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中国历史论文 >

南宋黄善夫本《后汉书》研究

发布时间:2017-06-29 23:13

  本文关键词:南宋黄善夫本《后汉书》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 黄善夫本《后汉书》(以下均简称“黄善夫本”)是南宋诸多《后汉书》版本中的一种,其性质属南宋坊刻本,在《后汉书》版本中是较早的一种。 黄善夫本于南宋庆元四年(1198年)诞生在福建建阳地区,属建刻本。黄善夫本又有先刻和后刻两种版本传世:黄善夫亲自主持的刻本为初刻本;黄善夫本产生后不久,曾参与校刻黄善夫本的刘元起,在对黄善夫本进行简单修订后,重新刊印,又有黄善夫刻刘元起修本《后汉书》,一般称之为刘元起或刘之问本。因二者版刻近乎相同,区别甚小,可均视为黄善夫本来做研究。 对黄善夫本的著录与研究,日本学者要早于中国学者。最早的可以上溯到黄善夫本传入日本的时期。近现代日本学者中对黄善夫本研究比较著名的有尾奇康先生。他在日本黄善夫本影印《解题》当中,对黄善夫本从产生、发展、特点及其现存情况有着深入的研究,具有综述性质。而国内对于黄善夫本的著录和研究则较晚,且研究还只是停留在对黄善夫本的版本形态的简单描述上,而对黄善夫本的研究还是屈指可数,对《后汉书》版本体系的研究更是凤毛麟角。 黄善夫本版本目前存世共有九个,并分别存于日本和中国的各大图书馆,除了有初刻和后刻区别外,多数已残缺不全。国内北京大学图书馆黄善夫本和日本国立历史民俗博物馆存上杉本所藏两个本子保存相对完整,且前者是黄善夫本初刻本后者则是刘元起修订本,极具代表性。本文主要校对则是采用后者。 本文试图探索黄善夫本的版本源流及版本特点,于是主要选取北宋递修本《后汉书》、王叔边本《后汉书》及绍兴本《后汉书》三个黄善夫本产生以前的宋代官私刻本作为参校版本。通过对比发现,黄善夫本与北宋递修本、王叔边本相似性很大,关系密切,应属于同一系统:而与绍兴本差别较大。同时在校对过程中充分发现黄善夫本作为建刻本虽刊刻印刷精美,但是讹误却亦不少。 因本文主要采用上杉本黄善夫本,发现日藏黄善夫本的注文有其特点,除在原来基础上加入刘e=《东汉刊误》,还在天头、地脚,甚至是正文中保留了众多的日人批注。就目前存世版本及其前人著录来看,黄善夫本可能是首次将宋儒刘e=《东汉刊误》附入《后汉书》正文的版本,这对开创《后汉书》版本新形式,影响深远。另外日藏黄善夫本中有众多的日人批注,在形式和内容上反映出历代日本学者对黄善夫本的研究成果,也具有研究的意义。 历来对黄善夫本的评价甚多,黄善夫本也历来被视为建刻本代表,被排除在校勘之外,前人几乎都是对黄善夫本《后汉书》的否定,偶有同情也是赞美其版刻精美。如若涉及到校勘,无一不以此本为“恶本”。然而,笔者将其与中华点校本《后汉书》及诸宋本通篇校对发现,黄善夫本《后汉书》有很多处可补现中华点校本之底本——绍兴本《后汉书》之不足,纠正其错误,也有它本皆误而黄善夫本独不误的情况多处。可见在版本校勘方面,黄善夫本还是有重要作用的。同时,黄善夫本将刘e=《东汉刊误》首次纳入《后汉书》正文,这是一种新版本形式的创造,对后来版本有极大的影响。可见黄善夫本在《后汉书》版本研究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但一直没有被国内学界关注。笔者今就所见资料对其进行初步研究。望有益于学界。
【关键词】:后汉书 版本研究 黄善夫
【学位授予单位】:陕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K204.2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8
  • 前言8-10
  • 第一章 后汉书版本研究的回顾10-17
  • 一、《后汉书》版本概说10-14
  • 二、《后汉书》版本的研究14-17
  • 第二章 前人对黄善夫本《后汉书》的著录与研究17-26
  • 一、黄善夫本《后汉书》刊刻的历史背景17-21
  • (一) 黄善夫本《后汉书》和宋代的福建刻书业17-19
  • (二) 黄善夫本《后汉书》刊行前后的《后汉书》版本19-21
  • 二、前人关于黄善夫本《后汉书》著录与研究21-26
  • (一) 日本所藏《后汉书》黄善夫本的著录与研究21-23
  • (二) 国内所藏黄善夫本《后汉书》的著录与研究23-26
  • 第三章 黄善夫本《后汉书》版本系统研究26-47
  • 一、黄善夫本《后汉书》传入日本的时期26-27
  • 二、现存黄善夫本《后汉书》的版本状况及其内在联系27-30
  • (一) 黄善夫本《后汉书》的基本特征27-29
  • (二) 黄善夫本《后汉书》存世的版本29-30
  • 三、黄善夫本《后汉书》版本系统考30-47
  • (一) 黄善夫本《后汉书》的文本形态30-34
  • (二) 同于它本的文字34-47
  • 第四章 注文问题47-51
  • 一、《后汉书》黄善夫本新增刘e=校语浅议47-49
  • 二、日藏《后汉书》黄善夫本中日人批注简析49-51
  • 第五章 黄善夫本在《后汉书》版本研究中的地位51-53
  • 结语53-55
  • 参考文献55-58
  • 致谢58-60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60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中国典籍与文化论丛》第一辑出版[J];中国典籍与文化;1993年04期

2 罗炳良;范晔《后汉书》纪传与司马彪《续汉书》志分合考辨[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本文关键词:南宋黄善夫本《后汉书》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9969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ongguolishiwenhua/49969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cd4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