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中国历史论文 >

保守与激进——中国传统道德现代转型的两大特征

发布时间:2018-02-25 01:07

  本文关键词: 中国传统道德 现代转型 保守与激进 梁漱溟 保守主义 《学衡》杂志 道德观 《东方杂志》 激进主义 陈独秀 出处:《教育艺术》2004年08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正 五四以来,在中国传统道德的现代转型过程中,围绕中国道德的出路和重建问题,始终存在着两大特征,即道德保守主义与道德激进主义。目前,中国的道德处于新的发展时期,重温过去这段历史,对今天中国的道德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Abstract]:Since the May 4th Movement, in the process of modern transformation of Chinese traditional morality, there are always two characteristics around the way out and reconstruction of Chinese morality, that is, moral conservatism and moral radicalism. China's morality is in a new period of development. Reviewing the history of the pas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the moral construction of China today.
【作者单位】: 首都师范大学
【分类号】:B82-09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苑银和;;保守与激进——中国传统道德现代转型的两大特征[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2 苑银和;保守与激进——中国传统道德现代转型的两大特征[J];南都学坛;2005年02期

3 李健;;中国传统道德必须进行自身的重建[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8年04期

4 杨蔚;略论中国传统道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道德要求的契合[J];理论学习与探索;1996年03期

5 关健英;;怎样认识中国传统道德中的“和”[J];红旗文稿;2006年18期

6 一哲;上海历史学会讨论爱国主义和传统道德[J];社会科学;1983年04期

7 张国钧;;传统道德与现代化的冲突[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8年04期

8 徐绍刚;评《中国传统道德与当代精神文明建设》[J];殷都学刊;1999年02期

9 沈敏特;改革与传统道德的关系——改革题材文学探幽之三[J];文史哲;1985年05期

10 刘秀芬;;时代道德的构建与传统道德的扬弃[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8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高立迎;;简论中国传统道德的当代价值[A];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全国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1999年

2 方丽春;邵汉明;;中国传统道德的现代化研究[A];吉林省行政管理学会“政府管理创新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学术年会论文集(《吉林政报》2010·专刊2)[C];2011年

3 杨宝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中国传统道德[A];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全国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1999年

4 王伯然;;从实然庙会到应然庙会——传统庙会的现代转型[A];河北省第四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专辑[C];2009年

5 覃勇;;从传统与现代差别看道德的继承和扬弃[A];2003年“求实、创新、发展——面向新世纪的广西精神文明建设”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6 曾红;杨鑫辉;;试论中国传统道德人格的现代延伸[A];第九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2001年

7 刘爱国;;继承发扬传统道德,,建设和谐社会[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哲学·历史·文学学科卷)[C];2008年

8 宁莉娜;;论逻辑思维方式的现代转型[A];逻辑今探——中国逻辑学会第五次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6年

9 王玉梅;;中国传统道德与当代精神文明[A];历史文化与精神文明建设[C];1995年

10 林滨;;以诚信为视角,透视中国传统道德在当代的承继与发展[A];海峡两岸道德发展论[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陈泽环 上海师范大学中国传统思想研究所暨哲学学院;学会说中国传统道德话语[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2 黄涛;实现春节的现代转型[N];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9年

3 郑大华 王法周;中国近代思想史上的保守与激进[N];光明日报;2004年

4 余同元;传统工匠的现代转型[N];光明日报;2005年

5 叶培贵;徘徊与激宕 书法现代转型的困惑[N];中国艺术报;2011年

6 严学章 彭一超;艺术书法需要向现代转型[N];中国文化报;2006年

7 徐柏才 狄奥;谈谈中国传统道德的现代转换[N];光明日报;2006年

8 郑大华;辩证看待中国近代思想史上的保守与激进[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4年

9 严咸荣;中国传统道德转型研究的新进展[N];光明日报;2005年

10 施保国;中国哲学的现代转型之路[N];光明日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惠蓝;中国画现代转型两大途径的形成[D];中国美术学院;2004年

2 高玉;语言变革与中国文学现代转型[D];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

3 田广文;“群”与“己”的嬗变[D];山东大学;2005年

4 刘延刚;陈撄宁与道教文化的现代转型[D];四川大学;2005年

5 王丽娟;中国电影艺术的现代转型[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6 毛新青;刘师培与中国文论的现代转型[D];山东大学;2007年

7 杨江涛;中国传统节日的美学研究[D];中国人民大学;2008年

8 林如;民国以来中国古书画鉴定方法与观念之转型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9 倪铁;中国传统侦查制度的现代转型[D];华东政法大学;2008年

10 王f ;面对失落的文明——论中国文学现代转型中的人文主义倾向[D];山东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庆凌;论英国传统道德的现代转型与启示[D];首都师范大学;2000年

2 谢进川;法国传统道德的现代转型及启示[D];首都师范大学;2000年

3 周晓莉;中国小说现代转型的一座纪念碑[D];首都师范大学;2002年

4 陈冰;传统的再造[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5 韩斯日古楞;现代转型中的“蒙古新女性”建构[D];内蒙古大学;2012年

6 苏永前;民俗文化与中国文学的现代转型[D];兰州大学;2006年

7 施红英;德国传统道德思想的现代转型及启示[D];首都师范大学;2000年

8 宋洁;鲁迅的生命体验和“人学”观念的现代转型[D];陕西师范大学;2004年

9 李升兴;瓦乡族民族伦理观研究[D];中南大学;2007年

10 曹培强;韩国传统道德的现代转型与启示[D];首都师范大学;2001年



本文编号:153240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ongguolishiwenhua/153240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f9e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