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开埠前文化生态的传播学研究
本文选题:文化生态 + 传播秩序 ; 参考:《广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5年01期
【摘要】:开埠前上海滨海开放的自然生态被政治强权人为隔绝,强化了居于传播秩序顶端君王的权威。经济生活的多元和人口的流动,又重新建构了上海社会因循商品买卖关系形成的人际传播活动,稳定的权力关系架构防范着未来社会变动的发生,更在意识形态上将识字者对政治体制的破坏扼杀于无形。显然,上海开埠前的保守封闭和开埠后的崇洋媚西,都不是合理的文化生态,因此,要建构一种平衡的文化生态理论,用一种"非我的"眼光来重新审视自己,跳出了自身文化的限制,扩大自我,来承受和容纳外来的文化。
[Abstract]:The natural ecology of Shanghai's coastal opening before opening was artificially isolated by political power and strengthened the authority of the king at the top of the spreading order. The diversity of economic life and the mobility of the population have re-constructed the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activities formed by the commodity trading relationship in Shanghai society, and the stable power relationship structure is preventing the future social changes. More ideologically, the destruction of the political system by the literate will be killed in the invisible. Obviously, the conservative closure in front of Shanghai and the worship of the west after the opening of the port are not reasonable cultural ecology. Therefore, we should construct a balanced theory of cultural ecology and re-examine ourselves with a "non-ego" view. Jumped out of their own cultural constraints, expand the self, to accept and accommodate foreign culture.
【作者单位】: 中南大学文学院;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项目“晚清上海娱乐观念的传播学研究”(项目编号:11YJC860033) 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晚清上海娱乐观念的传播学研究”(项目编号:13YBA348)
【分类号】:K20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周武;;开放传统与上海城市的命运[J];史林;2003年05期
2 黄星民;略论中西方传播观念的异同从“Communication”与“传”词义比较[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3期
3 单波,王金礼;跨文化传播的文化伦理[J];新闻与传播研究;2005年01期
4 冯天瑜;中国文化:生态与特质[J];中国文化研究;1994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邵雍;王惠怡;;《申报》对义和团运动的舆论导向[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2 李庆林;;论传播研究中媒介分析的对象和方法[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3 李磊;;明清徽州山林资源与徽人性格特征[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4 朱凤祥;;自然灾害对清代小农经济劳动力资源的破坏[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19期
5 何志坚;;新媒体技术下的“人际冷漠”[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7期
6 吴芳芳;;童谣里的老上海[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2期
7 蒲霞;;《永乐大典》中《新安续志》编修时间考辨[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10期
8 李磊;;明清徽商外向流动对徽州本地的负面影响[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9 胡梦飞;;明代徐州地区治黄保运措施及其影响述论[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10 李启成;;清末民初刑法变革之历史考察——以人口买卖为中心的分析[J];北大法律评论;2011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宋奎波;陈红兵;;媒介分析学派的媒介技术社会影响思想述评[A];第二届中国科技哲学及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论文集(硕士卷)[C];2008年
2 史志高;;私密空间生产:手机短信社会影响研究的新路径[A];“传播与中国·复旦论坛”(2008):传播媒介与社会空间论文集[C];2008年
3 冯建三;;开或关,这是个问题:评介美国关电视机运动[A];中国传播学会成立大会暨第九次全国传播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4 张咏华;;试析2005年中国的国际传播研究——以若干新闻传播学刊物为例[A];中国传播学会成立大会暨第九次全国传播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5 胡翼青;;论社会学芝加哥学派对传播学学科建构的历史贡献[A];中国传播学会成立大会暨第九次全国传播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6 冯爱琴;;浅论明清时期两淮泰州分司所辖盐场之盐课[A];盐文化研究论丛(第四辑)——回顾与展望:中国盐业体制改革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7 程诚;程可石;;浅谈东台草煎盐文化遗存的保护和利用[A];盐文化研究论丛(第四辑)——回顾与展望:中国盐业体制改革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8 凤媛;;上海城市文化传统中的“江南”质素初探——以30年代新感觉派作家创作为例[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青年学者文集)[C];2008年
