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中国历史论文 >

南宋以来江苏海岸带历史海岸线时空演变研究

发布时间:2020-08-15 14:18
【摘要】:历史海岸线变迁研究是海岸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对于海岸带的利用、开发与保护有重要的意义。以江苏海岸带为研究对象,结合数字海岸线分析系统分区段建立有效的海岸线分析断面,并计算各个区段的海岸线历史变化,对南宋至今约1 000 a来的历史海岸线变迁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揭示海岸线时空变迁背后的驱动力。结果表明:废黄河口地区变化剧烈,最大淤涨速率和侵蚀速率分别达250、600 m/a,塑造其剧烈变化的动因是公元1128年的黄河夺淮与公元1855年的黄河北归;此外,近代废灶兴垦等人类活动也导致了辐射沙洲北部及南部变化明显。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俞肇元;袁林旺;谢志仁;;江苏沿海海面的多尺度波动过程和趋势预测[J];地理科学;2008年01期

2 薛春汀;;7000年来渤海西岸、南岸海岸线变迁[J];地理科学;2009年02期

3 王颖;季小梅;;中国海陆过渡带——海岸海洋环境特征与变化研究[J];地理科学;2011年02期

4 朱诚,程鹏,卢春成,王文;长江三角洲及苏北沿海地区7000年以来海岸线演变规律分析[J];地理科学;1996年03期

5 康彦彦;丁贤荣;程立刚;张晶;;基于匀光遥感的6000年来盐城海岸演变研究[J];地理学报;2010年09期

6 张忍顺,陆丽云,王艳红;江苏海岸侵蚀过程及其趋势[J];地理研究;2002年04期

7 常军,刘高焕,刘庆生;黄河口海岸线演变时空特征及其与黄河来水来沙关系[J];地理研究;2004年03期

8 赵英时,杨忆;全新世海侵痕迹遥感信息特征提取方法研究[J];地理研究;1996年01期

9 朱高儒;许学工;;渤海湾西北岸1974~2010年逐年填海造陆进程分析[J];地理科学;2012年08期

10 张长宽;陈君;林康;丁贤荣;袁汝华;康彦彦;;江苏沿海滩涂围垦空间布局研究[J];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良宝;;战国韩魏铭文考释[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2 傅林祥;;晚明清初督抚辖区的“两属”与“兼辖”[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3 何丽华;东汉封君之封地地理分布探析[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5期

4 席成孝;;汉水流域行政区划在宋元时期的变化及其原因[J];安康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5 王天峰;;保定:五帝时代的历史舞台[J];保定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6 李姝;;陆机籍贯考[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7 李霁;;从《哀郢》中的地名看屈原的一段流放行程[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8 张宝秀;内蒙高原东南缘民族变动与经济开发研究[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1997年01期

9 韩益民;;“郑伯克段于鄢”地理考[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10 魏隽如;张智海;;北魏柔玄镇地望考述[J];北方文物;2009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申家双;翟京生;郭海涛;;海岸线提取技术研究进展[A];第二十一届海洋测绘综合性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2 张增午;;豫北长城遗址的探索[A];《中国长城博物馆》2009年第2期[C];2009年

3 张治昊;胡春宏;陈建国;;黄河口水沙过程变异对其湿地生态环境的影响[A];第十四届中国海洋(岸)工程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下册)[C];2009年

4 姚乐;;关于汉盐渎县的几个问题[A];汉唐社会经济与海盐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5 杨铭;;唐代西北民族的“吐蕃化”及其对藏族形成的作用[A];中外关系史论文集第17辑——“草原丝绸之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6 李新峰;;明初辽东战争进程与卫所设置拾遗[A];明史研究论丛(第九辑)[C];2011年

