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洛文化与丝绸之路
本文选题:河洛文化 + 丝绸之路 ; 参考:《中州学刊》2009年01期
【摘要】:丝绸之路开通后,河洛地区不仅成为华夏文化传播中心,而且成为中外文化交汇中心,先进的河洛文化通过丝绸之路,不仅传到了西域影响了世界,而且河洛文化在传播的同时也不断吸收世界先进文化,河洛文化之所以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经久不衰,正是因为它以自己博大的胸怀,在创造自己先进文化的同时不断吸收外来文化,不断发展、壮大自己,使河洛文化始终保持旺盛生命力。
[Abstract]:After the opening of the Silk Road, the region of Heluo became not only a center for the dissemination of Chinese culture, but also a center for the intersection of Chinese and foreign cultures. The advanced Heluo culture not only spread to the Western regions through the Silk Road, but also affected the world.In addition, the culture of Heluo is spreading and absorbing the advanced culture of the world. The reason why the culture of Heluo is broad and profound, has a long history, and has a long history, is precisely because it has a broad mind of its own.While creating its own advanced culture, it absorbs foreign culture, develops continuously, strengthens itself, and keeps the culture of Heluo alive.
【作者单位】: 洛阳理工学院中文系;
【基金】:国家社科规划基金项目《河洛文化与民族复兴》(06@ZH012)
【分类号】:K203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恒展;;《毛大福》本事考论[J];蒲松龄研究;2009年01期
2 李锋;;从《穷汉词》看蒲松龄的“惧贫”情结[J];蒲松龄研究;2010年02期
3 杨鉴哲;;李白山水诗的独特魅力[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6期
4 张龙;;清山秀水太白仙——浅析李白山水诗的艺术特质[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8期
5 于薇;肖融;;释“造次”[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9期
6 席成孝;;汉水流域行政区划在宋元时期的变化及其原因[J];安康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7 闫盼盼;;从全唐诗看唐代的乐舞经济[J];安康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8 张琳琳;;从开放到简约:唐宋服饰文化的变易特征[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11期
9 徐礼节;;中华书局版《张籍诗集》误收考[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11期
10 梁继;;唐梁升卿书《张说墓志》考略[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郑炳林;;晚唐五代河西地区的居民结构研究[A];敦煌归义军史专题研究四编[C];2009年
2 戈春源;;寒山寺与社会的和谐互动[A];中国·苏州——首届寒山寺文化论坛论文集(2007)[C];2007年
3 彭杰;;龟兹石窟壁画中的地神[A];龟兹学研究(第二辑)[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欣;先秦饮食审美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李慧智;儒经及其经学阐释对杜诗的影响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3 邹春生;王化和儒化:9-18世纪赣闽粤边区的社会变迁和客家族群文化的形成[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4 尹勇;隋唐五代内迁蕃胡族源考异[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5 于硕;唐僧取经图像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6 何春明;唐朝四方馆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7 崔志伟;元末明初松江文人群体研究[D];上海大学;2011年
8 阮立;唐敦煌壁画女性形象研究[D];上海大学;2011年
9 李维才;唐代粮食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10 李良;论诗绝句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俊玲;文明传播视野下的汉代河西开发[D];青海师范大学;2010年
2 王璇;宋代茶文化与宋代士大夫意识[D];江南大学;2010年
3 杜娴婷;性别角色认同视角下的女着男装现象[D];北京服装学院;2010年
4 栗志亮;唐代女子教育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5 余娇;霓裳清影千秋忆[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6 季明稳;唐代社会医疗若干问题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7 郭瑞蕾;唐代长安佛寺与诗歌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8 许晶;以唐代社会为背景的大象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9 何艺梅;梁鼎芬文学创作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10 郑建超;明清时期“烧梵塔”游戏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戴逸;关于河洛文化的四个问题[J];寻根;1994年01期
