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中国历史论文 >

陈邦瞻《宋史纪事本末》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01 19:17

  本文关键词:陈邦瞻《宋史纪事本末》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明清两代是纪事本末体史书发展之重要时期。明代史学家陈邦瞻所著《宋史纪事本末》是继《通鉴纪事本末》之后又一部纪事本末体史学名著,该书不仅仅是以《宋史》为原史料进行钞录,而且突破了前人撰写纪事本末体史料来源单一的局限,大量采用《宋元资治通鉴》、《续资治通鉴长编》等历史典籍,并对宋代重大史事进行评论。全书共设109子目,除转引史家史评外,夹叙夹议,大量史事评论隐含在叙事内,直接发出评论的就有7处,并且其标题亦反映其褒贬,如《蔡京擅国》、《张邦昌僭逆》、《董宋臣丁大全之奸》、《贾似道要君》等,这对纪事本末体的发展体例和史评形式的多样化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论文试图对陈邦瞻及其《宋史纪事本末》进行全面的学术研究,考察其编撰过程和内容,发掘其文献价值。本文除绪论和结语外,可分为以下四章。第一章陈邦瞻生平和学术成就。陈邦瞻出身官宦之家,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登进士第,自幼就接受良好的教育,为官三十余年,政绩颇佳,一生著作颇丰。史学方面主要是《宋史纪事本末》和《元史纪事本末》,发展和完善了纪事本末体例,并且诗文传世。第二章主要讨论《宋史纪事本末》编撰及其体例,其中涉及该书成书过程、编撰宗旨、材料来源、体例结构、版本流传等内容。陈邦瞻在前人著述基础上,加以补充,扩大史料的范围,并在体例结构方面有所突破,在叙事过程穿插自己观点和对史事的褒贬,对后来纪事本末体史书的编纂起到引领作用。第三章评述《宋史纪事本末》的主要内容。全书共设109子目,内容丰富,涉及到两宋时期政治、经济、军事、思想文化、边疆和民族关系、重要历史人物等方面,尤详于军事、政治和典章制度,纪事以宋朝为主,也涉及契丹、西夏、金朝和元初的史事,对我们研究宋史及对历史人物评论有着参考价值。第四章探讨《宋史纪事本末》文献价值与地位。主要是从其所载内容上分析,其文献价值和地位体现在纪事的完整性、补史与证史、校勘价值以及对宋史的研究和对纪事本末体发展的贡献等方面。论文以陈邦瞻《宋史纪事本末》为主要考察研究对象,运用历史研究方法,对该书进行系统性研究,充分挖掘该书的学术价值和贡献,并运用辨证唯物历史观,从陈氏的史评出发,客观地评价其阶级立场,是为本文的创新之处。
【关键词】:《宋史纪事本末》 编纂源流 体例特点 文献价值
【学位授予单位】:安徽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K244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9
  • 绪论9-15
  • 一、选题的缘起9
  • 二、纪事本末体史书与《宋史纪事本末》9-10
  • 三、研究现状与价值10-13
  • 四、基本框架和研究思路13-15
  • 第一章 陈邦瞻生平和学术成就15-19
  • 一、陈邦瞻的生平事迹15-16
  • 二、著作和学术成就16-19
  • 第二章 《宋史纪事本末》编纂及其体例19-31
  • 一、编纂宗旨及过程19-20
  • 二、材料来源20-21
  • 三、体例及其特点21-27
  • (一) 《宋史纪事本末》体例特点21-22
  • (二) 与其他纪事本末体史书比较22-27
  • 四、各种版本及其流传27-31
  • 第三章 《宋史纪事本末》的内容31-47
  • 一、政治变迁31-33
  • 二、典章制度33-35
  • 三、思想文化35-36
  • 四、经济活动36-37
  • 五、民族与边疆问题37-40
  • (一) 与辽关系38
  • (二) 与西夏关系38-39
  • (三) 与金和战关系39
  • (四) 有关蒙古早期历史39-40
  • 六、历史人物40-42
  • (一) 宋代名臣40-41
  • (二) 宋代奸臣41-42
  • (三) 宋代农民起义领袖42
  • 七、史学评论42-47
  • 第四章 《宋史纪事本末》文献价值与成就47-52
  • 一、纪事首尾完备47-48
  • 二、补史与订史48
  • 三、校勘价值48-49
  • 四、文献地位49-52
  • (一) 对宋史研究49-50
  • (二) 对纪事本末体的发展50-52
  • 结语52-53
  • 参考文献53-56
  • 致谢56-57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57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彩云;;陈邦瞻史学成就述略[J];江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年04期

2 陈得芝;蒙元史研究与中西学术的会通[J];江海学刊;2000年03期

3 熊明;论《通鉴纪事本末》的史学成就[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04期

4 华世挧;评《元史纪事本末》[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年01期

5 邱丽;袁枢与《通鉴纪事本末》[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年03期

6 夏祖恩;史著体裁纵横谈——兼及《宋史纪事本末》[J];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1994年02期

7 彭先和;;论袁枢《通鉴纪事本末》对历史编纂学的贡献[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年01期

8 韩国磐;袁枢与《通鉴纪事本末》[J];东南文化;1990年03期

9 彭久松;《通鉴纪事本末》的成书及纪事本末史体的历史地位[J];四川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4年01期

10 许在全;试论袁枢与《通鉴纪事本末》——兼论纪事本末体的史学地位[J];福建论坛;1982年04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单冬冬;李有棠与《辽史纪事本末》[D];安徽大学;2012年


  本文关键词:陈邦瞻《宋史纪事本末》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8116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ongguolishiwenhua/28116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fd4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