9 楼嘉军;徐爱萍;;休闲时代上海城市休闲功能及空间特征研究[A];中国经济60年 道路、模式与发展: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经济、管理学科卷[C];2009年
10 许晓青;;20世纪20~30年代苏南农村结构性社会流动探析——以无锡县为例[A];近代中国(第十一辑)[C];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冯世明;公元前3世纪—公元4世纪匈奴国家形态的演变[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邢巍巍;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县长职能研究(1928-1937)[D];南开大学;2010年
3 杨席珍;资本主义扩张路径下的殖民传播[D];浙江大学;2010年
4 黄胜江;乾隆时期文人剧作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5 傅建安;20世纪中国文学都市“巫女”形象论[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6 孙余余;人的虚拟生存与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常昭;六朝琅邪颜氏家族文化与文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徐萍;从晚清至民初:媒介环境中的文学变革[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关亚新;清代辽西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变迁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10 陈大利;《华山碑》与清代碑学[D];南京艺术学院;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石实;隐秘的参与[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陈轶欧;八旗满洲官宦世家探论[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3 吴演丽;论尼尔·波兹曼的电视文化思想[D];湘潭大学;2010年
4 吴黎黎;清代妇女的民事法律地位[D];湘潭大学;2010年
5 袁佳穗;虚拟环境下的人际互动[D];湘潭大学;2010年
6 孟凡杰;东亚和西欧的“同文”比较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7 曾祥祯;抗战时期泰和市政建设与管理研究(1939-1944)[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8 曹燕宁;新媒体环境对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与策略[D];苏州大学;2010年
9 张晓菲;网络传播环境中的企业公共关系探析[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10 徐静;清末万载、上高卢罗两姓争界案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黄金贵;古代传播词辨释[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02期
2 吴江;;中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中的若干特点[J];经济研究;1955年05期
3 宋庚一;美国媒体对伊斯兰世界的形象建构——以《时代》个案为例[J];新闻与传播研究;2004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宫宏宇;;上海开埠后教会音乐活动研究[J];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2014年02期
2 戴鞍钢;;上海开埠与江南城镇格局演变[J];社会科学;2014年01期
3 ;《上海开埠早期时事画》[J];新民周刊;2013年49期
4 一帆;外滩见证抗战(一)[J];档案春秋;2005年08期
5 沈嘉禄;;开埠:全新的视域与激荡的心态[J];新民周刊;2013年45期
6 陈磊;;无处不在的世博[J];南方人物周刊;2010年12期
7 周静芬;上海开埠是宁波帮近代化的机遇[J];浙江师大学报;1997年04期
8 戴鞍钢;;上海开埠与江南城镇格局演变[J];历史教学(下半月刊);2014年06期
9 肖王;;“十里洋场”的由来[J];上海档案;1986年02期
10 安谅;;浦东古建筑,一道清丽的风景[J];上海采风;2008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徐培华;;上海开埠时期上海人经济理念的嬗变[A];长江流域经济文化初探[C];1997年
2 ;时间在空间里流淌:关于大都会的想象[A];“传播与中国·复旦论坛”(2012)——可沟通城市:理论建构与中国实践论文集[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高慎盈 黄玮 尹欣 林颖 陈俊 刘璐 王一 整理;“上海开埠”的文化视角[N];解放日报;2013年
2 记者 曹静;上海蕴藏怎样的文化密码[N];解放日报;2013年
3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人文社科部副教授 张国义;上海开埠初期的外贸运行机制[N];东方早报;2013年
4 本报特约记者 陈占宏 熊月之 周武 王敏;160年前,思想开埠[N];社会科学报;2003年
5 解放日报报业集团党委书记 社长 尹明华;我们该如何做得更好[N];解放日报;2013年
6 本报记者 李治国;绿意美景交融的苏州河[N];经济日报;2011年
7 华天雄;沪商文化的历史渊源[N];国际商报;2007年
8 知名纪录片导演 周兵;外滩的表情[N];解放日报;2014年
9 本报记者 张元章 纪瑾 实习生 张玲苑 林文慧;巧打珠海“名人牌”[N];珠海特区报;2010年
10 张元章 崔业金;宝顺洋行——徐荣村在沪发迹的起点[N];珠海特区报;2010年
,本文编号:191797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ongguolishiwenhua/19179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