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夷夏之辨”与中原文化
[Abstract]:In the long history of ancient China, the Central Plains culture has been in the orthodox and dominant position, is regarded as their own patent by the Chinese people. For political reasons, the surrounding nationalities who entered the Central Plains also regarded the culture of the Central Plains as the highest level of culture and the cultural basis based on the Central Plains. Therefore, the "orthodoxy" in the cultural succession of the Central Plains became the core topic of "the debate of the Yi Xia" and "the debate". The persistent pursuit of Central Plains culture has objectively strengthened the central Plains culture's core position in Chinese culture and greatly promoted the spread of Central Plains culture.
【作者单位】: 山东大学文史哲研究院;
【分类号】:K203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朱锐泉;;心如止水,贵者自贵——小议聊斋先生笔下胡四娘形象[J];蒲松龄研究;2010年02期
2 石志鸟;;论章台柳意象的历史渊源——杨柳经典意象考述[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4期
3 江瀚;;略论荀子礼乐学说之思想意义[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3期
4 吴贤哲;;七言古诗起源与产生问题考辨[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4期
5 朱秀敏;;浅论扬雄散文的艺术特色[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4期
6 吕伟华;;浅论纵横家的政治理想[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3期
7 周颖;;漫说三国人物之“怒”[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4期
8 董常保;;羌族《招魂》唱经与《楚辞·招魂》的比较[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年02期
9 王硕民;《韩诗外传》新论[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2期
10 张光全;司马迁、班固“实录”精神异趣探源[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周怀宇;朱华;;论《管子》与《商君书》法治思想的异同[A];安徽省管子研究会2011年年会暨全国第六届管子学术研讨会交流论文集[C];2011年
2 臧高峰;任保平;朱子凝;;近代以来中国小农经济的制度变迁与分析[A];第十一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汇编(上)[C];2011年
3 韩金花;王宗殿;王蕴蕴;沈斌;;华佗诊断学术思想研究[A];全国第十二次中医诊断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丁媛;张如青;汤晓龙;;论出土简帛文献中的病因思想[A];中国庆阳2011岐黄文化暨中华中医药学会医史文献分会学术会论文集[C];2011年
5 龚武;;管子形势道哲学的阅读及其诉说——管子哲学研究相关性问题探讨[A];管子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安徽省管子研究会第四届管子学术研讨会交流论文集[C];2009年
6 张维坤;;“讽诵”在我国古代长期广泛流行的原因考察[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4)——中国学科教学与课程教材史研究[C];2009年
7 陶世龙;李鄂荣;;地质思想在古代中国之萌芽[A];地质学史论丛(4)[C];2002年
8 姚阿玲;;现实与非现实——中日男同性恋作品的比较[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9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9 徐卫民;;汉长安城植被研究[A];中国古都研究(第二十三辑)——南越国遗迹与广州历史文化名城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古都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10 赵晓明;;我国反假货币法律的考察与探究[A];湖北钱币专刊(总第8期)[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凯波;屈骚评论与汉代文学思想[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孙永娟;毛诗郑笺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邢培顺;曹植文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刘宝春;南朝东海徐氏家族文化与文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5 周燕来;南宋两淮地区军事防御体系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6 尉博博;春秋大都耦国政治现象剖析[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7 李鸿雁;唐前叙事诗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8 王小燕;魏晋隐士美学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9 尹佳涛;历史与现实之间的政治思考[D];南开大学;2010年
10 张欣;先秦饮食审美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古家臻;赵嘏科举诗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王平;方干及其诗歌论稿[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王英娜;《淮南子》“道”论及其文艺观[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刘晓娜;《史记》与齐鲁文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5 王淑文;《尚书》德治思想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6 张靖;西汉昭宣时期乐府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7 岳亚莉;豫北地区战国墓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8 陈超;秦汉黄河中下游地区作物病虫灾害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9 雷晓伟;汉代“物勒工名”制度的考古学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10 杨晓静;两京地区新莽墓葬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保国;;教化的政治与政治的教化——传统中原政治文化传播模式探析[J];学术论坛;2008年01期
