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陕西提学官研究
发布时间:2025-05-01 11:21
明英宗正统元年设专管地方教育的官员—提学官,以解决府、州、县官员分理地方教育时所产生的教官怠职以及生徒不贤等问题。作为“总一方之学、为一方之师”的明代提学,提学官的尽职与否,直接关系地方人才的“致仕之路”,也间接影响着一个地区的学风士气。陕西地处西北内陆腹地,经济与地方教育均和南方经济强势区域有很大的差距。但是其作为中华民族以及华夏文化的重要发祥地,文教历史渊源流长,培养了众多优秀人才,也是明代中期文学界何景明、康海等人倡导“诗必盛唐,文必秦汉”学说的核心地带,同时由于“南官北任”的官员选任原则,在陕西督学的提学官多来自教育强势的江浙地区,这种督学体制,有助于促进南北文化的交流。明廷对于陕西提学的任期因具体问题而灵活应变,不拘泥于考满期限的规定。以地方教育的稳步发展为目标,根据政绩决定升降迁转。这种合理而有效的人才调任体系,有利于督促提学官在任职期间认真履职,为陕西地方教育的进步提供了监管上的保障,而官员离任去向也主要是以监察机构为主,我们从中可以看出明廷在灵活用人上的智慧。有明一代,在陕西任职的学政大臣有68位,多为德才兼备之士。透过提学官在陕督学的成效一是可以窥见提学制度在西北文教落...
【文章页数】:8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本文创新点
四、研究内容与史料方法
五、相关概念界定
第一章 陕西提学官的设置与定型
第一节 提学制度的历史渊源与设置背景
一、提学制度的历史渊源
二、提学制度的设置背景
第二节 明代提学制度的设立与变革
一、正统初设
二、景泰裁革
三、天顺复设
四、提学制度的发展与完善
第三节 提学官的选任条件与基本职能
一、提学官的选任条件
二、提学官的基本职能
第四节 陕西古代地方教育的历史渊源
一、明代之前陕西的地方教育
二、陕西地方教育的劣势与优势
三、陕西提学官的设立与运行
第二章 陕西提学的运行机制
第一节 陕西提学的督学时长与迁转特点
一、督学时长及原因分析
二、督学时长的差异对政绩的影响
三、提学官的迁转特点
第二节 历任提学的任职来源与籍贯分布
一、历任提学官的任职来源
二、提学官的籍贯及地域分布
第三节 提学官的品秩变化及离任去向
一、提学官的品秩变化
二、提学官的离任去向
第三章 陕西提学官与地方社会
第一节 提学官与地方教育
一、组织修缮书院,兴建儒学
二、遴选教官,知人善任
三、考较学校,督促生员
四、孙应鳌与《教秦绪言》
五、躬身书院,亲自讲学
第三节 陕西提学与地方出版事业的发展
一、何景明与《雍大记》
二、李维桢、王世懋与《对山文集》的刊刻
三、孙应鳌与《西玄集》的刊刻
第四节 提学与明代中叶陕西的文学复古
一、杨一清:文学复古运动的前声
二、王云凤:复古文风的推进
三、李梦阳、何景明、康海:文学复古的勃兴
第五节 陕西提学官与地方士人的交往
一、杨一清与康海的诗歌唱和及往来
二、王云凤等人与康海的诗歌往来
三、何景明与康海的诗歌往来
四、唐龙与康海的诗歌交流及往来
第六节 明代陕西提学官的政绩评价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本文编号:4042194
【文章页数】:8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本文创新点
四、研究内容与史料方法
五、相关概念界定
第一章 陕西提学官的设置与定型
第一节 提学制度的历史渊源与设置背景
一、提学制度的历史渊源
二、提学制度的设置背景
第二节 明代提学制度的设立与变革
一、正统初设
二、景泰裁革
三、天顺复设
四、提学制度的发展与完善
第三节 提学官的选任条件与基本职能
一、提学官的选任条件
二、提学官的基本职能
第四节 陕西古代地方教育的历史渊源
一、明代之前陕西的地方教育
二、陕西地方教育的劣势与优势
三、陕西提学官的设立与运行
第二章 陕西提学的运行机制
第一节 陕西提学的督学时长与迁转特点
一、督学时长及原因分析
二、督学时长的差异对政绩的影响
三、提学官的迁转特点
第二节 历任提学的任职来源与籍贯分布
一、历任提学官的任职来源
二、提学官的籍贯及地域分布
第三节 提学官的品秩变化及离任去向
一、提学官的品秩变化
二、提学官的离任去向
第三章 陕西提学官与地方社会
第一节 提学官与地方教育
一、组织修缮书院,兴建儒学
二、遴选教官,知人善任
三、考较学校,督促生员
四、孙应鳌与《教秦绪言》
五、躬身书院,亲自讲学
第三节 陕西提学与地方出版事业的发展
一、何景明与《雍大记》
二、李维桢、王世懋与《对山文集》的刊刻
三、孙应鳌与《西玄集》的刊刻
第四节 提学与明代中叶陕西的文学复古
一、杨一清:文学复古运动的前声
二、王云凤:复古文风的推进
三、李梦阳、何景明、康海:文学复古的勃兴
第五节 陕西提学官与地方士人的交往
一、杨一清与康海的诗歌唱和及往来
二、王云凤等人与康海的诗歌往来
三、何景明与康海的诗歌往来
四、唐龙与康海的诗歌交流及往来
第六节 明代陕西提学官的政绩评价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本文编号:404219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ongguolishiwenhua/4042194.html
上一篇:从“头”开始:首级文化、礼教制度与封建社会
下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