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鹤声与《史记》研究
本文选题:郑鹤声 + 《史记》 ; 参考:《东岳论丛》2009年09期
【摘要】:郑鹤声是我国20世纪一位史学大家。他深受柳诒?的影响,治学严谨扎实,在许多史学领域均有精深造诣。《史记》研究是他史学史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成就卓著,具有三方面特点:注重"会通","不固执一说",重视史料。他的研究成果至今仍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应当引起足够重视。
[Abstract]:Zheng Heong is an historiography in the 20th century . He is deeply influenced by Liu Bei and has profound knowledge in many fields of historiography . It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contents of his research on the history of history .
【作者单位】: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
【分类号】:K20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周文玖;从梁启超到白寿彝——中国史学史学科发展的学术系谱[J];回族研究;2005年02期
2 谢保成;《史记》体系再考察[J];求是学刊;2005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肖建新;;梁启超与钱穆的专门史观及方法论之比较——以《中国历史研究法》为中心[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2 杜蒸民;年谱学的一个新创例——胡适《章实斋先生年谱》述评[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3 熊金;规训与惩罚——明初教诲主义文学创作的社会文化背景[J];安康师专学报;2004年01期
4 金家诗;河陇士人与鲜卑族文化转型[J];北方论丛;2002年01期
5 李文鹏;;口述档案征集工作的开展[J];北京档案;2006年02期
6 向燕南;明代边防史地撰述的勃兴[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1期
7 朱玉麒;论南宋后期词人的布衣化倾向[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5期
8 王纯;陈垣文献学思想评述[J];图书与情报;2001年01期
9 李春远;梁启超史学思想与新民思想之关系[J];滨州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03期
10 许刚;张舜徽先生之“《史通》学”研究[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谢勤亮;;影像与历史——“影视史学”及其实践与试验[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Ⅰ)[C];2006年
2 郭淑新;臧宏;;朱熹敬畏伦理思想及其现代意蕴[A];朱熹理学与晋江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3 杨瑞;;科学思想在史学领域的兴起与进取:从梁启超到傅斯年[A];中国现代社会心理和社会思潮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庞天佑;秦汉魏晋南北朝历史哲学思想研究[D];郑州大学;2000年
2 宋诚挚;中医学的思维模式[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1年
3 刘生良;《庄子》文学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3年
4 杨联明;《与贸易有关的投资措施协定》法律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3年
5 房功利;中国国防战略演变研究(1949-2002)[D];中共中央党校;2004年
6 赵贞;唐五代星占与帝王政治[D];首都师范大学;2004年
7 彭华;阴阳五行研究(先秦篇)[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8 张国义;朱谦之学术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9 赵彩花;前四史论赞文体艺术及其文化内涵[D];复旦大学;2004年
10 赖玉芹;博学鸿儒与清初学术转变[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华伟丽;试论明末清初传奇中的风情喜剧[D];山东师范大学;2001年
2 邵明;金庸新论[D];安徽大学;2001年
3 翁俊松;《史记》“太史公曰”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1年
4 秦竞芝;陈寅恪与新考据学[D];广西师范大学;2001年
5 韦春喜;汉魏六朝咏史诗试论[D];山东师范大学;2002年
6 郭明友;论《史记》的“一家之言”[D];苏州大学;2002年
7 方红姣;王船山的历史哲学[D];湘潭大学;2002年
8 王西波;济南近代城市规划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3年
9 梁景松;康有为与福泽谕吉的启蒙思想比较[D];延边大学;2003年
10 周益;论宋代文官制度充分发展的三大因素[D];湖南师范大学;2002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周文玖;梁启超对中国史学史学科的开拓性贡献[J];求是学刊;2002年04期
2 周文玖;中国史学史学科初步形成的重要标志——重读金毓黻先生《中国史学史》[J];烟台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昱昊;;《史记》《汉书》诸《表》考订[J];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7期
2 朱一红;周卫华;;《史记》谳疑三则[J];兰台世界;2011年16期
3 王灿;;经史分途的“文化层级”和“身份选择”意识——以司马迁及《史记》为中心[J];阴山学刊;2011年03期
4 容苑;;《史记》专诸刺僚前之“母老子弱”辨析[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李仲均;李卫;;石涅如薪[A];李仲均文集——中国古代地质科学史研究[C];1998年
2 王关成;;先秦两汉妇女婚恋生活状况发覆[A];秦文化论丛(第十辑)[C];2003年
3 孟繁仁;;中华之母——女娲陵[A];三晋文化研究论丛(第三辑)[C];199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章红雨;王立群读《史记》系列再出秦始皇篇[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8年
2 承德市公安局政治部副主任,,河北作家协会会员 沈玉波;千年苦旅[N];承德日报;2010年
3 闫德亮 河南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副所长;从《史记》看司马迁的“德治”观[N];中国纪检监察报;2011年
4 施丁;史家之绝唱——《史记》[N];光明日报;2001年
5 何兹全;究天人之际 通古今之变[N];人民日报;2003年
6 演讲人 何炳棣;国史上的“大事因缘”解谜[N];光明日报;2010年
7 静永健 日本九州大学文学部教授 童岭 译;中国学研究之新方法:域外汉籍研究[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8 记者 郭雄伟;司马迁与《史记》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商召开[N];商洛日报;2010年
9 杨安民;千秋太史公[N];大众科技报;2003年
10 许宏;为什么早期中国的纪年不确切[N];团结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周晶晶;《世本》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2 胥仕元;秦汉之际的礼治思想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田富强;《史记》农史信息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3年
2 邹维一;《史记》《汉书》异文考述[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3 王鹏;《史记》、《汉书》民族史料比较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4 王永吉;《史记》纪表校勘[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5 王广福;《史记》采《战国策》考论[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6 刘莉莉;《史记》中的家族文化[D];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
7 胡大海;《史记》论赞研究[D];安徽大学;2001年
8 丁致中;《史记》《汉书》校读札记[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9 肖宏丽;司马迁的帝王观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8年
10 卜超;司马迁《史记》人学思想研究[D];青岛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91097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ongguolishiwenhua/19109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