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中国历史论文 >

《法显传》不能作域外称中国人为“秦人”的例证——《辞海》“秦人”条纠错

发布时间:2019-07-26 20:17
【摘要】:有些学者认为,北方和西方的邻族和邻国称"中国人"为"秦人"的做法一直沿用到晋时。该观点以《辞海》为代表,它的例证是《法显传》。这个问题连研究《法显传》的章巽先生也没有细究。但是,仔细研读《法显传》后发现,法显在称中国(或中国的一部分,因为当时的中国存在多个政权)时,概念使用极其严谨:(1)称北部中国为"秦"(源于十六国的"前秦""后秦",而非"秦国""秦朝");(2)称南部中国为"晋"(源于"东晋");(3)泛称全中国则为"汉"(源于该时期以前的统一王朝),在个别情况下为"中国"。在第三种情况下并不使用"秦"的概念。由此可见,在汉语典籍中,当时并没有以"秦"来称"中国"的用法。《辞海》等的观点是没有仔细研读原著造成的。
[Abstract]:Some scholars believe that the northern and western neighbors and neighbors called the "Chinese" the "Qin people" until Jin Dynasty. This view is represented by "the sea of words", and its example is the spread of the law. This problem has not even been studied by Mr. Zhang Sun, who studies the biography of the Law. However, after a careful study of the Legend of Faxin, it is found that when it was called China (or part of China, because there were multiple regimes in China at that time), the concept was extremely rigorous: (1) Northern China was called "Qin" (from the "pre-Qin" and "post-Qin" from the 16 Kingdoms, not "Qin", "Qin"); (2 ") called the southern China" Jin "(from the" Eastern Jin "); (3) the whole China is generally called "Han" (originated from the unified dynasty before that period) and, in some cases, "China". In the third case, the concept of Qin is not used. Thus it can be seen that in Chinese classics, there was no use of "China" as "Qin" at that time. The viewpoint of "ci Hai" was caused by not studying the original book carefully.
【作者单位】: 浙江大学历史学系;
【基金】: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资助项目
【分类号】:K207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镇清;China和Cathay词源考证[J];福建外语;2000年03期

2 施安昌;北魏苟景墓志及纹饰考[J];故宫博物院院刊;1998年02期

3 王守春;历史时期塔里木河下游河道的一次大变迁[J];干旱区地理;1996年04期

4 阚耀平,杨兆萍;青河县三道海子石堆墓初探[J];干旱区地理;1998年02期

5 黄思骏;关于古代印度土地国有制问题[J];世界历史;1990年02期

6 张绪山;关于“公元100年罗马商团到达中国”问题的一点思考[J];世界历史;2004年02期

7 魏良_";亟待重视的学术名著翻译质量问题——例举汉译《历史研究(修订插图本)》[J];江海学刊;2002年03期

8 徐忆农;术语“目录”、“书目”的历史变革[J];津图学刊;2004年02期

9 王子今;;黄河流域的竹林分布与秦汉气候史的认识[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10 陆庆夫;唐宋间敦煌粟特人之汉化[J];历史研究;1996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芮傅明;;弥勒信仰与摩尼教关系考辨[A];传统中国研究集刊(第一辑)[C];2005年

2 万翔;;法显在犍陀罗所见寄多罗王朝事迹考[A];第二届传统中国研究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二)[C];2007年

3 张永太;侯幸峗;修彦凤;;小议中药炮制“q婪ā敝小皅馈钡恼范烈鬧A];中华中医药学会四大怀药与地道药材研究论坛暨中药炮制分会第二届第五次学术会与第三届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谢丽;绿洲农业开发与塔里木河流域生态环境的历史嬗变[D];南京农业大学;2001年

2 朴顺天;心神理论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2年

3 董海樱;西人汉语研究述论——16-19世纪初期[D];浙江大学;2005年

4 李晓丹;17-18世纪中西建筑文化交流[D];天津大学;2004年

5 黄文杏;疲劳相关术语的概念及沿革的文献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5年

6 邹燕凌;中国汉传佛教梵呗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7 张来仪;帕米尔宗教文化初探[D];暨南大学;2005年

8 曾文芳;先秦民族思想与民族政策[D];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

9 郭云艳;中国发现的拜占廷金币及其仿制品研究[D];南开大学;2006年

10 海滨;唐诗与西域文化[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秀荣;《说文解字》表情词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1年

2 田庆锋;钦察汗国与蒙古元朝时期之中西交通[D];西北师范大学;2003年

3 王宏谋;贵霜帝国及其与两汉的关系[D];西北师范大学;2004年

4 徐强;汉唐佛教戒律传译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5 赵W,

本文编号:251977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ongguolishiwenhua/251977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38f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