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四川进士群体研究
发布时间:2023-01-12 21:21
明代四川进士是中国西南地区一个独具特色的社会政治群体。经考证,该群体总数应为1406人。明代四川进士时空分布表现出不平衡性:在时间分布上,各阶段进士数量呈现出“前低、中高、后低”的特点;在空间分布上,形成了成都平原、长江近河流域、嘉陵江中下游流域三大进士中心。该群体时空分布特点是历史、经济、教育、科举政策、人口、科举心态、移民、宗族等多方面因素合力的结果。明代四川进士群体构成反映了科举与社会的关系:户类构成多样且不平衡,表明科举极大的开放性和当时社会确实存在“改籍”现象;出身平民家庭进士的数量变化,说明科举促进了社会垂直流动,然而这种社会流动率随着时间推移却不断减缓;中式平均年龄应为34.84岁,他们花费在科举上的时间与实际工作时间几乎相等;家庭婚姻状况表现出不平衡性,拥有2个及以上母亲、娶妻2个及以上的进士人数皆呈增长趋势,这是明代中后期商品经济发达、社会风气趋于奢靡的表现之一。该群体历史贡献卓越,括而言之“政治贡献显著、文化贡献突出,多具有军事才能”;但是其历史负面性也不可忽视。明代四川进士群体的研究,有利于填补区域科举史研究空白,对当今社会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文章页数】:15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绪论
一、相关学术回顾
二、选题意义
三、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重点及难点
四、本文研究的方法
第一章 明代四川进士总数考述
第一节 明代四川进士统计中的三个问题
第二节 明代四川举子考中进士的榜数和数量
第二章 明代四川进士的时空分布、特点及成因
第一节 明代四川进士的时间分布、特点及成因
第二节 明代四川进士的空间分布、特点及成因
第三章 明代四川进士群体构成要素及其特点
第一节 明代四川进士的户类构成与科举开放性
第二节 明代四川进士的家庭出身构成与社会流动性
第三节 明代四川进士中式年龄结构及影响
第四节 明代四川进士的家庭婚姻状况
第四章 明代四川进士的历史评价
第一节 明代四川进士的任官简况
第二节 明代四川进士的政治贡献
第三节 明代四川进士的文化贡献
第四节 明代四川进士的负面评价
结语
附录:明代各科四川进士姓名、甲第、籍地和户类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明代四川进士总数考——兼与吴宣德教授商榷[J]. 刘小龙. 宜宾学院学报. 2014(07)
[2]《明清进士题名碑录索引》勘误拾遗[J]. 刘小龙. 鸡西大学学报. 2014(06)
[3]明代的文武关系及其演变——基于制度、社会及思想史层面的考察[J]. 陈宝良. 安徽史学. 2014(02)
[4]明代四川双籍地进士与移民初探[J]. 刘小龙.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4(03)
[5]《类姓登科考》勘误举隅[J]. 刘小龙. 湖北文理学院学报. 2014(03)
[6]富顺县 明清文科进士总数说[J]. 章春熙. 文史杂志. 2014(02)
[7]论福建科举在明代的领先地位及其成因[J]. 郭培贵,蔡惠茹.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06)
[8]明清徽州新儒贾观内涵与核心价值取向的再探讨[J]. 徐国利.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05)
[9]关于明朝的籍贯与户籍问题[J]. 高寿仙. 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3(01)
[10]论明代宗室开科[J]. 张明富. 社会科学战线. 2013(01)
博士论文
[1]明代进士家状研究[D]. 王红春.华东师范大学 2013
[2]明代江西进士考证[D]. 邱进春.浙江大学 2006
硕士论文
[1]《皇明贡举考》研究[D]. 黄振材.辽宁师范大学 2013
[2]明代山西进士群体构成研究[D]. 齐香君.辽宁师范大学 2012
[3]明代云南进士群体研究[D]. 孟蝶.辽宁师范大学 2012
[4]明代山东进士群体研究[D]. 赵丽美.辽宁师范大学 2011
[5]明代云南进士考论[D]. 马莎.云南师范大学 2008
本文编号:3730468
【文章页数】:15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绪论
一、相关学术回顾
二、选题意义
三、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重点及难点
四、本文研究的方法
第一章 明代四川进士总数考述
第一节 明代四川进士统计中的三个问题
第二节 明代四川举子考中进士的榜数和数量
第二章 明代四川进士的时空分布、特点及成因
第一节 明代四川进士的时间分布、特点及成因
第二节 明代四川进士的空间分布、特点及成因
第三章 明代四川进士群体构成要素及其特点
第一节 明代四川进士的户类构成与科举开放性
第二节 明代四川进士的家庭出身构成与社会流动性
第三节 明代四川进士中式年龄结构及影响
第四节 明代四川进士的家庭婚姻状况
第四章 明代四川进士的历史评价
第一节 明代四川进士的任官简况
第二节 明代四川进士的政治贡献
第三节 明代四川进士的文化贡献
第四节 明代四川进士的负面评价
结语
附录:明代各科四川进士姓名、甲第、籍地和户类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明代四川进士总数考——兼与吴宣德教授商榷[J]. 刘小龙. 宜宾学院学报. 2014(07)
[2]《明清进士题名碑录索引》勘误拾遗[J]. 刘小龙. 鸡西大学学报. 2014(06)
[3]明代的文武关系及其演变——基于制度、社会及思想史层面的考察[J]. 陈宝良. 安徽史学. 2014(02)
[4]明代四川双籍地进士与移民初探[J]. 刘小龙.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4(03)
[5]《类姓登科考》勘误举隅[J]. 刘小龙. 湖北文理学院学报. 2014(03)
[6]富顺县 明清文科进士总数说[J]. 章春熙. 文史杂志. 2014(02)
[7]论福建科举在明代的领先地位及其成因[J]. 郭培贵,蔡惠茹.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06)
[8]明清徽州新儒贾观内涵与核心价值取向的再探讨[J]. 徐国利.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05)
[9]关于明朝的籍贯与户籍问题[J]. 高寿仙. 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3(01)
[10]论明代宗室开科[J]. 张明富. 社会科学战线. 2013(01)
博士论文
[1]明代进士家状研究[D]. 王红春.华东师范大学 2013
[2]明代江西进士考证[D]. 邱进春.浙江大学 2006
硕士论文
[1]《皇明贡举考》研究[D]. 黄振材.辽宁师范大学 2013
[2]明代山西进士群体构成研究[D]. 齐香君.辽宁师范大学 2012
[3]明代云南进士群体研究[D]. 孟蝶.辽宁师范大学 2012
[4]明代山东进士群体研究[D]. 赵丽美.辽宁师范大学 2011
[5]明代云南进士考论[D]. 马莎.云南师范大学 2008
本文编号:373046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ongguolishiwenhua/37304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