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江南乡试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04 21:13
本文关键词:清代江南乡试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在清代,乡试是选拔人才的关键环节。尽管朝廷对乡试各程序都做了制度上的规定,但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江南乡试表现出了一些自己的特色,对其进行系统研究,有助于了解江南各地文教发展状况。终清一代,由于战争和自然灾害的影响,江南乡试4次停科,7次延期,最终共行108科。江南贡院是江南乡试的专门场所,其前身为建于南宋乾道四年(1168年)的建康府贡院,后经不断扩建,到清同治间已拥有号舍20640间,成为全国考场之冠。考官身肩衡文取士之重任,于乡试至关重要。清代江南乡试共产生204名正副主考官,其中进士出身人数为198名。正主考官多由二品京官担任,副主考官则以七品翰林院编修居多。乡试三场试题由考官所出,在科举改革以前,江南乡试以头场《四书》题为重,其内容主要来源于《论语》、《中庸》和《孟子》,改革之后,策论题成为考查重点,且内容与时政紧密相连。考生是各省乡试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群体,江南考生主要分为四类:生员、贡监生、教职和驻防生。依据朝廷规定,江南以科举大省取中,录取比例为1.25%,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其比例在大多数科年都不及1%。据江南乡试录、乡试齿录以及地方志等文献记载,清代江南108科乡试,共录取举人13607名。面对如此残酷的竞争,加上举人功名的诱惑,不少考生企图作弊通过乡试。在顺治十四年(1657年)和康熙五十年(1711年),江南发生两次科场大案,朝廷通过严惩相关人员,确保了科场公平与公正。
【关键词】:江南 乡试 科举 清代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K249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0
- 第1章 绪论10-18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10
- 1.2 “江南”概念阐释10-12
- 1.3 研究综述12-16
- 1.3.1 清代江南乡试研究现状12-14
- 1.3.2 与本论题相关的乡试研究14-16
- 1.4 主要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16-17
- 1.4.1 主要研究内容16-17
- 1.4.2 研究方法17
- 1.5 论文的创新与不足17-18
- 第2章 清代江南乡试试期及江南贡院18-30
- 2.1 清代江南乡试试期18-22
- 2.2 江南乡试考场:江南贡院22-30
- 2.2.1 江南贡院前身:南宋建康贡院22-24
- 2.2.2 江南贡院修建始末24-27
- 2.2.3 命运多舛:废除科举之后的江南贡院27-30
- 第3章 帘分内外:清代江南乡试考官与场官30-50
- 3.1 清代江南乡试主考官30-42
- 3.1.1 主考官出身38-39
- 3.1.2 主考官官级及升迁情况39-41
- 3.1.3 主考官籍贯及同年同乡情况41-42
- 3.2 江南乡试同考官42-45
- 3.2.1 同考官出身与选拔42-43
- 3.2.2 同考官额数43-44
- 3.2.3 同考官分房阅卷44-45
- 3.3 江南乡试场官45-50
- 3.3.1 监临官45-46
- 3.3.2 提调、监试官46
- 3.3.3 受卷、弥封、誊录、读对46-48
- 3.3.4 收掌官48
- 3.3.5 供给官48-50
- 第4章 清代江南乡试考题50-56
- 4.1 首场《四书》题50-52
- 4.2 《五经》、策论题52-54
- 4.3 科举改革之后的江南乡试试题54-56
- 第5章 清代江南乡试中的考生56-72
- 5.1 考生资格56-57
- 5.2 考前准备57-58
- 5.3 考生点名入闱58-60
- 5.4 考生闱中经历60-61
- 5.5 乡试举额与录取比例61-72
- 5.5.1 江南乡试解额61-63
- 5.5.2 江南乡试实际中额63-67
- 5.5.3 江南举人省际分布67-68
- 5.5.4 举人录取比例68-72
- 第6章 考场风云:江南科场舞弊案72-79
- 6.1 顺治十四年丁酉科江南科场案72-74
- 6.2 康熙五十年辛卯科江南科场案74-77
- 6.3 江南乡试其他舞弊行为77-79
- 结论79-81
- 参考文献81-85
-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85-86
- 致谢86
本文关键词:清代江南乡试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8592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ongguolishiwenhua/2859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