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仪式观视阈下孔子的仪式传播观分析
发布时间:2021-04-19 04:49
传播仪式观进入中国已久,但是一直处于研究的边缘,尤其是与中国的传统文化、思想语境相结合的研究凤毛麟角。本文对传播仪式观进行分析,发现其核心要义有两点:一是看待传播的视角应不仅仅局限于信息的传递,而应该将传播置于人的活动及文化历史当中。二是在一的基础上,传播仪式观所强调的人的参与以及在参与过程中塑造的共享信仰,从而构成、实现整个仪式过程。在这一点上,凯瑞与孔子的仪式思想不谋而合。
【文章来源】:东南传播. 2018,(09)
【文章页数】:2 页
【文章目录】:
一、研究缘起
二、传播的仪式观与仪式传播
三、孔子的仪式传播思想及演变
(一) 从礼到仪:以礼为发源的仪式传播思想
(二) 从名到式:以名为核心的仪式传播思想
(三) 礼法之变:礼仪之“仪式”的强制性思想
四、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传播的仪式观”与“仪式传播”概念再辨析:与樊水科商榷[J]. 刘建明. 国际新闻界. 2013(04)
[2]从“传播的仪式观”到“仪式传播”:詹姆斯·凯瑞如何被误读[J]. 樊水科. 国际新闻界. 2011(11)
[3]传播仪式观中传统节日文化的传播[J]. 郭讲用. 新闻爱好者. 2010(24)
[4]传播是信息的传递,还是一种仪式?——关于传播“传递观”与“仪式观”的讨论[J]. 陈力丹. 国际新闻界. 2008(08)
本文编号:3146865
【文章来源】:东南传播. 2018,(09)
【文章页数】:2 页
【文章目录】:
一、研究缘起
二、传播的仪式观与仪式传播
三、孔子的仪式传播思想及演变
(一) 从礼到仪:以礼为发源的仪式传播思想
(二) 从名到式:以名为核心的仪式传播思想
(三) 礼法之变:礼仪之“仪式”的强制性思想
四、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传播的仪式观”与“仪式传播”概念再辨析:与樊水科商榷[J]. 刘建明. 国际新闻界. 2013(04)
[2]从“传播的仪式观”到“仪式传播”:詹姆斯·凯瑞如何被误读[J]. 樊水科. 国际新闻界. 2011(11)
[3]传播仪式观中传统节日文化的传播[J]. 郭讲用. 新闻爱好者. 2010(24)
[4]传播是信息的传递,还是一种仪式?——关于传播“传递观”与“仪式观”的讨论[J]. 陈力丹. 国际新闻界. 2008(08)
本文编号:314686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ongguolishiwenhua/31468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