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中国历史论文 >

西晋时期布施思想与慈善活动研究

发布时间:2023-01-13 17:42
  西晋是魏晋南北朝时期中特别的一个王朝,在分裂割据时代中,它以统一的姿态展示其与众不同的特点。佛教自两汉时期传入,经过三国时期的酝酿,到西晋时期进入大发展阶段。该时期来华僧人众多,他们通过翻译佛教典籍来弘扬佛法。佛教慈善思想是佛法宣扬的重点,而布施思想作为慈善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地位不言而喻。西晋时期的布施思想是对汉魏时期的承续与发展,也为南北朝时期奠定了良好且坚实的基础。本文从《大正新修大藏经》中收录的西晋时期的佛经译文入手,对布施从本义、主体、方法、福报四方面进行分类;然后以西晋时期的佛教经文译文为主体,分析竺法护及其译经团体、安法钦、无罗叉、帛远、法炬与法立等沙门所译经文中包含的布施思想。最后从赈济灾荒、施医舍药、劝止杀戮、讲经说法等四方面系统叙述西晋时期的慈善活动。西晋时期的布施思想与慈善活动对当时缓和社会矛盾,维持社会稳定有着积极影响,并且为后世尤其是南北朝时期布施思想与慈善活动奠定了良好基础。 

【文章页数】:9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选题意义
    二 学术史回顾
    三 研究方法与文章结构
    四 重难点和创新点
第一章 布施的含义与类别
    第一节 布施的含义
        一 传世文献中布施的含义
        二 汉译佛教经典中布施的含义
    第二节 布施的类别
        一 依据布施本义划分
        二 依据布施主划分
        三 依据布施方法划分
        四 依据布施福报划分
第二章 西晋时期的布施思想
    第一节 竺法护及其译经团体译经中的布施思想
        一 竺法护的译经
        二 竺法护及其译经团体译经中的布施思想
    第二节 安法钦译经中的布施思想
        一 安法钦的译经
        二 《阿育王传》中的布施思想
        三 《佛说道神足无极变化经》中的布施思想
    第三节 无罗叉译经中的布施思想
        一 无罗叉与《放光般若经》
        二 《放光般若经》中的布施思想
    第四节 帛远译经中的布施思想
        一 帛远的译经
        二 帛远译经中的布施思想
    第五节 法炬译经中的布施思想
        一 法炬的译经
        二 法炬译经中的财布施思想
第三章 西晋时期的慈善活动
    第一节 赈济灾荒
    第二节 施医舍药
    第三节 劝止杀戮
    第四节 讲经说法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佛教慈善的义理根源及其社会功能的历史变迁[J]. 马俊.  武陵学刊. 2017(04)
[2]大乘佛教中菩萨“布施”思想研究——以《普门品》为例[J]. 王小蕾.  文化学刊. 2016(05)
[3]略说《大智度论》中的布施法门——《大智度论》卷十一之檀波罗蜜义解[J]. 龚隽.  河北学刊. 2015(01)
[4]佛教比喻故事中的布施思想及价值[J]. 张爱萍.  五台山研究. 2013(04)
[5]无畏施涵义的嬗变及其对中国佛教慈善事业的启示[J]. 陈寒.  唐都学刊. 2013(03)
[6]中国佛教慈善理论体系刍论[J]. 林志刚.  世界宗教文化. 2012(05)
[7]《金刚经》与布施波罗蜜[J]. 夏丹妮.  文学界(理论版). 2012(08)
[8]唐代佛教与祈雨[J]. 杜斗城,李艳.  社会科学战线. 2010(11)
[9]佛教慈善的理论支撑[J]. 余日昌.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3)
[10]大乘佛教的慈善观及其现代意义[J]. 张映伟.  中国宗教. 2009(08)

硕士论文
[1]佛教布施思想及当代价值研究[D]. 刘龙杏.青海师范大学 2016
[2]佛教慈悲思想与儒家仁爱思想对比研究[D]. Nguyen Thi Minh Phat(阮氏明发).福建师范大学 2015
[3]佛教布施度及其现代伦理价值[D]. 吴蕴琼.中共广东省委党校 2013
[4]佛教济世界想研究[D]. 魏先斌.安徽大学 2006
[5]魏晋南北朝的慈善事业[D]. 蔡定益.南昌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73058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ongguolishiwenhua/373058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c22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