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续修四库全书提要》的史学价值
[Abstract]:Although it is the product of a special historical period, it is a huge project, which is not easy to this day. It is the crystallization of the first large-scale collation of ancient books in the modern history of our country. To a certain extent, it has cleared up the cultural heritage of our country since the "Siku Guanshu General item", and the historical value should not be ignored.
【作者单位】: 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
【分类号】:K20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邹振环;;中国图书分类法的沿革与知识结构的变化[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7年03期
2 郭永芳;;《续修四库提要》纂修考略——《续修四库提要》专题研究之一[J];图书情报工作;1982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史日丽;陈晨;;近代翻译活动的时代特征[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S2期
2 袁曦临;;中国传统知识系统的转型与文献分类法的演化[J];图书情报工作;2010年10期
3 熊静;;伦明与《续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J];山东图书馆学刊;2013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袁曦临;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分类体系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赵晨;《四库全书总目》地理类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3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晓华;;论《四库全书总目》补撰书目的史学价值[J];史学理论研究;2010年01期
2 王智勇;《四库全书总目》史部著录史籍不足之原因[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年01期
3 刘贵华;论《四库全书总目》中的词学思想[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4 李见勇;;论四库馆臣的《庄》学观[J];时代文学(上);2010年04期
5 李见勇;;论四库馆臣的《老》学观[J];前沿;2011年08期
6 杨有山;试论《四库全书总目》的文学批评观念鍌[J];江汉论坛;2003年04期
7 刘飞;;试论《四库全书总目》对明诗的批评与朱彝尊诗学的关系[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5期
8 刘静;由《汉书·艺文志》《隋书·经籍志》《四库全书总目》看目录学流变[J];聊城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4期
9 吕双伟;;论《四库全书总目》的骈文批评观[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9年02期
10 李小燕;;《四库全书总目》元人别集提要与元代诗文批评[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秦仲和;;萨都剌和他的词[A];三晋文化研究论丛(第一辑)[C];1994年
2 李华瑞;;四库馆臣对王安石及其变法的评议[A];宋史研究论文集第十辑——中国宋史研究会第十届年会及唐末五代宋初西北史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3 李铁生;;浅谈代价币[A];钱币文论特辑(第三辑)[C];2006年
4 向燕南;;王世贞的史学批评及其理论贡献[A];史学批评与史学文化研究[C];2009年
5 王嘉川;;胡应麟论魏晋南朝史学——明代的魏晋南北朝史研究之一[A];“江淮地域与六朝历史”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6 方彦寿;;朱熹在武夷山著述考[A];朱熹与武夷山学术研讨会专辑论文集[C];2004年
7 夏南强;;我国古代类书寻源[A];中国辞书论集1999[C];1999年
8 牛力达;;简论朱熹对易学发展的贡献[A];朱熹与闽学渊源——“延平四贤”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8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侯德仁 苏州大学社会学院;“帝王绍运图”碑的史学价值[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2 晓海;从书札中阅读历史[N];光明日报;2009年
3 丁海燕;宋人笔记的史学价值[N];光明日报;2003年
4 段滋明;一部被世人淡忘了的晋商辉煌史[N];山西日报;2006年
5 张锦鹏 罗炳良;唐宋经济史著作的勃兴及其史学价值[N];光明日报;2006年
6 陈其泰;《公羊传》和《谷梁传》的史学价值[N];光明日报;2001年
7 殷美生 记者 巢宏伟;湖口柘塘书屋深具文保价值[N];九江日报;2007年
8 谢迪南;陶菊隐:迟到的史学地位[N];中国图书商报;2006年
9 记者 张碧涌;《青史青山》在两岸同时出版[N];光明日报;2006年
10 黄爱平;《四库全书》的编纂与中国传统文化[N];光明日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景新强;《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宋代杂史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
2 张居三;《国语》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3 柳燕;《四库全书总目》集部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4 季臻;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诗化批评[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5 娜日苏;莫日根葛根《金念珠》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6 夏南强;类书通论——论类书的性质起源发展演变和影响[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若夏;清人笔记史学价值研究[D];延安大学;2012年
2 王东阳;河南音乐文物及其史学价值[D];河南大学;2004年
3 徐大军;《四库全书总目》集部存目提要辨证[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4 张琳栋;特纳“边疆学说”探析[D];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
5 杨巧娣;郑晓与《今言》[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0年
6 郑娟娟;晚明游记的史料价值[D];浙江大学;2007年
7 王平;叶向高之《四夷考》及其史学价值[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9年
8 郭合芹;《四库全书总目》史部研究[D];兰州大学;2006年
9 魏元栋;沂蒙抗日根据地文化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10 曹文婷;温睿临与《南疆逸史》[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27665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ongguolishiwenhua/22766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