2 张士尊;;南北隔绝的天堑 文化传播的走廊——关于渤海海峡历史作用的思考[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3 陈朝云;;先秦中原文化传播态势及动因探究[J];江海学刊;2009年03期
4 陈朝云;;先秦中原文化传播模式探究[J];求是学刊;2009年05期
5 任旭彬;论“夷夏之辨”的二重性——中国传统文化的生态分析[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6 韦浩明;;“潇贺古道”与唐朝以前岭南文化的变迁——潇贺古道系列研究之四[J];广西梧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4期
7 邹春生;;从文化传播学的视野看客家文化特质的形成[J];江西社会科学;2006年11期
8 刘富华;;唐代周边国家和地区的“遣唐生”与唐文化的传播[J];史学集刊;2011年02期
9 李志坚;;王潮、王审知兄弟治闽与中原文化的南传[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10 李宏;文化传播与汉代画像石刻[J];寻根;1995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睿;;文化传播与Internet[A];全国中外近现代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2 刘晓萍;;试论编辑与文化传播的影响和互动[A];编辑文化论:中国编辑学会第十四届年会优秀文集[C];2009年
3 倪建平;;国家形象塑造和中国对非洲政策:和谐文化传播的视角[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世界经济·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学科卷)[C];2007年
4 邵文光;;电视媒体在中国国际文化传播中的挑战(发言提纲)[A];北京论坛(2006)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对人类文明方式的思考:“全球传播、媒介与创意产业-对后工业文明的思考”新闻传播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下)[C];2006年
5 侯晓敏;;从文化传播角度浅谈中国国家旅游形象[A];江苏省旅游学会首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6 罗选民;;文化传播与翻译研究[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八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7 梁西;梁秉泉;;浅谈龙里羊场民族间的文化传播[A];布依学研究(之七)——贵州省布依学会第三届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七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1年
8 程斌;崔国文;聂锐新;;体育文化传播与提升国家软实力[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二)[C];2007年
9 肖庆;王利丽;;网络空间中的电影文化传播[A];中国与世界影视文化多样性的现实与前景——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第十一届年会暨第4届中国影视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6年
10 高淑霞;;出版经济学刍议[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科技工作者的历史责任——中国科协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苏建军;中原文化:匆忙走在申遗路上[N];中国妇女报;2004年
2 本报评论员;魅力安阳 精彩纷呈[N];安阳日报;2007年
3 王全书;解读中原文化 创新发展思路[N];河南日报;2007年
4 刘平邋张浩;中原文化天津行活动将启动[N];天津日报;2007年
5 记者 熊飞;精心打造视觉盛宴 充分展示河南良好形象[N];河南日报;2008年
6 记者 陈茁;中原文化艺术学院在郑州新区奠基[N];河南日报;2010年
7 胜栋;从诸葛亮躬耕地看中原文化的品牌价值[N];经济视点报;2011年
8 本版编辑邋河南日报报业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社长 朱夏炎 河南出版集团管委会主任 邓本章 河南省文化厅厅长 郭俊民 深圳报业集团副总编辑 张家勇;弘扬中原文化 促进中原崛起[N];河南日报;2007年
9 孔玉芳;清点丰厚家底 推动“两大跨越”[N];河南日报;2007年
10 本报记者 刘洋;中原文化有广阔市场[N];河南日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海飞;文化传播与人口较少民族文化变迁[D];兰州大学;2008年
2 方敏;文化传播视野下的图形用户界面设计研究[D];苏州大学;2009年
3 杨永军;先秦文化传播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4 岳志强;“文化传播”理论视角中的传教士与美国华人社会(1848-1900)[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5 张邦卫;媒介诗学导论[D];浙江大学;2005年
6 张谷;道家思想对日本近世文化的影响[D];武汉大学;2006年
7 郭淑敏;展示与销售[D];中央美术学院;2009年
8 张萍;高罗佩及其《狄公案》的文化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7年
9 郑东军;中原文化与河南地域建筑研究[D];天津大学;2008年
10 刘昆笛;胡安国《春秋》学思想研究[D];苏州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古鹏;转型时期文化传播中电视媒体的发展趋势[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2 李加凤;从文化传播角度分析语言领域的帝国主义[D];黑龙江大学;2002年
3 刘霞;文化传播视野中的鲁迅编辑出版思想与实践[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4 朱思鸣;TVB电视剧在内地的文化传播现象研究[D];西北大学;2009年
5 陈红玉;角色扮演类网络游戏对传统文化的传播功能研究[D];重庆大学;2009年
6 肖洪兵;文化负载词及其异化翻译研究[D];重庆大学;2007年
7 刘浩;论中国第五代导演电影中的文化追求与文化传播[D];吉林大学;2009年
8 杨姗姗;翻译中的阐释学对中华文化传播的影响[D];天津理工大学;2008年
9 王璨;论归化翻译策略不可或缺的作用[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10 杨国强;典籍翻译与文化传播[D];天津理工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23100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ongguolishiwenhua/22310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