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好经学是搞好文献学的前提
发布时间:2020-01-24 16:00
【摘要】:谈中国文化,离不开经学。离开经学,也说不清楚中国文化。经学有过如日中天的尊荣,也有过被打入冷宫的寂寞。造成这种大起大落,自有其历史原因。毛泽东同志说过:“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江泽民同志为《中国思想家评传丛书》题词:“总结与继承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繁荣和发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本着这一精神,我们以“经学与文献学的关系”为题,邀请国内一些学者笔谈。我们希望笔谈能够引起人们对经学的关注,促进学术的全面繁荣。据悉,由北京大学学者主持的《中华儒藏》已于2004年4月启动,由清华大学和新加坡大学联合举办的首届中国经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将于本年11月在北京举行,种种迹象表明,正确评价经学,给经学以应有的地位的日子已经不远了。
本文编号:257272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毛远明;;碑刻文献研究的历程[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4条
1 朱亚非;清初山东士人的学风[N];光明日报;2003年
2 王克奇;汉代经学和齐鲁文化[N];光明日报;2003年
3 王中江;“六经”早成[N];光明日报;2010年
4 刘梦溪;学兼四部的国学大师[N];光明日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陈晓华;“四库总目学”史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2004年
2 许富宏;《鬼谷子》真伪及文学价值[D];西北师范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小芹;《汉书·艺文志》文献学价值研究[D];河北大学;2006年
2 王珂;论《史记》的文献学价值[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3 张保见;乐史的文献学贡献[D];四川大学;2003年
4 时娜;唐前谣谚史论[D];山东大学;2011年
5 陈飒飒;《左传杜解补正》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6 张龙秋;“六经皆史”说考论[D];北京语言文化大学;2003年
7 张影;《通典·礼典·吉礼》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8 邱世霞;中国古代海潮灾害的历史文献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9 支那;《敦煌遗书总目索引新编》录文考订[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10 陈瑞芳;从《焦氏笔乘》看焦z盐南卓季菅а芯縖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57272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ongguolishiwenhua/25727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