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中国历史论文 >

道教建筑火灾初探

发布时间:2018-01-25 10:18

  本文关键词: 道教 古建筑 火灾 出处:《世界宗教文化》2012年0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历史上诸多道派的兴亡,正是因其所依存的道教建筑损毁而淹没于历史。道教古建筑是承载道教灿烂文化的重要场所,其自身也是道教徒进行宗教活动的神圣场域,就其本身而言,其建筑材料、建筑位置等都决定了它容易毁于火灾。
[Abstract]:The rise and fall of many Taoist schools in history are submerged in history because of the destruction of Taoist buildings which depend on them. The ancient Taoist architecture is an important place to carry the splendid Taoist culture. It is also a sacred field for Taoist religious activities. In itself, its building materials and location determine its vulnerability to fire.
【作者单位】: 云南民族大学;中国人民大学;
【分类号】:B958;K207;TU252
【正文快照】: 道教建筑是以道教宫观为主要形式,以体现羽化登仙思想为主要追求和精神信仰的一种宗教建筑。道教建筑是道教徒祭祀、斋醮、修炼、起居的场所,不仅具有明显的使用价值,作为教徒寄托精神信仰的精神价值,还具有鲜明的艺术价值和突出的历史价值。也因此,道教建筑成为承载中华民族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佟洵;;北京宗教活动场所在现代化大都市中的地位与作用[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2 章伟文;黄义华;;全真“华山派”传承谱系分析[J];中国道教;2010年02期

3 陶金;;北京都城隍庙考[J];中国道教;2010年03期

4 史永隽;;鲁北神医李肇永道缘考[J];中国道教;2011年02期

5 秦国帅;;明清以来(1368-1949)泰山道派考略[J];中国道教;2011年03期

6 胡义成;;论元代全真道士史志经编创的小说《西游记》初稿[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7 孙功进;;李道纯内丹“中”论思想探析[J];东岳论丛;2010年07期

8 冯鹤;;通州佑民观小考[J];中国道教;2012年03期

9 付海晏;;北京白云观与晚清社会[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10 付海晏;;1930年代北平白云观的住持危机[J];近代史研究;2010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于硕;唐僧取经图像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2 陈连波;北京道教宫观环境景观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3 胡春涛;老子八十一化图研究[D];西安美术学院;2011年

4 苏欣;京都玉作[D];中央美术学院;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永青;于道显内丹心性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侯照民;尹志平及其全真道思想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王云燕;祁志诚全真道思想探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楼萑蔺;北京东岳庙及其建筑群的宗教文化内涵探析[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徐敏;中国近代道教文化论略(1840-1949)[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6 程杨;近代道教慈善事业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7 张丽丽;城市寺观园林植物造景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10年

8 常珊珊;马钰孙不二夫妇对全真道的贡献[D];安徽大学;2010年

9 张媛媛;王重阳及其诗词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10 王光福;王志谨心性论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曹荣生;;浅谈我国古建筑防火保护[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8年18期

2 何玮;;古建筑的保护与修复[J];工程建设;2008年06期

3 唐文平,戴习军;古建筑的消防[J];中外建筑;2004年01期

4 肖大威;;论中国古代混合建筑的防火措施[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1年02期

5 尹培桐;;日本古建筑的保护、利用和更新[J];世界建筑;1993年02期

6 寇仕础;浅议宜昌的城市规划与古建筑保护[J];长江建设;1994年03期

7 李涛;;居安思危——试探讨我国古代建筑防火思想[J];陕西建筑;2010年11期

8 李湘洲;建筑建材色彩[J];中国建材;1983年01期

9 寂叟;;古建筑和周围环境休戚相关——愿北京城古建筑及优美环境特点长存[J];古建园林技术;1984年03期

10 杨中智;文物古建筑的保护与维修[J];四川建筑;1995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希臣;王厚华;;我国古建筑的火灾特征及消防对策[A];全国暖通空调制冷2008年学术年会资料集[C];2008年

2 ;浙江省临海市古建筑工程公司[A];中国民族建筑(文物)保护与发展高峰论坛论文集[C];2007年

3 张瑞菊;王晏民;宋代学;;基于古建筑三维激光扫描数据的三维重建研究(英文)[A];中国测绘学会第九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会成立50周年纪念大会论文集[C];2009年

4 王丽娟;;关于古建筑保护中新型材料的应用[A];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第二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5 杨星星;;深圳市元勋旧址修缮设计[A];第十五届中国民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6 刘江荣;崔国智;;浅析晋中市古建筑消防安全状况及对策[A];第十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一)[C];2008年

7 易志学;雷安林;王长金;;山区古建筑防雷现状及解决对策探讨浅析[A];贵州省气象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8 ;国家文物局古建筑专家组组长罗哲文的讲话[A];中国古民居保护和利用(苏州)论坛资料汇编[C];2006年

9 段丽娟;何林;;试论中国传统色彩与中国古代建筑的关系[A];土木建筑学术文库(第8卷)[C];2007年

10 沈葳;余小燕;;古越文化,故里风情——浅谈诸暨市西施故里夜景照明设计[A];中国长三角照明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消除古建筑火灾隐患[N];人民公安报;2004年

2 本报记者  于铁成;重走梁思成古建之路[N];乐山日报;2006年

3 本报记者  李卫卫;古建筑:拿什么来保护你?[N];中华建筑报;2006年

4 本报记者 张孔生;三古建筑有望青春再现[N];扬州日报;2010年

5 翁鸿祥;晋江为古建筑“把脉”[N];人民公安报·消防周刊;2007年

6 张忠书邋董发爱;婺源发现罕见山地古建筑[N];上饶日报;2008年

7 本报记者 毛绍清;江中兰的古建筑情结[N];西南电力报;2004年

8 ;河南古建处境堪忧[N];人民日报;2006年

9 记者 龙军 通讯员 陈新祥 黎代华;湖南龙山发现商周古建筑遗址[N];光明日报;2009年

10 冯新生;面对古建筑,,你爱有多深[N];中国旅游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冯林;族群迁徙与道教建筑民俗源流[D];武汉大学;2010年

2 张鲁君;《道藏》人物图像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3 许蔚;断裂与建构:净明道的历史与文学[D];复旦大学;2011年

4 陈文龙;王契真《上清灵宝大法》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1年

5 邹高万;船舶机舱火灾热流场特性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5年

6 彭蓉;中国孔庙研究初探[D];北京林业大学;2008年

7 俞自涛;着火前木材传热传质过程的试验和理论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8 王林安;应县木塔梁柱节点增强传递压力效能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6年

9 杨军;宋元三教融合与道教发展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10 谢正强;傅金铨内丹思想研究[D];四川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立昆;道教思想影响下的张家口古建筑艺术[D];河北工业大学;2010年

2 薛磊;基于Internet古建筑(厦门南普陀寺)三维展示及虚拟沉浸系统[D];厦门大学;2007年

3 翟慧娟;西安东门城楼城墙弹塑性有限元分析[D];长安大学;2005年

4 孙薇;古建筑的社会保护及其框架下的旅游利用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7年

5 朱强;古建筑火灾烟气流动模拟与模型实验研究[D];重庆大学;2007年

6 刘希臣;我国古建筑防火保护策略的研究[D];重庆大学;2008年

7 于子绚;应力波检测古建旧木缺陷技术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9年

8 魏筠;广州地区古建筑装饰语言研究[D];湖南大学;2008年

9 黄蕾;中国古代建筑对日本的影响[D];山东大学;2008年

10 张晓芳;阻力仪在古建筑木构件勘查中的应用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46263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ongguolishiwenhua/146263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cfd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