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中国历史论文 >

“庶人驾一”问题初探

发布时间:2020-01-26 01:39
【摘要】:因古《逸礼·王度记》有"庶人驾一"的记载,《尚书大传》说"庶人单马木车",考古发掘中也有个别一马配一车的现象,以致古今学者认定两周时期存在着庶人一马驾车的礼俗。其实,仔细考察文献记载和考古资料可知:首先从当时车子自身特点来看,一马不可能驾车;其次从社会历史的发展阶段看,不具备庶人驾车的条件。考古所见的庶人车马坑,年代皆在战国之后,并且都是双马驾车,故上村岭虢国墓地的一车配一马不属于正常现象。新疆和内蒙古岩画中也有一马配一车的画面,其突出的仍然是两轭,即二马驾车。古人认定的驾一之车——安车,是汉代的双辕马车。这些都说明两周时期不可能存在"庶人驾一"的驾马制度。
【图文】:

示意图,马鹿,北方岩画,马背


图3图4图5图1、2、3、4、5都是北部高原地区的车辆图案。图1畜力头上有角,应该不是马。北方岩画中有许多装饰成鹿的马,称为马鹿①,北方草原地区当时也确实存在着“马鹿”这种动物。若此,则不可以称为一马驾车的例子。图1、图2的系驾方式是一样的,都是将辕驾于马背,如此则不存在“偏而不调”的问题。图3、4、5都是示意图,弨旁是否为马

铭文,甲骨文,岩画,山林


但是有一点特别值得注意之处是,这几幅图中,尤其是图3、图4、图5,与商代青铜器《买车觚》铭文中的“车”字极为相似(见图6),都是两轮、单辕,突出两轭。那么,二者之间是否存在着一定的联系呢?盖山林也曾经注意到,“中国、中央亚和中亚等地车辆岩画的形象,与甲骨文中的‘车’字十分肖似”,但是,“车辆的发明究竟是由亚洲传入欧洲还是相反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彦辉;春秋行人辞令简论[J];北方论丛;2004年01期

2 麦秀好;沈法;;论中国古代车辆设计思想[J];包装工程;2006年03期

3 祁海文;徐^y:“美育”概念的最早提出者[J];长白学刊;2002年06期

4 杨华;论中国西南地区腰坑墓葬俗文化的起源与发展——兼论中国腰坑墓葬俗文化的起源[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5 李全祥,王铁莲;我国古代人事档案考[J];档案学通讯;1990年04期

6 覃兆刿;档案功能与诚信控制[J];档案学研究;2002年04期

7 丁海斌,洪曦;论《周礼》中记载的档案工作的制度[J];档案学研究;2005年05期

8 刘渊;试析明器产生的思想根源[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9 李华明;;中国岩画与世界遗产法律保护[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10 刘斌;浅议唐律中的刑事责任年龄[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马增强;《仪礼》思想研究[D];西北大学;2003年

2 周建忠;屈原考古新证[D];上海师范大学;2004年

3 刘雅杰;论先秦文学的水意象[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4 李桂生;先秦兵家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5 张言梦;汉至清代《考工记》研究和注释史述论稿[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6 程远;先秦战争观研究[D];西北大学;2005年

7 林中泽;晚明中西性伦理的相遇[D];中山大学;2001年

8 吕杰锋;设计文明的事理研究方法[D];清华大学;2005年

9 许健;汉代礼法结合综治模式的确立及其影响[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10 周粟;周代饮食文化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侯希文;《孝经》作者考[D];西北大学;2001年

2 冯直康;现代语文教育的评价指向[D];福建师范大学;2003年

3 宋仁桃;秦汉家庭关系研究[D];苏州大学;2003年

4 吴莉萍;中国古典园林的滥觞[D];天津大学;2003年

5 黄娟;意义之网[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6 李冬梅;秦汉简牍所见财产法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7 陈云;论楚文化在当代公共艺术创作中题材的拓展[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8 白春霞;战国秦汉时期龙蛇信仰的比较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5年

9 余静;江陵雨台山墓地分析[D];吉林大学;2005年

10 李会娥;先秦时期北方食品科技变迁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57316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ongguolishiwenhua/257316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54e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