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中国历史论文 >

秦博士伏生事略考

发布时间:2018-05-14 14:46

  本文选题:伏生 + 《尚书》 ; 参考:《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06期


【摘要】:伏生为一代儒学宗师,乃今文《尚书》之传授始祖,然其生平史籍载录较略,鲜为世人所知。清代学者陈蜚声曾在《伏乘》一书中考证伏生其人其事,舛误颇多,须详加辨识。其中,陈氏错推晁错受《尚书》之年,致使其考辨伏生生年多有讹误;伏生受《书》于李克之说,陈氏所引诸史料皆不可信,不足为据,故伏生应师从他人。通过考证伏生为秦博士,辨析秦博士官与《尚书》之关联,以探究今文《尚书》缘何得以传世。伏生虽为大儒,然去今已远,史载其事谬误必多,今厘清诸书讹误,还历史以原貌。
[Abstract]:Fu Sheng, a master of Confucianism of a generation, is the original teacher of the book of Shang Shu, but his life and history records are relatively brief and seldom known to the world. Chen Xiaisheng, a scholar in Qing Dynasty, studied Fu Sheng's work in Fu Cheng's book, but there were many mistakes, which should be recognized in detail. Among them, Chen's misinterpretation of Chao Chao's "Shang Shu", which led to his criticism and discrimination, had many errors; Fu Sheng's "Shu" was said by Li Ke, all the historical materials cited by Chen were not credible and insufficient, so Fu Sheng should be taught by others. Based on the textual research of Dr. Fu Sheng as Dr. Qin, this paper distinguishes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 official of Qin and Shang Shu, in order to find out why the present article is handed down from generation to generation. Although Fu Sheng is a great Confucianist, but he has gone far away, there must be many fallacies in history.
【作者单位】: 长春师范大学萨满文化研究所;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4CZW016) 长春师范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长师大社科合字[2013]0001号)
【分类号】:K206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爱华;;千载黄粱梦,悠悠文士心——从“黄粱梦”故事看封建时代的文人理想[J];蒲松龄研究;2011年02期

2 陆军;;古代羌藏盟誓习俗初探[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4期

3 赵永忠;;论北宋对威州、茂州羌族的治理[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4期

4 孔令梅;;道教承负说浅析[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5 胡莲玉;从《明悟禅师赶五戒》对《五戒禅师私红莲记》的改写论冯梦龙的艺术成就[J];安徽大学学报;2001年03期

6 吴海涛;北宋时期汴河的历史作用及其治理[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3期

7 张金铣;南汉史料史籍述评[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5期

8 张光辉;明代的首犯与从犯[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1期

9 瞿林东;论魏晋至隋唐的历史文献学思想[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2期

10 庄华峰,王建明;安徽古代沿江圩田开发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珊珊;;北宋城市演进中的经济影响[A];建筑历史与理论第九辑(2008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选辑)[C];2008年

2 刘明杉;;明代前期祭瓷的种类、功能及地位[A];明史研究论丛(第十辑)[C];2012年

3 李凇;;跨过“虎溪”——从明宪宗《一团和气图》看中国宗教艺术的跨文化整合[A];北京论坛(2008)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文明的普遍价值和发展趋向:“艺术的超越与文明的发展”艺术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8年

4 陈立柱;;说“国必依山川"[A];中国东方文化研究会学术研究年会论文集[C];2005年

5 范灄梅;;上博楚简《孔子诗论》与《子羔》篇性质小议[A];传统中国研究集刊(第七辑)[C];2009年

6 姜鹏;;宋初文治导向与经筵缘起[A];传统中国研究集刊(第七辑)[C];2009年

7 高二旺;;由汉画解析汉代的灵魂观念[A];中国汉画学会第十三届年会论文集[C];2011年

8 邵磊;;《瘗鹤铭》的时代与书人考证[A];“六朝历史文化与镇江地域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0年

9 姜建红;;《汉语大词典》释义以今律古现象札记二则[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10 杜林渊;张小兵;;北宋时期陕北地区的农业发展[A];中外关系史论文集第17辑——“草原丝绸之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永娟;毛诗郑笺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刘宝春;南朝东海徐氏家族文化与文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马银华;文化视野中的北宋齐鲁诗坛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周燕来;南宋两淮地区军事防御体系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5 杨栋;神话与历史:大禹传说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6 罗骧;慧远与东晋佛教的变迁[D];南开大学;2010年

7 范江涛;驳杂与务实:《抱朴子外篇》政治思想新研[D];南开大学;2010年

8 姜宁;《春秋》义疏学研究(南北朝—唐初)[D];南开大学;2010年

9 王小燕;魏晋隐士美学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10 刘明辉;魏晋士人政治心态类型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轶芳;叶梦得及其词研究[D];河北大学;2007年

2 彭慧蓉;中国射箭文化的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3 高世江;论两汉士人风貌及文学精神的嬗变[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宋浩;论岳飞历史地位的变迁[D];湘潭大学;2010年

5 魏姗;晚唐“二曹”诗歌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6 黄艳春;胡宿及其诗歌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7 马英菊;范成大《石湖词》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8 诸葛瑞强;包拯司法思想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9 李成学;吕夷简评传[D];湘潭大学;2010年

10 刘石磊;郭象《庄子注》“理”范畴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清华;郑海涛;;宋人冯山生年及籍贯考[J];绥化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2 李未醉;卢艳琴;;丰城侯李彬生年、籍贯考述[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11期

3 ;成吉思汗生年问题补正[J];历史研究;1996年01期

4 华风;大学士全庆生年考[J];历史档案;1998年04期

5 佚名;;测测你上辈子是什么人[J];视野;2006年01期

6 本刊编辑部;;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悼孟广平先生[J];职业技术教育;2005年12期

7 姚蓉;;李雯生年辨正[J];文学遗产;2006年01期

8 王根林;;《司櫖恮生年新婭》之旁婭[J];中华文史论丛;2013年02期

9 廖立;岑参生年再辨──兼及各说的论证方法[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06期

10 额尔德木图;论成吉思罕生年异议问题[J];内蒙古民族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汉文版);2000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邬国义;;关于戈鲲化生年月日的问题[A];近代中国(第十四辑)[C];2004年

2 任士英;;安禄山生年小考[A];唐史论丛(第四辑)[C];198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4条

1 本报驻澳大利亚记者 李景卫;电话线被掐断之后[N];人民日报;2002年

2 赵生群;从《正义》佚文考定司马迁生年[N];光明日报;2000年

3 易平;司马迁生年考证中的史料鉴别问题[N];光明日报;2000年

4 刘宏强;克拉玛依市确定2008年为“关注民生年”[N];中国社会报;2008年



本文编号:188833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ongguolishiwenhua/188833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c37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