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廷■《海国四说》及其域外史地研究
本文关键词: 梁廷■ 《海国四说》 域外史地研究 史学史 出处:《史学史研究》2007年0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梁廷■对域外史志研究进行了具有开拓意义的实践与理论探索。在《海国四说》中,他提出了实用可行的域外资料收集路线图,并运用用乾嘉考据的办法对资料进行考证以求准确,在体例上则汇合中西史学之长,开创了"以中国人述外国事"之新体例。梁廷■的域外史地研究在中国近代史学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Abstract]:Liang Ting has carried on the pioneering practice and the theory exploration to the overseas historical record research. In "the four States of Haiguo", he proposed the practical and feasible road map of the overseas data collection. And using the method of textual research of Qianjia to verify the data in order to be accurate, and combining the Chinese and Western historiography in style. Liang Ting's study of foreign history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history of modern Chinese history.
【作者单位】: 佛山大学人文学院
【分类号】:K20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朱俊强;鸦片战争前后中国文化的变迁及其影响[J];社会科学家;1996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盛邦和;陈寅恪:走出“史料学派”[J];江苏社会科学;2002年03期
2 舒骅;;史家传统笔法在电视新闻报道中的运用——以《焦点访谈》为例[J];新闻界;2008年02期
3 冉诗洋;;马克思主义著作早期在中国的译介[J];时代文学(下半月);2009年02期
4 盛邦和,何爱国;中国现代史学三流派及形成的社会原因[J];史学理论研究;2003年04期
5 宋公文,陈慧君;试论春秋时期的楚秦联姻[J];襄樊学院学报;2000年03期
6 刘云军;;20世纪宋代方志研究、出版综述[J];中国地方志;2008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于文善;抗战时期重庆马克思主义史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姜萌;族群意识与历史书写[D];山东大学;2011年
3 王松山;两晋史学发展特征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4 张瑞;说炜晔而谲诳[D];北京师范大学;2008年
5 尹素敏;从经世走向洋务:徐继ul[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0年
6 王寒冬;论韦昭的文献学成就[D];安徽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韩燕飞;抗战时期的南明史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沈娟;述评章实斋“《春秋》经世”观[D];复旦大学;2011年
3 丁海燕;论《吕氏春秋》的史学成就[D];西北大学;2001年
4 伍成泉;魏源的边疆史地研究初探[D];湖南师范大学;2002年
5 李安;从“真”到“通”:中国古代史学理论的体系化及其终结[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6 孙义坤;建国以来高考历史试卷(全国卷)述评[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7 王瑞;杜维运及其中国史学史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光崇;涑水而后有斯人——悼念白寿彝先生[J];史学史研究;2000年03期
2 钱茂伟;近二十年中国史学史研究的发展轨迹[J];史学月刊;1999年06期
3 刘隆有;;“历史”、“史学”探源[J];历史教学;1985年09期
4 田珏;翦伯赞在北大——回忆翦老(续二)[J];史学理论研究;1995年02期
5 詹天育;《中国近代史学史概要》评介[J];广东社会科学;1995年03期
6 李勇;多种维度与不同声音[J];淮北煤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3期
7 巴图巴雅尔;泓;;《蒙古史学史》汉译本评介[J];蒙古学信息;1989年04期
8 陈其泰;不断开拓史学史学科的新境界──读《白寿彝史学论集》[J];史学史研究;1994年03期
9 吴于廑;引远室之光,照古老史学之殿堂——《欧洲近代史学史》读后[J];世界历史;1986年03期
10 李传印;;史学与政治关系的合理维度[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蔡鸿生;;俄美公司与广州口岸——“俄罗斯夷船来广贸易”考略[A];中外关系史论丛(第二辑)[C];1986年
2 王川;;明代市舶太监的历史作用[A];中西初识二编——明清之际中国和西方国家的文化交流之二[C];2000年
3 朱维铮;李天纲;;与朱维铮谈学[A];时代与思潮(4)——文化传统寻绎[C];1990年
4 李金明;;清代前期澳门在对外贸易中的地位与作用[A];中西初识二编——明清之际中国和西方国家的文化交流之二[C];2000年
5 任智勇;;中英、中法《北京条约》赔款的偿付[A];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学术论坛(2007年卷)[C];2007年
6 李安山;;负笈海外留学记[A];中国非洲史研究会三十年[C];2010年
7 陈瑛s,
本文编号:152425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ongguolishiwenhua/15242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