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中国历史论文 >

明蒙之间的三次和议

发布时间:2017-04-01 13:02

  本文关键词:明蒙之间的三次和议,,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景泰和议”、嘉靖三十年和议以及“隆庆和议”是明廷与蒙古达成的三次和议,三次和议贯穿于明延与蒙古的不同时期,对明蒙双方关系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本文以《明实录》及一些当时、当事人著述作为主要参考资料,分析比较了明蒙之间的三次和议。文章的主体分为五个部分:一、三次和议中明蒙双方的态度及其对和议的影响;二、和议的主要内容;三、实现和议的原因;四、和议的历史意义及影响;五、小结。其中明蒙双方对待和议的态度及其对和议结果产生的影响、实现和议的原因、和议的历史意义及影响为本文的重点。
【关键词】:明朝 蒙古 三次和议
【学位授予单位】:内蒙古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K248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6
  • 目录6-8
  • 序言8-12
  • 一、三次和议中明蒙双方的态度及其对和议的影响12-31
  • (一)明朝方面的态度及其对和议的影响12-25
  • 1. 明朝皇帝的态度及其对和议的影响12-18
  • 2. 明朝的部臣、边臣的态度及其对和议的影响18-25
  • (二)蒙古方面的态度及其对和议的影响25-31
  • 1. 也先等人对“景泰和议”的态度及其对和议的影响25-27
  • 2. 俺答汗在嘉靖三十年和议前后的态度及其对和议的影响27-29
  • 3. 俺答汗在“隆庆和议”时的态度及其对和议的影响29-31
  • 二、三次和议的主要内容31-33
  • (一)“景泰和议”的主要内容31-32
  • (二)嘉靖三十年和议的主要内容32
  • (三)“隆庆和议”的主要内容32-33
  • 三、三次和议得以实现的原因33-41
  • (一)三次和议实现的共同原因33-35
  • 1. 农牧经济交流的客观需要33-34
  • 2. 蒙汉民众对和平的渴望34-35
  • 3. 蒙古内部矛盾35
  • (二)三次和议中明蒙双方各自面对的局势变化35-41
  • 1. 明廷上下的努力36-38
  • 2. 蒙古所面临的困境38-41
  • 四、三次和议的历史意义与影响41-46
  • (一)“景泰和议”的历史意义与影响41-44
  • (二)嘉靖三十年和议的历史意义与影响44
  • (三)“隆庆和议”的历史意义与影响44-46
  • 五、小结46-47
  • 参考文献47-50
  • 致谢50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白亚仁;略论李澄中《艮斋笔记》及其与《聊斋志异》的共同题材[J];蒲松龄研究;2000年01期

2 陈才训;;论李昌祺的庶吉士教育及其小说创作的炫才意识[J];蒲松龄研究;2009年04期

3 陈才训;时世平;;《剪灯余话》:“薇垣高议”——论李昌祺的庶吉士教育及其小说创作的风教意识[J];蒲松龄研究;2012年01期

4 刘斌;;明代“土达”及其归宿[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4期

5 朱仰东;;“郭孝子寻亲”本事再考[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2期

6 周志斌;;明清时期江苏农业中的雇佣劳动状况[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29期

7 于志勇;;内蒙古中西部地区历史文化期的气候变迁与沙化[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12期

8 舒时光;;明前中期延绥镇长城沿线屯垦的兴衰[J];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20期

9 陈联;明清时期的芜湖榷关[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01期

10 李琳琦;明清徽州的蒙养教育述论[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孟修;;土木之变与庚戌之变比较研究——朝贡体制框架下的明蒙关系新探[A];《中国长城博物馆》2011年第2期[C];2012年

2 金国平;吴志良;;“火者亚三”生平考略——传说与事实[A];明史研究论丛(第十辑)[C];2012年

3 梁尔铭;;明代乡试考官的选取制度[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4 杨增强;;碑志所见明清时期商洛的地方教育[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4)——中国地方教育史研究(含民族教育等)[C];2009年

5 白斌;王慕民;;明代朱纨海禁政策研究[A];中国海洋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7年

6 张晓纪;;明代泉州府人才地理分布[A];朱熹理学与晋江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7 姚阿玲;;现实与非现实——中日男同性恋作品的比较[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9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8 李青唐;;《水浒》“杀嫂”故事的溯源与演绎[A];水浒争鸣(第十一辑)[C];2009年

9 朱亚非;;明初以德睦邻与劝和息争[A];中外关系史论文集第14辑——新视野下的中外关系史[C];2008年

10 贾建飞;;浅谈清人视野中的西域[A];中外关系史论文集第17辑——“草原丝绸之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淑英;多元文化空间中的湫神信仰仪式及其口头传统[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2 周勇进;清代地方道制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3 骆昭东;从全球经济发展的视角看明清对外贸易政策的成败[D];南开大学;2010年

4 王小燕;魏晋隐士美学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5 刘方玲;清朝前期帝王道统形象的建立[D];南开大学;2010年

6 刘军;顾宪成与晚明东林运动——传统士大夫政治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7 谢华;《长物志》造园思想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8 邹春生;王化和儒化:9-18世纪赣闽粤边区的社会变迁和客家族群文化的形成[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9 戴天放;鄱阳湖流域农业环境变迁与生态农业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10 刘建萍;蔡清及其易学思想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迎芬;乐亭大鼓的民俗性探究[D];河北大学;2009年

2 杨国;试论倪瓒“聊以自娱”的绘画美学思想[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贾文芝;万历朝的市民运动[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秦Pr嘉;明代两淮灶户社会生活[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5 陈辰;明代私债探析[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6 陈影;明代南京都察院初探[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文竹;明朝中后期的商业走向及其策略变化[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8 叶辉;《明史·职官志一》笺证[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9 林忠彬;浅析明代皇族宗室犯罪问题[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10 孙珊珊;明代辽东的教育与科举[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关键词:明蒙之间的三次和议,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8063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ongguolishiwenhua/28063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e4b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