2 戴逸;;河洛文化:中华文化的重要源泉[J];魅力中国;2008年20期
3 杨彦玲;;从文学的角度看河洛文化的根文化特征[J];大众文艺;2010年15期
4 王琳;;源远流长的“河洛文化”[J];档案管理;2010年05期
5 王子今;河洛地区生态史与河洛文化发育的自然条件[J];洛阳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6 王化昆;;《河洛文化研究》评介[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7 刘玉珍;;同为河洛郎 两地一条根[J];东方艺术;2005年18期
8 王东洋;;“河洛文化”研究的集成力作——《河洛文化研究》介评[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9 晋文;胡小静;;读薛瑞泽、许智银《河洛文化研究》[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10 徐金星;河洛文化:中国传统文化的源头与核心[J];寻根;2004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永生;;在“丝绸之路货币研讨会”上的讲话[A];中国钱币学会丝绸之路货币研讨会专刊[C];2004年
2 ;三枚钱文不识钱[A];《内蒙古金融研究》钱币文集(第二辑)[C];2003年
3 陈国灿;;唐西州在丝绸之路上的地位和作用[A];唐史论丛(第九辑)[C];2006年
4 康柳硕;;丝绸之路货币研究的现状与展望[A];甘肃省钱币博物馆开馆暨钱币学术研讨会专辑[C];2003年
5 齐东方;;交流的价值——外来器物与中国文化[A];北京论坛(2004)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东亚古代文化的交流”考古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4年
6 ;丝绸之路文化新园林——兰州碑林[A];中国公园协会2004年论文集[C];2004年
7 纪宗安;孟宪军;;丝绸之路在中亚北部地区的发展与作用[A];“丝绸之路与文明的对话”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6年
8 张阳生;;丝绸之路沿线(中国境内区段)小城镇发展研究的启示[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9 万明;;试论明代海陆丝绸之路的变迁——从葡萄牙耶稣会修士鄂本笃自陆路来华谈起[A];三条丝绸之路比较研究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1年
10 ;中国人民银行内蒙古分行副行长唐雨良同志在全国第三次丝绸之路货币研讨会开幕式上的讲话[A];《内蒙古金融研究》钱币文集(第四辑)[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常巧章 程有为 王永宽 卫绍生;回首和谐精神[N];河南日报;2006年
2 记者 阙爱民;中国河洛文化研究会昨揭牌[N];河南日报;2006年
3 史轩;二、河洛文化的内涵[N];平顶山日报;2009年
4 记者 李燕锋;“大篇章”尽展河洛文化 “声光电”再现历史场景[N];洛阳日报;2010年
5 杨海中;河洛文化主流地位的成因[N];光明日报;2004年
6 程有为;第四届河洛文化国际研讨会综述[N];光明日报;2005年
7 杨海中;河洛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纽带[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4年
8 韩石萍;河洛文化与华夏文明[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3年
9 杨海中;传承河洛文化 弘扬中华文明[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8年
10 记者 卢晓兵 实习生 杨宇 秦晓丹;第八届河洛文化国际研讨会筹备领导小组召开扩大会议[N];平顶山日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剑虹;文化线路保护管理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2 宋晓云;蒙元时期丝绸之路汉语言文学研究[D];苏州大学;2004年
3 梁雪松;遗产廊道区域旅游合作开发战略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
4 刘振伟;丝绸之路神话研究[D];苏州大学;2006年
5 Hans-Juergen Walz;欧亚贸易路径构架创新研究[D];同济大学;2008年
6 徐勇;敦煌壁画的材料研究[D];兰州大学;2007年
7 严梦春;河州回族脚户文化[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8 廖冬梅;新疆民汉双语现象与新疆社会发展之关系[D];新疆大学;2006年
9 谢承志;新疆塔里木盆地周边地区古代人群及山西虞弘墓主人DNA分析[D];吉林大学;2007年
10 马瑞江;从多元到一体的动因与机制[D];天津师范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煌;河洛文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2 卜祥伟;隋唐时期河洛地区少数民族研究[D];河南科技大学;2011年
3 朱竞;北魏时期河洛地区少数民族研究[D];河南科技大学;2009年
4 曹寅;丝绸之路与古代中国犹太人研究[D];上海社会科学院;2011年
5 皮坚;丝绸之路对外贸易走向衰落研究[D];湖南大学;2011年
6 王晓日;河洛地区汉代四神图像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7 褚玉良;丝绸之路中国段陕甘新省区入境旅游流时空变化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8 江亚冰;考古资料所见汉代河洛地区的农业[D];郑州大学;2010年
9 吴社伟;秦汉时期河洛地区的生态环境[D];河南科技大学;2012年
10 赵嫔嫔;甘肃省发展“丝绸之路”体育旅游对策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74498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ongguolishiwenhua/17449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