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地中国:从“野蛮”到“文明”
[Abstract]:From the view of pluralistic structure, Border China is a historical and realistic issue worthy of attention.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division of "civilization" and "barbarism" in academic circles and the impetus to the process of national modernization on the basis of the research examples of border politics in the period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作者单位】: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分类号】:K207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翔里;;神秘的中国西羌丝绸之路[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2期
2 刘磊;《月明和尚度柳翠》源流考[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3年03期
3 刘小彪;全球化下伊斯兰文明与西方文明的冲突[J];阿拉伯世界;2002年02期
4 宋庚一;美国媒体对伊斯兰世界的形象建构——以《时代》周刊个案为例[J];阿拉伯世界;2004年02期
5 姜丽丽 ,周士新;浅析美国和伊斯兰世界的矛盾根源[J];阿拉伯世界;2004年06期
6 王勇辉;美国石油地缘战略与中东地区安全[J];阿拉伯世界;2005年06期
7 赵俊;;国际关系文化研究的回归[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8 汤一介;“文明的冲突”与“文明的共存”[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9 何芳川;;21世纪东亚文化建设与文化自觉[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10 李艺英;关于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思考[J];北方工业大学学报;1998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钟国发;;西方异域信息与昆仑山-西王母神话的流变[A];第二届传统中国研究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二)[C];2007年
2 李文;;东北亚经济合作中的区域意识问题[A];新形势下的对外经贸合作——新形势下中国与日韩经济技术合作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3 徐日辉;;古越鸟文化与农业经济初探[A];百越文化研究——中国百越民族史学会第十二次年会暨百越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4 黄兴涛;;“中华民族”观念萌生 与形成的历史考察——兼论辛亥革命与中华民族认同之关系[A];辛亥革命与20世纪的中国——纪念辛亥革命九十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中)[C];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明明;欧洲联盟的集体认同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2 张建新;霸权体系与经济增长[D];复旦大学;2004年
3 董海军;转轨与国家制度能力研究:一种博弈论的分析[D];复旦大学;2004年
4 马峰成;经济全球化与社会主义[D];中共中央党校;2000年
5 丛日云;基督教二元政治观与近代自由主义[D];天津师范大学;2001年
6 唐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民族矛盾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7 刘雪岚;超越文化[D];厦门大学;2000年
8 卢凌宇;论冷战后挑战主权的理论思潮[D];外交学院;2002年
9 陈志烨;一般社会中的劳动研究[D];西北大学;2002年
10 桂翔;文化交往规律论[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慧君;论“有事法制”及其在日本防卫体制中的地位和影响[D];吉林大学;2004年
2 游红武;后冷战时代国际冲突探源[D];暨南大学;2000年
3 段吉方;审美文化与中国当下影视艺术的文化指向[D];广西师范大学;2000年
4 兰喜阳;关于新世纪党代表人民根本利益的理论思考[D];中共中央党校;2001年
5 马宏伟;冷战后东亚安全形势和对我国安全的思考[D];中共中央党校;2001年
6 刘若钢;全球化趋势认识误区的理性思考[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7 曲圣琪;根植于传统文化沃土的精神家园——叶广芩小说创作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8 马俊平;吉尔平《国际关系的政治经济学》评析[D];解放军外国语学院;2001年
9 曹赛先;翻译对文化的迁移作用[D];湖南大学;2001年
10 黄筱瀛;双语教育态度与民族文化认同[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本文编号:240345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ongguolishiwenhua/24034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