化的发展性贡献[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5 周期政;唐乐府文献叙录[J];湘南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6 刘怀荣;东晋南朝歌诗艺术考论[J];东方论坛;2003年04期
7 王立;中古树神禁忌母题及其文化传播意义[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8 刘怀荣;曹魏及西晋歌诗艺术考论[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9 刘培;南北朝诗风交融的文化基础论略[J];东岳论丛;2000年01期
10 张宗原;论北朝民间“婚恋”歌辞[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黄凤显;;再论《国殇》与《九歌》[A];中国楚辞学(第一辑)——2002年楚辞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2年
2 张玉声;张燕婴;;关于屈原西域昆仑情结的对话[A];中国楚辞学(第二辑)——2002年楚辞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姜剑云;太康文学研究[D];河北大学;2001年
2 伏俊连;俗赋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1年
3 常为群;西晋诗歌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4 陈才智;元白诗派成立之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5 胡旭;汉魏文学嬗变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6 王秀林;晚唐五代诗僧群体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7 林大志;四萧文学研究[D];河北大学;2003年
8 周建忠;屈原考古新证[D];上海师范大学;2004年
9 王凤霞;先秦两汉诗歌的生命意识及其艺术显现[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10 刘雅杰;论先秦文学的水意象[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亚卓;陆机诗歌美学风格论[D];广西师范大学;2000年
2 李晚成;曹植思想与人格分期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1年
3 庄筱玲;魏晋南北朝拟古诗初探[D];厦门大学;2001年
4 韦春喜;汉魏六朝咏史诗试论[D];山东师范大学;2002年
5 张巍;花间词的社会文化阐释[D];西北师范大学;2002年
6 张咏铃;爱情文学审美视野中的南朝乐府民歌[D];湘潭大学;2002年
7 张t,
本文编号:145628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ongguolishiwenhua/14562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