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中国历史论文 >

实录修撰与少数民族政权的汉化

发布时间:2018-10-17 12:19
【摘要】:实录是汉族王朝为其帝王专修的史学体裁。少数民族政权修撰帝王实录,既是其部落民主制瓦解和帝王专制制度建立的象征,也是其汉化的重要标志之一。少数民族政权在实录修撰过程中,基本上仿照汉族王朝实录修撰的观念、制度、体式和体例,但也因自身传统的影响而给其实录修撰打上了特殊的印记。
[Abstract]:Shi Lu is the historical genre of the Han dynasty for its monarch. It is not only the symbol of the collapse of tribal democracy and the establishment of imperial autocracy, but also one of the important symbols of its Sinicization. In the process of the practice writing, the minority regime basically imitated the concept, system, style and style of the Han dynasty, but it also put a special stamp on it because of the influence of its own tradition.
【作者单位】: 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暨历史学院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中国实录体史学研究”(03BZS001)
【分类号】:K207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文澍;蒲松龄远祖蒲鲁浑与蒲居仁小考[J];蒲松龄研究;2004年03期

2 张金铣,赵建玲;唐末清口之战及其历史地位[J];安徽大学学报;2000年01期

3 赵华富;元代契尾翻印件的发现[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5期

4 张金铣;赵翼论新、旧《五代史》的文献价值与史学价值[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2期

5 郭琳;五代十国的流民问题[J];安徽大学学报;2005年05期

6 张金铣;;元两都之战及其社会影响[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5期

7 段伟;;救灾方式对中国古代司法制度的影响——因灾录囚及其对司法制度的破坏[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8 盛险峰;;论五代中央职官的“失职”与“君主专制”[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9 陈瑞;;元代安徽地区的书院[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10 王新;;追忆性:牌坊建筑现象的文化指向[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吴海涛;;元明之际淮北地区的社会变迁[A];第二届淮河文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2 刘浦江;;正统论下的五代史观[A];北京论坛(2005)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全球化视野中亚洲的机遇与发展:“历史变化:实际的、被表现的和想象的”历史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上)[C];2005年

3 辛德勇;;论所谓明铜活字印书于史初无征验——附论明代的金属活字印本[A];北京论坛(2008)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文明的普遍价值和发展趋向:“传统与现代的国家建构与政治文化”历史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下)[C];2008年

4 焦宝;;论安史之乱和黄巢起义对词乐传播的影响[A];2010年词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5 王建军;;教育与政治:元朝国子监创办之争[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6 赵晓明;;我国反假货币法律的考察与探究[A];湖北钱币专刊(总第8期)[C];2009年

7 侯爱梅;;《失林婚书案文卷》初探[A];西夏学(第六辑)——首届西夏学国际论坛专号(下)[C];2010年

8 李灿;侯浩然;;西夏遗僧一行慧觉生平、著述新探[A];西夏学(第六辑)——首届西夏学国际论坛专号(下)[C];2010年

9 张雨;;天圣《狱官令》宋46条形成试析:兼论唐开元《狱官令》两条唐令的复原研究[A];社会·经济·观念史视野中的古代中国 国际青年学术会议暨第二届清华青年史学论坛 论文集上[C];2010年

10 汤洪;;《离骚》“悬圃”新释[A];中国楚辞学(第十一辑)——第十二届中国屈原学会年会暨楚辞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郭俊叶;敦煌莫高窟第454窟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2 周燕来;南宋两淮地区军事防御体系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3 宫海峰;元代制度中的若干蒙古文化因素考察[D];南京大学;2010年

4 邹春生;王化和儒化:9-18世纪赣闽粤边区的社会变迁和客家族群文化的形成[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5 黄黎星;《易》学与中国传统文艺观[D];福建师范大学;2003年

6 王志明;雍正朝官僚人事探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7 彭陟焱;乾隆朝大小金川之役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4年

8 王瑞平;明清时期云南的人口迁移与儒学在云南的传播[D];中央民族大学;2004年

9 鲍明;满族文化模式[D];中央民族大学;2004年

10 李兵;书院与科举关系研究[D];厦门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卢莹;清代东北地区物产变迁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王欣;《契丹国志》史源疏证举例[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3 朱逢春;行政价值观与行政发展的关系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4 宋肖娜;《汉语大词典》瑕疵补正[D];湘潭大学;2010年

