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中国历史论文 >

“民变”话语考论

发布时间:2018-10-15 15:03

[Abstract]:......
【作者单位】
【分类号】:K20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杜涛;清末十年民变研究述评[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7期

2 马自毅;前所未有的民变高峰——辛亥前十年民变状况分析[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白燕;从“洋教习”到“外国专家”——北京大学聘请外籍教师百年回顾[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5期

2 肖宗志;政府行为与废科举后举贡生员的出路问题[J];北方论丛;2005年02期

3 邱国盛;从戊戌维新看近代北京、上海的城市互动[J];北京社会科学;2003年04期

4 李超;中国近代司法审判权的构建途径:权力重构与制度移植[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5 张雪峰;试论晚清新式教科书的出版及其影响[J];图书与情报;2005年02期

6 张新光;;20世纪中国乡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回顾与思考[J];长江论坛;2006年05期

7 杨丹伟;近代中国法权交涉的历史考察[J];东方论坛;1999年04期

8 何邦武;中国古代的讼师及其与当事人的关系初论[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9 邹振环;《大英国志》与晚清国人对英国历史的认识[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10 袁曙宏,董文媛;孙中山、华盛顿宪政实践过程和结果之比较[J];法学;2004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张锐智;;试论黄遵宪《日本国志》对中国近代刑法改革的影响[A];繁荣·和谐·振兴——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首届学术年会获奖成果文集[C];2007年

2 郑大华;;论嘉道经世思潮对晚清社会转型的影响[A];传统思想的近代转换[C];2007年

3 李细珠;;倭仁与道咸同时期的理学[A];思想家与近代中国思想——第一届中国近代思想史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4 高瑞泉;;近代价值观变革与晚清知识分子[A];思想家与近代中国思想——第一届中国近代思想史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5 臧运祜;;近代中日关系与中国民族主义——以六个关键年度为视点的考察[A];中国近代史上的民族主义——第二届中国近代思想史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6 李兆祥;;晚清以总理衙门为主轴的外交体制形态研究[A];“近代中国、东亚与世界”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7 任天豪;;清季使臣群体的变迁及其历史意义[A];“近代中国、东亚与世界”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蔡建;大韩帝国与中国的外交关系1897—1910[D];复旦大学;2004年

2 王奎军;历史、文学文本、文学价值——以赛金花题材文学作品为个案[D];暨南大学;2001年

3 严翅君;伟大的失败的英雄——张謇与南通区域早期现代化[D];苏州大学;2001年

4 丁晓原;文化生态演化与百年中国报告文学流变[D];苏州大学;2001年

5 屈永华;国民意识的觉醒与传统法律的近代化[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6 赵明;近代中国的自然权利观[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7 隽鸿飞;发展:人之生存方式的变迁[D];黑龙江大学;2002年

8 金桥;萧友梅与中国近代音乐教育[D];上海音乐学院;2003年

9 郭长江;中国近现代科学教育变革的文化反思[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10 杨国明;晚清小说与近代商业社会[D];上海师范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国瑞;驻美公使崔国因的世界认识、国防及外交思想(1889~1893)[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2 刘德霞;清末新政工商改革述论[D];山东师范大学;2000年

3 王士义;留美幼童与留日学生归国就业比较研究——以长江三角洲为中心[D];苏州大学;2001年

4 胡长青;论辛亥革命前后的程德全[D];扬州大学;2001年

5 彭江;中国高等教育近代化历程中的科学与人文之争[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6 邓绍根;《万国公报》传播近代科技文化之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1年

7 王欣瑞;基督教与近代陕西社会[D];西北大学;2001年

8 刘岐梅;晚清改良思想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1年

9 赵晓东;传统与现代的碰撞[D];西北大学;2000年

10 郑国艺;斋教与古田教案之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2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章征科;辛亥革命时期乡村民变的特点及成因探析[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2 马自毅;新旧杂糅的清末民变[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3 周积明,谢丹;晚清新政时期的反地方自治风潮[J];河北学刊;2002年04期

4 桑兵;论清末城镇社会结构的变化与商民罢市[J];近代史研究;1990年05期

5 杨鹏程湘潭师范学院历史系;长沙抢米风潮中的官、绅、民[J];近代史研究;2002年03期

6 秦宝琦;天地会档案史料概述[J];历史档案;1981年01期

7 秦宝琦;从档案史料看天地会的起源[J];历史档案;1982年02期

8 刘平;民间文化、江湖义气与会党的关系[J];清史研究;2002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韩f;南北朝隋唐士族向城市的迁徙与社会变迁[J];历史研究;2003年04期

2 ;新识[J];时代教育(先锋国家历史);2010年02期

3 ;网言网语[J];文史参考;2011年05期

4 党明德;;造反环境转换为执政环境后的“农民战争”问题研究之我见[J];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本文编号:227292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ongguolishiwenhua/227292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5f4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