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中国历史论文 >

清代广州府进士群体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10 22:32
【摘要】:进士是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最高层级的功名,在传统社会中有着非常之高的知名度和公信力。进士阶层不仅构成了国家官员队伍中的主体部分,是士大夫阶层中文化素养最高的群体,也是一个区域中难能可贵的高端人才,对地方社会的发展有重要的影响力。研究一个区域进士群体的具体概况和演变轨迹,不仅有助于理解王朝国家的政治局势变革与区域社会历史演变轨迹之间的关系,也有助于践行“文化强国”和“人才兴国”战略,为区域社会的人才培育和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提供一点历史启示。本文主要以清代广州府进士群体为研究对象,对其具体人数、名次与仕进情况,及其在时间和空间分布上的显著特征和原因,以及他们与地方社会互动中的主要贡献进行了比较系统的分析和研究。全文除摘要、绪论及结论之外共四章,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首先是对清代广州府进士群体的统计依据进行了界定,就所使用的研究成果和文献史料进行说明,按照一定的标准对清代广州府进士群体的科次情况和籍贯分布进行了统计,得出清代广州府共产生了进士579名;然后就各甲人数及整体名次作了归纳说明;最后则是对这一群体的仕进情况进行了考证和分析。第二章重点阐述了清代广州府进士群体在时间分布上所呈现出的显著特征及成因。总体上看,清代广州府进士无论是在平均各科数量上,还是在全国进士总数的比例中,都呈现出稳步上升趋势,但在不同阶段也有着不同的特征,主要可分为四个阶段:顺治、康熙两朝的低谷期,雍正、乾隆两朝的平稳上升期,嘉庆、道光和咸丰三朝的快速增长时期,同治和光绪两朝的鼎盛时期。这既与王朝国家的发展大背景息息相关,也与广州地方社会的发展状况紧密相连。第三章着重讨论了清代广州府进士群体在空间分布上所呈现出的显著差别及成因。相比其他县区,进士高度集中分布在处于第一等级的南海、顺德、番禺三个县,其总数几乎占据了广州府进士总数的三分之二;而第二等级的四个县占总数的四分之一,第三等级的七个县仅占总数的百分之六强,与第一等级之间差异十分悬殊。此外,第一等级内部也存在着一些明显特征,如顺德作为普通县区,进士数量比省城附郭番禺还多;番禺县二甲进士人数大大超过南海、顺德;一甲进士也多出现在南海、顺德、番禺三县等。究其成因,这既与各地地理位置的差异、交通状况的好坏、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官学等级和学额数量的不平等以及书院和社学教育的不均衡等基础性因素有密切关系,也是不同层级县区之间内部的重要因素影响所至。第四章主要从清代广州进士群体与地方社会的互动来着眼。清代广州进士群体作为地方绅士中的上层,在与地方的互动上是比较积极的,这主要体现在下列两个层面:一是在地方公共事务的管理上,诸如参与赌博的治理,规范社会风气;协助地方官治理社会,协调官民关系;致力于水利的修建,交通的完善等公益事业;地方秩序的维护,参与基层社会的治理等;二是对地方文教事业的发展做出了不少贡献,诸如参与贡院、学宫的建设,兴学重教、聚众讲学以及参与地方志的编纂、著书立说、创作诗文等。总之,清代广州的进士群体为清代广州社会的发展进步做出了不少历史贡献。
【学位授予单位】:广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K249;D691.3


本文编号:270694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ongguolishiwenhua/270694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c8f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