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中国历史论文 >

3-6世纪佛教对泰山文化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5-05-28 02:47
  3-6世纪即汉末魏晋南北朝隋初时期,在中国历史上是政治最为混乱的时期,但也是宗教信仰最为活跃的时期之一。随着佛教的传入及发展,它对泰山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佛教传入山东地区,最初是借着泰山的名山地位和作为“鬼域”的文化背景来发展的,这是佛教文化传播与发展的基本特色。虽然佛教在泰山及周边地区传播过程中,不断地与泰山文化发生冲突、磨合,但是佛教文化最终成为泰山文化的一部分,丰富了泰山文化。 本文共分为六个部分: 绪论部分介绍了选题缘由、研究史回顾、本文使用的资料、研究目标。 第一章主要介绍了佛教在山东地区及泰山地区的早期阶段传播过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东汉时期至魏晋,是佛教开始传播的时期;第二阶段为十六国东晋时期,是佛教积极扩张的时期;第三阶段为南北朝至隋初,是佛教在山东地区发展的鼎盛时期。 第二章首先讲述3-6世纪的泰山信仰,魏晋时期盛行“泰山治鬼”之说,此时的泰山具有了主生亦主死的双重功能,之后泰山府君的出现使泰山神逐渐的人格化。其次,随着佛教的传入以及佛经的翻译,借用了泰山鬼神信仰,佛教地狱观念逐渐流行开来,最初佛经翻译者借用“太山地狱”观念来为其在本土的发展...

【文章页数】:7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选题缘由
    二、 研究史回顾
    三、 本文使用的资料
    四、 本文的研究目标及内容
第一章 早期佛教在山东地区的传播历程
第二章 3-6 世纪佛教地狱观念的传入对泰山信仰的影响
    第一节 3-6 世纪的泰山信仰:天堂与地府
    第二节 佛教地狱观念的传入及对泰山府君地位的影响
    小结
第三章 佛教传入泰山:泰山及周边地区的早期佛教寺庙、高僧与刻经
    第一节 泰山及周边地区出现的寺庙与佛造像
        一、 泰山主峰附近的寺庙
        二、 泰山周边地区的寺庙
        三、 佛教设施的功用
    第二节 泰山及周边地区出现的高僧
    第三节 泰山及周边地区的刻经
        一、 泰山经石峪刻经
        二、 泰山周边地区的刻经
        三、 摩崖刻经的文化寓意
    小结
第四章 佛教在泰山及周边地区得以发展的原因分析
    第一节 社会动荡为佛教传播奠定了基础
    第二节 名僧因地制宜的宣教
    第三节 从“六帝争请”看统治者对泰山高僧的支持
    小结
第五章 泰山早期佛教文化对后世泰山信仰的影响
    第一节 “泰山治鬼”信仰终被阎罗王信仰取代
    第二节 佛教寺庙在泰山及周边地区的进一步发展
    第三节 佛教文化与泰山信仰的融合与冲突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本文编号:404795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ongguolishiwenhua/4047958.html

上一篇:朱元璋对官员的警示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0f0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