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中国历史论文 >

辽代国家祭祀礼俗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01 14:21

  本文关键词:辽代国家祭祀礼俗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作为古代一个少数民族,契丹族建立了长达二百多年的王朝,巍巍屹立在中国北方,促进了北方地区的开发,加速了北方草原地区的封建化进程,创造了灿烂的辽代文化。祭祀礼俗作为辽代政治文化的重要代表,体现了辽朝独特的精神面貌,展现了辽代多元融合的文化特征,它的发展变化过程也反映了北方地区的封建化过程。本文以此为切入点,对辽代国家祭祀礼俗的内容进行了考察,努力展现辽代国家祭祀礼俗的整体风貌。本文除绪论外,共分为五个部分:一、辽代国家祭祀礼俗的发展演变,以时间为轴线,将辽代国家祭祀礼俗分为了初创、发展、汉化加深和“国俗”衰落以及最后的衰亡四个阶段。二、全面介绍了辽代的自然神祗祭祀,把其祭礼中最重要的天地祭祀、日神崇拜、射柳祈雨作为主要的考察对象,指出其自然神祗祭祀是以本民族信仰为主体,以汉家礼法为外衣的祭祀礼俗。三、在人神人鬼祭祀方面,以最具代表性的辽代皇家祭礼为主要考察对象,全面梳理了祭祖的方式、形式和仪式,另外简要介绍了其他的人神人鬼祭祀。四、萨满教是早期契丹人的精神信仰,萨满神祗、萨满仪式、萨满巫师直接转化为了自然神祗祭祀的主要组成部分,对辽代国家祭祀礼俗的形成及发展有很大的影响,萨满巫师在辽代国家祭祀活动中起到主持、献祭、沟通神灵的作用。五、总结了辽代祭祀礼俗的特性,分析了对契丹民族、辽朝发展和对中华文化的影响。具体而言,有强烈的政治性、浓厚的宗教性、地域性、民族性以及多元融合的特点。其国家祭祀礼俗加强了契丹民族的凝聚力,深刻影响了契丹族人的社会生活。在增强辽代的合法性,加强皇权,维护社会等级秩序和社会稳定方面,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辽代国家祭祀对后世的金、元祭俗有深刻的影响,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词】:辽代 契丹族 国家祭祀 萨满教 礼俗
【学位授予单位】:天津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K892.9;K246.1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0
  • 绪论10-18
  •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10-11
  • 二、研究现状11-16
  • 三、选题研究思路及方法16-17
  • 四、困难性及不足17-18
  • 第一章 辽代国家祭祀礼俗的发展演变18-31
  • 第一节 辽代国家祭祀礼俗的创立18-24
  • 第二节 辽代国家祭祀礼俗的发展24-26
  • 第三节 汉化的加深和“国俗”的衰落26-29
  • 第四节 辽代国家祭祀礼俗的衰亡29-31
  • 第二章 自然神祗祭祀31-47
  • 第一节 天地祭祀31-38
  • 第二节 崇东拜日38-41
  • 第三节 山神祭拜41-44
  • 第四节 射柳祈雨44-45
  • 第五节 风伯、火神及瀮鹿神的祭祀45-47
  • 第三章 人神人鬼祭祀47-62
  • 第一节 辽代皇家祭祖礼俗47-58
  • 第二节 圣贤将帅祭祀58-59
  • 第三节 其他抽象化职能神的祭祀59-60
  • 第四节 人鬼祭祀60-62
  • 第四章 辽代国家祭祀礼俗中的萨满文化62-71
  • 第一节 辽代契丹族的萨满教62-66
  • 第二节 辽代萨满教的改造及其在国家祭祀礼俗中的反映66-68
  • 第三节 国家祭祀礼俗中的萨满巫师68-71
  • 第五章 辽代国家祭祀礼俗的特点和影响71-77
  • 第一节 辽代国家祭祀礼俗的特点71-74
  • 第二节 辽代国家祭祀礼俗的影响74-77
  • 结语77-79
  • 参考文献79-83
  • 后记83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芦海娇;;中国辽代古墓出土的木版画[J];艺术研究;2006年04期

