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中国历史论文 >

胡三

发布时间:2020-08-15 08:09
【摘要】:胡三省是宋元时期著名学者,《资治通鉴音注》是其代表作,更是该时期出类拔萃的注书。胡三省采用随文注释的方法,完成《资治通鉴音注》二百九十四卷的注解。目前为止,学界从训诂角度对该书进行的研究非常零散,系统研究则未见。本文从训诂角度对《资治通鉴音注》进行全面的研究,分析其训诂内容、训诂方法,进而总结、分析《资治通鉴音注》的训诂成就和不足。文章共分为五个部分。“引言”部分介绍胡三省的生平及《资治通鉴音注》的成书,简要介绍《资治通鉴音注》之前已有的对《资治通鉴》进行研究的注本。明确论文选题的意义,说明论文研究的必要性。其次,从不同角度综述了学界对《资治通鉴音注》的研究成果,并在此基础上加以分析,说明这些研究的贡献以及对笔者的启发。最后,简要阐述本论文使用的研究方法。第一章为《资治通鉴音注》训诂内容的研究。本文首先将《资治通鉴音注》的训诂内容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对语言类内容的注释;另一类是对知识性内容的说解。对语言类内容的注释主要从六个方面展开分析,分别是注明读音、辨析用字、考释词语、分析语法、说明修辞以及说解句义;对知识性内容的说解主要从考证名物、诠释典故、训释典制、礼仪以及叙事考史四个方面展开研究。本文旨在对《资治通鉴音注》训诂的主要内容进行梳理和呈现。第二章为《资治通鉴音注》训诂方法的研究。这部分分别从“形训”“声训”“义训”和“据境索义”四个方面对胡三省释义所运用的方法进行分析。由于胡氏采用的是随文释义的方式,因此,释义时更多地采用了“义训”和“据境索义”的方法,“形训”和“声训”则较少使用。第三章主要总结和分析《资治通鉴音注》的训诂成就和不足。文章在对训诂内容和训诂方法进行研究的基础上,总结和分析了《资治通鉴音注》的训诂成就和不足。其成就部分主要表现为“详尽的训诂内容,完备的训诂方法”“广征博引,提出己见”“训释疑难词,以促进对文意的理解”“贯通上下文以证文意,独创‘文理说’”“训释中表达个人情感”“地理学知识丰富,考订地理位置精详”“注释态度审慎,疑阙处不强作解”七个方面;不足之处主要表现为“考订时引用前人旧注甚多,不加案断”“相同或近似注释重复出现”“使用术语不统一,容易产生混淆”三个方面。通过阐释该书的成就和不足,我们可以对胡三省的《资治通鉴音注》在训诂史上的地位和价值有一个清晰、客观的认识和评价。结语部分主要对论文的内容和观点做总结。
【学位授予单位】:内蒙古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K204.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邹德文;董宏钰;;陈八郎本《昭明文选》五臣音注与胡刻本李善音注对比分析[J];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4年03期

2 孙建元;吕祖谦音注三种研究[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04期

3 谢建娘;;宋代闽北音注与闽北方言[J];铜仁学院学报;2017年01期

4 佐藤浩一;朱R[;;关於仇兆鳌《杜诗详注》中的音注——一万处以上的音注意味著什么[J];古典文献研究;2009年00期

5 R塜/;;《新刊}搻2妔注昌黎先生文》音注勘正[J];古籍研究;2018年02期

6 董宏钰;崔秀兰;;陈八郎本《昭明文选》音注特点及其版本价值[J];长春师范大学学报;2015年03期

7 董宏钰;刘贞玉;;五臣“能为音”说[J];长春师范大学学报;2014年03期

8 李红;;敦煌本《俗务要名林》音注声母再探讨[J];敦煌学辑刊;2011年01期

9 李超;;高诱注中音注反映的汉末声母特点论析[J];汉字文化;2008年06期

10 孔令刚;;《文选》五臣音注从单刻本到合刻本形式之变化[J];殷都学刊;2012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廖秋冿;《史

本文编号:279384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ongguolishiwenhua/279384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ec8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