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中国历史论文 >

中国古代“夷夏一体”观与政策安排

发布时间:2019-01-06 09:56
【摘要】:“是夏一体”是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下为一家”的指导下来构筑“夷夏”关系和秩序,代表了民族融合的观念,是中国古代处理民族问题的基本框架,是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民族政策的指导思想。中国古代民族政治制度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夷夏一体”观的制度外化与政策安排互动的结果。
[Abstract]:Under the guidance of "the world is one" in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is the body of Xia", it constructs the relationship and order of "Yi Xia", represents the concept of national integration, and is the basic framework for handling ethnic problems in ancient China. It is the guiding ideology of the national policy of Chinese feudal society for more than two thousand years. In a sense, the ancient Chinese national political system is the result of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institutional externalization and policy arrangement.
【作者单位】: 云南大学
【分类号】:K20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杜志华;价值──制度互动:中国现代化进程分析的新视角[J];新视野;1997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牛姗姗;;唐前期兵制情况对维护边疆稳定的作用[J];法制与经济(中旬刊);2009年10期

2 周启朋;;人文精神与中国和平外交取向[J];国际论坛;2006年04期

3 周忠华;;文化差异化:民族关系调适的新方式与新理念[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1期

4 王益民;;边境地区民族、宗教群体性事件问题研究[J];湖北警官学院学报;2012年04期

5 刘建军;;服务型政府建构中的制度均衡[J];湖南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6 刘祖云;“服务型政府”价值实现的制度安排[J];江海学刊;2004年03期

7 薛兴国;;略论中国古代治国方略[J];军事历史研究;2009年02期

8 辛昊;;明朝治边政策研究[J];科技信息;2012年14期

9 高雁;;新公共管理视角下政府职能转变的伦理取向[J];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10 马亚楠;;浅析中国古代因俗而治的边疆治理政策[J];鸡西大学学报;2012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陈应成;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边疆治理理论与实践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2 王青;中国传统对外关系的两种模式[D];清华大学;2007年

3 王克平;朝鲜与明外交关系研究[D];延边大学;2009年

4 宋敏;新公共行政学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5 赵宏林;晚清地方外交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6 于爱华;南宋地缘政治关系研究[D];云南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郭翠霞;唐代流人相关问题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2 王云云;西汉时期内蒙古地区的郡县设置和官吏选拔[D];内蒙古大学;2011年

3 罗莉;清末川边改土归流对西藏地方的影响[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4 杨艳喜;民国时期新疆乡约制度研究[D];新疆大学;2011年

5 谷训涛;论贡赐体系中的漠北回纥与唐朝关系(629-843)[D];云南民族大学;2011年

6 廖丽丽;转型期西部少数民族政治社会化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1年

7 余兆木;叙论两汉对匈奴政策的演变[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8 周海玲;历史与比较视野下的我国政府人力资源管理范式[D];南京农业大学;2006年

9 袁怡;秦皇汉武时期有关“新秦”与“新秦中”研究的几个问题[D];内蒙古大学;2007年

10 薛鹏娜;清代中叶新疆治理中的内地趋势[D];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彭建英;中国传统羁縻政策略论[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2 王佳宁;;文化转型映衬施政智慧[J];重庆社会科学;2011年10期

3 杜改俊;;论元初金莲川文人集团的文学创作[J];文学遗产;2008年04期

4 李成贵;1953~1978年:国家工业化与农业政策选择[J];教学与研究;1997年03期

5 王恩春;;清朝对新疆的治边方略述论[J];黑龙江民族丛刊;2009年01期

6 ;文化产业境遇与取向评估[J];重庆社会科学;2009年09期

7 胡智锋;李继东;;对影视文化创意产业若干问题的思考[J];东岳论丛;2010年01期

8 王俊拴;古代中国民族观与国家统一[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03期

9 ;学术传真[J];社会科学辑刊;2003年04期

10 李玉璧;我国知识产权战略的国际比较及政策建议[J];思想战线;2005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宇辉;;资源节约型城市交通建设及政策安排——以上海为例[A];中国地理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2 李成贵;;国家、利益集团与三农困境[A];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03年

3 赵汝周;;政府管理创新的路径选择[A];“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4 倪稼民;;制度安排公正与和谐社会[A];中国科学社会主义学会当代世界社会主义专业委员会年会暨“新世纪初的世界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学术研讨会文集[C];2006年

5 牛若峰;;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A];论城乡统筹发展与政策调整——城乡统筹发展与政策调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6 高国希;;共同富裕与经济公正——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人本向度[A];当代中国:发展·安全·价值——第二届(2004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学术年会文集 (中)[C];2004年

7 肖百冶;赵汝周;;政府如何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5年年会暨“政府行政能力建设与构建和谐社会”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8 张新江;;现行土地征收制度存在问题及土地征收中农民权益保障的探讨[A];2005年山东土地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9 徐慧;王冬梅;李金海;史常青;;巩固退耕还林成果面临的问题与建议[A];中国北方退耕还林工程建设管理与效益评价实践[C];2008年

10 赵海生;;我国发展阶段与职业病防治工作的地位及政策安排[A];中华预防医学会第十八次全国职业病学术交流大会论文汇编[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北京大学副校长 著名经济学家 刘伟 本报记者 熊建采访整理;防通胀要有长期的政策安排[N];人民日报;2010年

2 本报记者 傅苏颖;管理通胀预期:已有系统性政策安排[N];证券日报;2010年

3 李东方;要完善中国证券市场开放的立法与政策安排[N];金融时报;2002年

4 本报记者  莫菲;股改落后省份遭遇IPO红牌[N];21世纪经济报道;2006年

5 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常樵;重视民生 构建和谐[N];吉林日报;2007年

6 成露;“有钱优先”是对公序良俗的挑战[N];工人日报;2007年

7 记者 李侠;唐双宁:通过系统性政策安排解决结构问题[N];金融时报;2010年

8 舒圣祥;先有财产,然后才有财产性收入[N];广州日报;2007年

9 马昌博;十七大前各方探寻“中国式民主”[N];南方周末;2007年

10 王太;让亿万农民更有尊严地生活[N];农民日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王强;市场导向下的中国农业发展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2 孙晓玲;犹太利益集团与美国中东外交政策(1967-1984)[D];复旦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易飞燕;农村合作医疗的制度建设与政策安排[D];四川大学;2007年

2 陈岩;金融监管理论依据的反思及改进金融监管的政策安排[D];吉林大学;2004年

3 杨学辉;产业结构变动与国家制度安排[D];山西财经大学;2008年

4 刘茂源;我国农民工市民化的政策支持体系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5 王旭晖;中国的社会主义前景[D];外交学院;2009年

6 吴明星;中国富民思想理论与实践的发展[D];西南财经大学;2000年

7 李全生;新农村建设中的基层政府与乡村社会[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8 刘心红;国家调整农民工政策的社会影响评估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9 刘永胜;世界林木产品贸易政策趋向与我国对策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3年

10 谷任;对资本流动背景下人民币汇率制度安排的博弈分析[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240265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ongguolishiwenhua/240265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b3e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