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中国历史论文 >

二十四史——中国古代史学的主体

发布时间:2018-04-22 10:14

  本文选题:二十四史 + 中国古代史学 ; 参考:《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摘要】:正在丰富的中国古代史学遗产中,"二十四史"是最重要、最有价值的部分。这并不是因为它们在中国封建社会中被称为"正史"的缘故。它们的重要和价值,是由其内容所决定的。从今天的认识来看,"二十四史"是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卓越史篇,是中华文明连续发展的历史记录。这是世界文明史上所仅见的伟大的文明创造。
[Abstract]:The 24 th History is the most important and valuable part of the rich historical heritage of ancient China. This is not because they were called "official history" in Chinese feudal society. Their importance and value are determined by their content. From today's understanding, the Twenty-Four History is a remarkable history of China's unification and multinational country, and a historical record of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Chinese civilization. This is the creation of a great civilization only seen in the history of civilization in the world.
【作者单位】: 北京师范大学史学理论与史学史研究中心;
【分类号】:K204.1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张广智;关于马克思主义史学遗产传承中的几个问题[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2 许殿才;研究史学遗产 建设新的史学——读《史学遗产六讲》[J];高校理论战线;2004年07期

3 李海涛;历史教学呼唤文史结合[J];历史教学;2005年10期

4 阎静;;平实中蕴含的深刻——读白寿彝先生《史学遗产六讲》[J];回族研究;2009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刘延苗;章学诚史学哲学研究[D];西北大学;2008年

2 蒋英;困境与出路:中国美术史课程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吾斯曼江·亚库甫;莎依然米的史学思想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

2 王林凤;司马迁文笔修史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8年

3 夏敏;从《史记》中功成身败的悲剧英雄说起[D];曲阜师范大学;2009年

4 范国强;试论白寿彝先生对中国古代优良史学传统的继承与发展[D];贵州师范大学;2008年

5 叶佳;司马迁叙事美学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6 夏仁贵;生动的历史与史学的生动[D];云南师范大学;2005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侍忠;何谓“二十四史”[J];华夏文化;1997年03期

2 张舜微;“二十四史专书辞典丛书”题辞[J];古籍整理研究学刊;1988年02期

3 魏助增;“早产”的《二十四史》[J];咬文嚼字;2001年03期

4 朱仲玉;《二十四史》研究的新成果——评穆德全著《二十四史讲座》[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9年01期

5 李建文;什么是“二十四史”[J];语文世界;1998年12期

6 陈庚午;毛泽东灵活运用“二十四史”[J];毛泽东思想研究;1993年01期

7 华嘉;中华文化建设的干城——祝贺《二十四史全译》出版[J];民主;2005年04期

8 王素芳;二十世纪后半期《二十四史》系列古籍整理出版述略及思考[J];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3年05期

9 王万里;;有“宋版二十四史”吗?[J];读书;1984年09期

10 徐吉军;浙江古代名人有多少?[J];浙江学刊;1985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奋明;;谈“明史”与“明史稿”的“兵志”[A];第六届明史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5年

2 杨桂萍;游斌;;历史经验的借鉴:清代的民族宗教政策——访清史专家王锺翰先生[A];宗教与民族(第壹辑)[C];2002年

3 崔富章;;论嵇康对《诗三百》传统的继承与发展[A];第四届诗经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4 吴传超;;点评式阅读方法的实践与探索[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文科专辑)[C];2006年

5 舒大刚;;《儒藏》“史部”编纂之基本构想[A];纪念孔子诞生255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卷二)[C];2004年

6 王黎;;历史的丰碑——兵团首部权威性正史《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发展史》评介[A];中国近现代史及史料征集研究(二)——中国近现代史史料学学会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7 王育红;;我国古籍出版50年概说[A];中国编辑研究(2003)[C];2003年

8 陈桥驿;;我与唐诗——兼述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A];中国李白研究(1998-1999年集)——李白与天姥国际会议论文集[C];1999年

9 沈振辉;;评四库全书总目正史类提要对于历史考据学的贡献[A];中国历史文献研究会第26届年会论文集[C];2005年

10 张爱芳;;继承宝贵遗产,建设先进文化——古籍社编辑的文化责任与文化使命[A];中国编辑学会第十届年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二十四史”修订:利用优势 提升质量[N];社会科学报;2009年

2 记者 宫苏艺;中华文化促进会召开会员代表大会[N];光明日报;2009年

3 ;点校本“二十四史”承修单位和主持人确定[N];中华读书报;2009年

4 薛培华;《二十四史全译》出版[N];中国图书商报;2003年

5 记者 庄建;点校本“二十四史”修订工作全面展开[N];光明日报;2009年

6 许嘉璐;为什么要把二十四史译成现代汉语[N];光明日报;2004年

7 王是;壮哉,《毛泽东评点二十四史》[N];河南日报;2000年

8 朱文林;《领导干部精读二十四史》:感悟缔造和谐之道[N];盘锦日报;2008年

9 川讯;把数字化市场化提上日程[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6年

10 记者 璩静;史学界重修“二十四史”[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武丽霞;唐代杂传研究[D];四川大学;2004年

2 韩小龙;《南总里见八犬传》史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3 姜清波;入唐三韩人研究[D];暨南大学;2005年

4 徐忠明;包公故事:一个考察中国法律文化的视角[D];中国政法大学;2002年

5 喻意志;《乐府诗集》成书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3年

6 李艳红;《汉书》单音节形容词同义关系研究[D];四川大学;2004年

7 徐健顺;《三国史记》的文学价值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3年

8 刘勇;藏传佛教宁玛派历史论纲[D];四川大学;2003年

9 阮思华;清代台湾农业经济研究(1683~1895年)[D];暨南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娜;两《唐书》女性史料的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1年

2 党为;纸片上的帝国[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3 张静;《资治通鉴》(三国部分)的史源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5年

4 刘瑞光;魏泰《东轩笔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5 吴漪容;《后汉书·文苑列传》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

6 张卉;从《桂苑笔耕集》看唐末高骈镇淮史事[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7 郭合芹;《四库全书总目》史部研究[D];兰州大学;2006年

8 倪爱珍;为历史存真[D];南昌大学;2006年

9 李志华;苍凉的手势[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10 赵敏;清考史三家两《唐书》考校论略[D];陕西师范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178676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ongguolishiwenhua/178676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d3f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