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本纪作为《史记》核心体例的意义
[Abstract]:Historical Records is one of the founding works of Chinese historical books. The so-called "Ji" of the chronological body refers to this period. There are 12 chapters of the book, centered on the emperors of history, from the Yellow Emperor to the Emperor Wu of the Han Dynasty, and describes him in turn.
【作者单位】: 河南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
【分类号】:K204.2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光全;司马迁、班固“实录”精神异趣探源[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2 庄华峰,王建明;安徽古代沿江圩田开发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3 汪高鑫;;论汉代公羊学的大一统思想[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4 庄华峰;北朝时代鲜卑妇女的精神风貌[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5 王兵,张征;试论庄子学派与宋玉的亲缘关系[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6 郑学益;思想制胜的新世纪营销[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7 张碧波;箕子论——兼论中国古代第一代文化人诸问题[J];北方论丛;2004年01期
8 李洲良;阐释的权利:《公》、《z@》释例举隅——春秋笔法与今文经学(上)[J];北方论丛;2005年03期
9 冷卫国;东晋赋学批评的分期及时代特征[J];北方论丛;2005年05期
10 晁瑞;;介词“向”对“问”的替换——兼谈方言介词“问”的历史演变[J];北方论丛;2005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郑滋斌;;《诗经·郑风》两篇《叔于田》诗的再读[A];第七届《诗经》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二)[C];2006年
2 刘毓庆;郭万金;;汉代天道圣统思潮下的《诗》学定位[A];第七届《诗经》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二)[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韩星;先秦儒法源流述论[D];西北大学;2001年
2 姜晓敏;略论西汉对犯罪的预防与惩治[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3 傅绍良;唐代谏官与文学[D];陕西师范大学;2002年
4 岳龙;现代性境域中的传统[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5 黄黎星;《易》学与中国传统文艺观[D];福建师范大学;2003年
6 高一农;汉赋专题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3年
7 林琳;《黄帝内经》与《淮南子》比较研究[D];辽宁中医学院;2003年
8 程勇;汉代经学视野中的儒家文论叙述[D];复旦大学;2003年
9 陈徽;性与天道——戴东原哲学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10 姚兴富;耶儒对话与融合[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秀玉;儒道人性论与治国理论的关系[D];西北大学;2001年
2 杜志国;《焦氏易林》研究[D];四川大学;2002年
3 许雄波;越名教而任自然[D];中共中央党校;2003年
4 岳宗伟;先秦儒家家庭观探索[D];郑州大学;2003年
5 刘衔华;心理异常的词汇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6 杨燕;论中国古典园林的美学风格[D];四川师范大学;2003年
7 杨怀源;《段注》“废、行字”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3年
8 叶仁雄;孔子中和之美的时空阐释[D];湘潭大学;2003年
9 袁野;唐代的自然灾害[D];首都师范大学;2004年
10 王铁峰;秦国富强及东并六国之地理环境条件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秉光;;史记中四位让人敬佩的另类母亲[J];旅游时代;2011年05期
2 薛业忠;;我国古代各朝名称有来历[J];青苹果;2005年11期
3 王新;;中国古代文书避讳制度研究[J];云南档案;2011年05期
4 孙亭玉;;一个错了千年的解释——论“前四史”中“同产”[J];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5 赵贞;;汉唐天文志书中的“白衣会”小考[J];中国典籍与文化;2011年03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赵生群;王永吉;;清代以来《史记》校勘研究综述[A];司马迁与《史记》学术研讨会会议手册[C];2007年
2 张昌文;;《史记·夏本纪》汉中探微[A];司马迁与《史记》学术研讨会会议手册[C];2007年
3 赵生群;;《史记》三家注称引《左传》《国语》考校[A];《春秋》三传与经学文化[C];2009年
4 房锐;;《史记》未为文翁立传原因试探[A];司马迁与《史记》学术研讨会会议手册[C];2007年
5 吕培成;;从《春秋》大义到《史记》之立意提要[A];司马迁与《史记》学术研讨会会议手册[C];2007年
6 ;史记 卷二十九——河渠书[A];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水文泥沙专业委员会第四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3年
7 梁中效;;汉中在西汉历史上的地位——立足于《史记》的考察[A];司马迁与《史记》学术研讨会会议手册[C];2007年
8 王燕飞;;浅议新旧谱牒学的价值观[A];新世纪的图书馆与信息服务——浙江省图书馆学会第九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9 陈文豪;;《史记·大宛列传》与《出关志》及相关问题蠡测——读《史记·大宛列传》札记[A];司马迁与《史记》学术研讨会会议手册[C];2007年
10 刘韶军;;《史记·天官书》的天人观与历史观[A];司马迁与《史记》学术研讨会会议手册[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淮阴师范学院 范新阳;楚汉人物学术讨论会召开[N];光明日报;2008年
2 李丹;史家绝唱的两千年魅力[N];珠海特区报;2008年
3 《东北之窗》杂志社 余音;《史记》,,在存史之中注入文趣[N];社会科学报;2007年
4 左丽慧;了解黄帝文化读《史记》[N];郑州日报;2007年
5 李英锐;如何引领青少年走近司马迁[N];中国图书商报;2008年
6 彩霞;司马迁·史记·太史祠[N];中国档案报;2004年
7 李零;两次大一统(一)[N];东方早报;2010年
8 张忠炜;“诏狱”与古代皇权[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7年
9 周桂钿;《史记》中的独尊儒术[N];光明日报;2007年
10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 罗琨;“用枭镜以祠黄帝”的可信性考察[N];陕西日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郑立跃;中国古代政治盟约从盟主体制下到帝国体制下的变迁[D];北京师范大学;2008年
2 周晶晶;《世本》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3 周录祥;凌稚隆《史记评林》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清华;《史记》中的神话和神异性记述研究[D];暨南大学;2006年
2 袁理;司马迁著述《史记》的实地考察及其与人类学田野调查的关联[D];赣南师范学院;2009年
3 张自然;《史记志疑》研究[D];河南大学;2003年
4 丁晓珉;《史记·楚世家》新证[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5 邓晓艳;《史记》、《汉书》校读札记[D];陕西师范大学;2006年
6 王珂;论《史记》的文献学价值[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7 朱喜凤;《史记》中的天命因果叙述模式[D];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
8 李蓉;论美国的《史记》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9 虞宙;光辉的另一面[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10 崔芸;《史记》“三家注”研究[D];暨南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227550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ongguolishiwenhua/22755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