2 黄震云;;辽代法令考[J];北方文物;2008年04期

3 王龙;;辽代的佛教与阅读[J];阴山学刊;2010年06期

4 张敏;;辽代公主及其封赏制度[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8期

5 靳玲;;辽代史学的“资治”作用[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12年06期

6 肖忠纯;;辽代辽宁地区农业经济的兴衰演变[J];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02期

7 许凯;;辽代佛塔建筑的历史成就[J];兰台世界;2013年07期

8 刘兴亮;闫兴潘;;从辽代窖藏看辽代货币制度的几个问题[J];兰台世界;2013年21期

9 靳玲;;辽代政治与史学[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4期

10 谭学纯;也谈“辽代的南京=辽代的北京”[J];汉语学习;1984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国庆;;论佛教对辽代经济的负面影响[A];论草原文化(第五辑)[C];2008年

2 戴中原;;辽代“巡贴”诸钱与寺院经济的关系[A];《内蒙古金融研究》钱币文集(第三辑)[C];2003年

3 张鹏;;互动交流中的辽代皇室审美趣味与艺术成就[A];中国边疆考古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C];2005年

4 张国庆;;辽代社会史研究[A];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获奖成果汇编[2007-2008年度][C];2010年

5 薛勇;;辽代十二生肖钱钱赏析[A];《内蒙古金融研究》钱币文集(第四辑)[C];2003年

6 何天明;;对辽代钱币研究的几点看法[A];《内蒙古金融研究》钱币文集(第六辑)[C];2006年

7 黄震云;赵明奇;;辽代戏剧初论[A];中国古都研究(第十八辑下册)——中国古都学会2001年年会暨赤峰辽王朝故都历史文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8 孟建仁;;从兴安盟出土的几批辽代窖藏钱币谈辽代货币的发展[A];《内蒙古金融研究》钱币文集(第三辑)[C];2003年

9 黄俐君;叶水芬;;辽代盘球纹绫绵袍的修复[A];文物保护与修复纪实——第八届全国考古与文物保护(化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10 杨敬民;玄鹰;;辽代自然风光花钱[A];《内蒙古金融研究》钱币文集(第五辑)[C];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邵国田;辽代雕花木弓囊[N];中国文物报;2000年

2 本刊记者 孙玉洁;叱咤风云二百年 辽代文明再惊世[N];中国艺术报;2002年

3 黄震云;辽代文学的写作与流传[N];光明日报;2007年

4 杨铁男;辽代娱乐活动的珍贵资料[N];朝阳日报;2008年

5 刘宝林;辽上京博物馆征集到罕见辽代残碑[N];内蒙古日报(汉);2008年

6 记者 李富;辽都故地巴林左旗新发现两处辽代窖藏[N];赤峰日报;2010年

7 本报记者 陈凤军;辽代文化:沈阳特色文化的“金矿”[N];沈阳日报;2011年

8 大连 冯永兰;一件辽代的“巡防”牌[N];中国文物报;2013年

9 孙黎;融合与互补:辽代文学论[N];吉林日报;2003年

10 邱宏;辽代沈阳叫“沈州” 辽代“后族”葬法库[N];沈阳日报;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王孝俊;辽代人口研究[D];郑州大学;2007年

2 蒋金玲;辽代汉族士人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3 王淑兰;历史地理视角下的辽代城市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4 唐彩霞;内蒙古辽代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研究与利用[D];山东大学;2014年

5 王旭东;辽代五京留守研究[D];吉林大学;2014年

6 王善军;辽代世家大族研究[D];河北大学;200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琳;辽代僧人群体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2 何莲;辽代墓葬出土铜器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5年

3 关翔宇;辽代墓志生肖纹饰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5年

4 张倩;辽代契丹族女性首饰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5年

5 李园园;宣化下巴里辽代墓室壁画人物造型特点研究[D];华北理工大学;2015年

6 孙兵;辽代带具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16年

7 付智健;辽代医巫闾地区社会发展探究[D];渤海大学;2016年

8 陈天宇;辽代锦州临海军节度使研究[D];渤海大学;2016年

9 靳运洁;辽代国家祭祀礼俗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6年

10 张小丽;辽代文学中民族民俗融合特质研究[D];山西大学;2010年


  本文关键词:辽代国家祭祀礼俗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8079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ongguolishiwenhua/28079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3e1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