7 李花子;;明清时期中朝地理志对长白山及水系的记述[A];朝鲜·韩国历史研究(第十辑)——中国朝鲜史研究会会刊[C];2008年

8 艾冲;;论唐代“河曲”内外驻防城群体的分布及其对北疆民族关系的作用[A];唐史论丛(第十辑)[C];2008年

9 李德杏;;医学史PBL教学的几点思考[A];中华医学会医史学分会第十三届一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10 王家葵;张瑞贤;孙晓波;;《神农本草经》药物产地研究[A];2000中药研究论文集[C];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季有俊;渤海海域泥沙输运对季节性因素及地形变化响应的数值模拟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2 胡邦琦;中国东部陆架海泥质沉积区的物源识别及其环境记录[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3 卞晓东;鱼卵、仔稚鱼形态生态学基础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4 马银华;文化视野中的北宋齐鲁诗坛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5 周燕来;南宋两淮地区军事防御体系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6 曹志红;老虎与人:中国虎地理分布和历史变迁的人文影响因素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7 曹利云;宋元之际词坛格局及词人群体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8 贾文丽;汉代河西军事地理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9 孙瑜;唐代代北军人群体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10 杜芝明;宋朝边疆地理思想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晓静;两京地区新莽墓葬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2 刘洋娇;《明史·河渠志四》海运考论[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3 王雪峰;山东沿海风暴潮灾害的历史规律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4 王涛;清代山东小清河沿岸的河患与水利建设[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5 赵钟媛;苏州澄湖古湖沼洼地沉积记录揭示的古环境意义[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彭兰花;清代江西闺秀词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7 叶振超;CADAL中国文学编年史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浙江大学;2011年

8 朱丽娟;从《全唐诗》中看唐代桑蚕丝绸业的发展[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9 陈岩;汉画“孔子见老子”的资源和制作[D];中央美术学院;2011年

10 孙云华;基于RS和GIS的近30年来莱州湾南部海岸地貌演变研究[D];鲁东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庆涛,杨武年,易显志,濮国梁;卫星遥感TM图像在川东地区地貌解译研究中的应用[J];成都理工学院学报;2000年03期

2 顾家裕,严钦尚,虞志英;苏北中部滨海平原贝壳砂堤[J];沉积学报;1983年02期

3 李从先,陈刚,王利;滦河废弃三角洲和砂坝——泻湖沉积体系[J];沉积学报;1983年02期

4 薛春汀;关于江苏建湖庆丰剖面全新世沉积环境与海面变化关系的讨论[J];沉积学报;2002年01期

5 卢勇;;韩国新万金填海工程及其对黄河造陆规划的启发[J];东北亚论坛;2010年04期

6 凌申;盐城市境内全新世以来的海陆变迁[J];东海海洋;1989年03期

7 陈沈良;胡方西;胡辉;谷国传;;长江口区河海划界自然条件及方案探讨[J];海洋学研究;2009年S1期

8 杨虎,郭华东,王长林;TM-SAR数据融合在黄河口沙咀动态监测中的应用研究[J];地理学与国土研究;2001年04期

9 戴志军,李春初,陈锦辉;华南海岸带陆海相互作用研究[J];地理科学进展;2004年05期

10 于海波;莫多闻;吴健生;;深圳填海造地动态变化及其驱动因素分析[J];地理科学进展;2009年04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李佳;长江河口潮区界和潮流界及其对重大工程的响应[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2 左书华;长江河口典型河段水动力、泥沙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3 李学宁;天津海岸侵蚀与淤积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7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志峰;海岸带在地球系统科学研究中的作用[J];地球信息科学;1998年Z1期

2 章牧;海岸带湿地研究中GIS应用的若干问题思考[J];地球信息科学;2000年04期

3 巴逢辰,冯志高;中国海岸带土壤资源[J];资源科学;1994年01期

4 史发枝;海岸带气候图编制的研究[J];测绘学报;1985年03期

5 张汉德;;ALS50在海洋航空遥感中的应用[J];测绘通报;2007年11期

6 黄易畅;;河北省海岸带浅滩水文和滦河口调查已完成[J];海洋科学进展;1986年01期

7 欧维新,杨桂山;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对海岸环境演变影响的研究进展[J];地理科学进展;2003年04期

