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纪中美《史记》研究比较
发布时间:2021-08-30 03:28
自20世纪三四十年代伊始,一批《史记》选译本在美国陆续问世,华生(Burton Watson)、倪豪士(William H. Nienhauser)、杜润德(Stephen W. Durrant)等美国汉学家开始从事《史记》研究。与中国《史记》研究相比,美国《史记》研究虽然在数量与质量上均有不小的差距,但在司马迁研究、《史记》的史学和文学研究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其独特的研究视角,特别是对《史记》作为史学作品的解释功能、道德评判功能的关注,以及运用西方叙事理论分析《史记》叙事技巧,对中国《史记》研究亦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文章来源】:唐都学刊. 2018,34(06)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一、关于司马迁的研究
二、关于《史记》的史学研究
三、关于《史记》的文学研究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美国汉学家卜德(Derk Bodde)的秦史研究[J]. 顾钧. 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05)
[2]《史记》研究三君子——美国汉学家华兹生、候格睿、杜润德《史记》研究著作简论[J]. 吴涛,杨翔鸥. 学术探索. 2012(09)
[3]建国以来《史记》人物研究综述[J]. 杨宁宁.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01)
[4]《史记》百年文学研究述评[J]. 曹晋. 文学评论. 2000(02)
[5]司马迁与普鲁塔克[J]. 李少雍. 文学评论. 1986(05)
[6]论司马迁之“爱奇”[J]. 刘振东. 文学评论. 1984(04)
[7]司马迁的审美观[J]. 韩兆琦.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 1982(02)
本文编号:3371967
【文章来源】:唐都学刊. 2018,34(06)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一、关于司马迁的研究
二、关于《史记》的史学研究
三、关于《史记》的文学研究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美国汉学家卜德(Derk Bodde)的秦史研究[J]. 顾钧. 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05)
[2]《史记》研究三君子——美国汉学家华兹生、候格睿、杜润德《史记》研究著作简论[J]. 吴涛,杨翔鸥. 学术探索. 2012(09)
[3]建国以来《史记》人物研究综述[J]. 杨宁宁.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01)
[4]《史记》百年文学研究述评[J]. 曹晋. 文学评论. 2000(02)
[5]司马迁与普鲁塔克[J]. 李少雍. 文学评论. 1986(05)
[6]论司马迁之“爱奇”[J]. 刘振东. 文学评论. 1984(04)
[7]司马迁的审美观[J]. 韩兆琦.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 1982(02)
本文编号:337196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ongguolishiwenhua/33719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