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居民肉食结构的复原
[Abstract]:......
【作者单位】:
【分类号】:K207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袁朝富;林麝后肢骨骼解剖[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年03期
2 李明,王小明,盛和林,玉手英利,增田隆一,永田纯子,大泰司纪之;四种鹿属动物的线粒体DNA差异和系统进化关系研究[J];动物学报;1999年01期
3 滕丽微,刘振生,宋延龄,李善元,符明利;海南大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赤麂的食性[J];动物学报;2004年04期
4 孟秀祥;杨奇森;冯祚建;夏霖;冯金朝;周宜君;徐宏发;;兴隆山圈养马麝的行为多样性[J];动物学报;2006年06期
5 王小明,李明,唐绍祥,刘志霄,李元广,盛和林;贺兰山偶蹄类动物资源及保护现状研究[J];动物学杂志;1999年05期
6 孟秀祥,杨奇森,冯祚建,夏霖,蒋应文,王培民;圈养马麝发情交配后期的日活动格局[J];动物学杂志;2002年06期
7 黄有德,王培民,蒋应文,张尤嘉;马麝生理生化正常值的测定[J];动物学杂志;2003年02期
8 杨戎生,张林源,唐宝田,钟震宇;中国麋鹿种群现状调查[J];动物学杂志;2003年02期
9 路浩,蒋应文,黄有德;甘肃兴隆山马麝呼吸系统疾病流行病初步调查[J];动物学杂志;2004年06期
10 蒋应文;驯养马麝的繁殖与行为观察[J];动物学杂志;1998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振生;海南大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赤麂(Muntiacus muntjak)生态学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3年
2 刘学东;中国鹿类动物线粒体12S rRNA基因序列的比较分析及分子系统发育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3年
3 费荣梅;中国野生动物和自然保护区合理开发利用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3年
4 郭光普;西藏墨脱县野生动物和当地居民之间的关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5 杨道德;洞庭湖区麋鹿(Elaphurus davidianus)重引入的研究—历史、实践、可行性[D];东北林业大学;2004年
6 吴鹏举;西藏慈巴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主要偶蹄类动物现状、栖息地和保护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7 胡忠军;陕西凤县紫柏山自然保护区林麝种群恢复生态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8 高智晟;野生动物价值评估与定价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5年
9 杨宝田;东北区狍遗传多样性及性别基因鉴定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5年
10 王m,
本文编号:251593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ongguolishiwenhua/25159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