8 夏东兴;刘振夏;;航空遥感技术在海岸带调查中的应用[J];海洋通报;1981年05期

9 潘时祥,苏振礼;海岸带的地形变化与其地图更新[J];测绘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10 蒋帅;;海洋空间数据库的建立和发展[J];海洋信息;2010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戴泽蘅;韩曾萃;;海域与陆域分界的探讨[A];中国水利学会围涂开发专委会2004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2 夏东兴;;海岸带与海岸线[A];中国海洋学会海岸带开发与管理分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3 郭忠磊;赵俊生;柯泽贤;孙东磊;;基于无人机遥测系统的海岸带地形测量实施方法[A];第二十一届海洋测绘综合性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4 候西勇;;中国海岸带土地利用特征分析[A];中国地理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5 李军;滕惠忠;李海滨;叶秋果;辛宪会;;海岸带卫星影像的特点及处理方法[A];第二十一届海洋测绘综合性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6 单国慧;冯伍法;;海岸带图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A];全国地图学与GIS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7 尹章才;;时态GIS可视化的技术探讨[A];地图学与GIS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2年

8 张靓;蒋红燕;辛宪会;李海滨;张振艳;;基于岸滩光谱特征的专家决策分类[A];第二十一届海洋测绘综合性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9 张忍顺;张正龙;葛云健;于蓉;顾勇;;江苏小庙洪牡蛎礁海洋地理环境及自然保护价值[A];地貌·环境·发展——2004丹霞山会议文集[C];2004年

10 罗永峰;杨晓梅;张洪岩;;基于ArcIMS的科学文献空间化表达与网络检索系统[A];第十四届全国遥感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集[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吴晓菁 通讯员 孙金川;哪些地方安全,上网一查便知[N];厦门日报;2008年

2 记者 朱瑞良;海岸带综合管理再添保障[N];中国海洋报;2001年

3 唐克礼;人无我有 人有我新 人新我特[N];中国测绘报;2006年

4 本报记者 ;国际极地年从科学角度深入了解地球两极[N];中国绿色时报;2007年

5 陈述彭;“数字地球”应该共建共享[N];人民日报;2003年

6 ;中国卫星国庆添喜[N];中国航天报;2003年

7 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 陈述彭;现代地图学的时代特征[N];中国测绘报;2003年

8 张向冰;陈荣发;走向世界的中国海洋遥感科技[N];中国海洋报;2002年

9 胡志艺 孙金川 王夏儿;厦门三年内建成城市三维地质信息系统[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8年

10 吴培中 庞之浩;环境卫星给地球做“全身检查”[N];大众科技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郑跃鹏;基于“3S”技术的广西海岸带变化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9年

2 张勇;基于GIS的长江口及邻近海域环境时空多维分析[D];中国海洋大学;2008年

3 王常颖;基于数据挖掘的遥感影像海岸带地物分类方法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4 刘志国;长江口水体表层泥沙浓度的遥感反演与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5 李志龙;华南岬间海湾沙质海岸平衡形态与侵蚀机制[D];中山大学;2006年

6 李海涛;海洋环境信息集成方法研究与新一代MAGIS平台软件开发[D];中国海洋大学;2007年

7 刘建辉;福建砂质海岸侵蚀机制及影响因素分析[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8 陆培东;潮汐汊道系统及环境响应[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9 王长缨;时态GIS若干关键技术的研究[D];西北大学;2006年

10 吴承强;福建近岸海域海底地貌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方国智;基于RS和GIS的辽宁省海岸线百年变迁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9年

2 顾燕;海岸带遥感制图技术研究与应用[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3 王帅;犯罪案件时空热点分析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2年

4 单国慧;海岸带图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04年

5 王春波;基于时空数据库的居民用地时空分析[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5年

6 孔敏;龙口市水资源时空分析信息系统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1年

7 吴计生;海南岛文昌市北部海岸带景观动态变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8 董丽晶;浙江乐清湾海岸带地区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及驱动力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3年

9 侯志华;GIS技术支持下的海岸带遥感动态监测分析[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10 王海国;基于OpenGL的海岸带三维地形动态可视化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79422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ongguolishiwenhua/2794225.html

上一篇:胡三  
下一篇:宋朝贬谪官生活研究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7d7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