5 李成学;吕夷简评传[D];湘潭大学;2010年

6 张冬冬;崔府君故事流变论考[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7 许作海;魏焕《皇明九边考》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8 吕宗敏;何秋涛《朔方备乘》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9 余德芹;元明时期法医学文献整理研究[D];贵阳中医学院;2010年

10 张爽;满族萨满教衰落的原因探析[D];新疆师范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唐明燕;;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J];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2 史金波;试论中国历史上的民族政策[J];思想战线;1991年04期

3 韩雪松;;试论北魏与后燕的关系[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11期

4 陈克进;;我国古代民族关系史研究的新进展[J];历史教学;1982年06期

5 方晓;近年来和亲研究概述[J];甘肃社会科学;1987年01期

6 文韬;;关于古代民族关系史研究中的两个问题——兼与崔明德同志商榷[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7年03期

7 钟优民;;枯木期填海,青山望断河——论庾信作品和人格[J];文学评论;1988年01期

8 王树连;;中华版图聚合与民族相互融合[J];中国测绘;2006年03期

9 刘国石;;北朝时期少数民族贵族的汉文化修养[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10 朱敏;试述苻坚治秦的思想及政策[J];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9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薛瑞泽;;中国古代北方少数民族政权都城的几个问题[A];中国古都研究(第十八辑上册)——中国古都学会2001年年会暨赤峰辽王朝故都历史文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2 焦从贤;许作民;;邺城规制及其在都城建造史上的地位[A];中国古都研究(第十一辑)——中国古都学会第十一届年会论文集[C];1993年

3 许成;汪一鸣;;论西夏京畿的皇家寺院[A];中国古都研究(第五、六合辑)——中国古都学会第五、六届年会论文集[C];1987年

4 白翠琴;;应加强民族观的研究[A];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第三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2年

5 杨琮;;闽越国社会经济的再探讨[A];闽越文化研究——闽越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6 刘盛;;雨花阁与桑耶寺比较研究[A];中国紫禁城学会论文集(第二辑)[C];1997年

7 林善珂;;“南海国”都城在武平的初步考察及其意义[A];客家文化研究(上)[C];2004年

8 杨圣敏;;历史上民族关系中的几个问题[A];当代中国民族宗教问题研究(第5集)[C];2009年

9 张展;张岩;;论北京从军事重镇上升为全国首都的背景——兼述北京建都的条件[A];中国古都研究(第十九辑)——中国古都学会2002年年会暨长江上游城市文明起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10 孙顺霖;陈协t9;;“选用招降,以汉攻汉”是清政权建立的重要策略——论范文程在清王朝建立中的贡献[A];中国历史文献研究会第26届年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白翠琴;怎样看待历史上的少数民族政权[N];中国民族报;2002年

2 张桥贵;道教加深了历史上少数民族政权对汉文化的认同[N];中国民族报;2002年

3 武汉大学历史系 谢贵安;实录体史学研究向广、深发展[N];社会科学报;2009年

4 齐黎明;和亲:不仅仅是避战 更有利于发展[N];中国民族报;2009年

5 肖良宪 本报记者 刘莹;波澜壮阔的历程 翻天覆地的巨变[N];贵州日报;2009年

6 王冉;秦昭王灭义渠与秦统一的关系[N];中国民族报;2010年

7 本报记者 马俊 于瑶;西夏瓷器走出“深闺”示众人[N];经济参考报;2009年

8 袁栗;大红灯笼高高挂[N];中国商报;2004年

9 侯德仁 苏州大学社会学院;“帝王绍运图”碑的史学价值[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10 本报特派记者 周长风 宋燕军;探嘎仙古洞 寻鲜卑遗风[N];齐齐哈尔日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肖光伟;《玉海》所引隋唐五代文献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2 郑炜;北宋民族关系思想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3 于爱华;南宋地缘政治关系研究[D];云南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圆圆;《玉海》实录问题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2 赵宏荣;北朝公主研究[D];兰州大学;2012年

3 肖全良;信息控制与边疆安全[D];西北师范大学;2011年

4 朱爱华;《晋书·载记》初探[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5 李爱琴;汉(前赵)、后赵、前秦立国短促的原因[D];山西大学;2004年

6 唐犀;元代丁忧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1年

7 代荣;《清穆宗毅皇帝实录》福建史料及其价值[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8 李娜;西夏妇女社会地位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1年

9 郭翠丽;文献的瑰宝 史料的渊薮[D];安徽大学;2005年

10 曾利君;“新笔记小说”论[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本文编号:227663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ongguolishiwenhua/227663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5dd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