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中国历史论文 >

高丽遣使辽朝研究

发布时间:2017-06-29 23:18

  本文关键词:高丽遣使辽朝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目前学界对辽丽关系的研究,多集中在辽朝与高丽间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上,对于遣使问题并没有比较翔实的研究。本文以高丽遣使辽朝作为研究对象,重点考察高丽遣使辽朝的分期、高丽使辽使者的分类、高丽使者的选任与奖惩以及从遣使看高丽人的“辽朝观”,以便更加深刻的理解高丽遣使辽朝的作用与影响。全文除绪论和结语外,共分作四章:绪论部分,主要介绍论文的选题意义,界定研究时段与研究对象。同时全面梳理学术界对本选题的研究现状,总结目前研究存在的不足之处,叙述论文的创新点、难点。第一章,高丽遣使辽朝分期。根据高丽是否为辽朝属国及高丽遣使辽朝是否制度化两个条件,重新对高丽遣使辽朝进行分期,将高丽遣使辽朝划分为四个时期,即平等往来期、非制度化遣使期、制度化遣使期、衰落消亡期。第二章,高丽使辽使者分类。根据高丽使者的出使目的和频率,将高丽使者分为常使和泛使两类。常使指高丽每年定期向辽朝派遣的使者,包括贺生辰使、贺正旦使、谢贺生辰使与岁贡使。泛使指高丽不定期或遇有特殊事宜临时向辽朝派遣的使者,包括问候使、告奏使、乞请使、祭奠吊慰使、朝贺使、谢恩使、献方物使、赴东京使、赴来远城使。指出高丽常使制度的发展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在朝鲜半岛对外遣使的制度层面上,高丽一朝做出了许多开创性的举措。高丽使辽使者名目本质上体现了封贡体系下辽丽两国地位的不对等。第三章,高丽使者的选任与奖惩。高丽在选派使者出使辽朝时,尤其注重使者的个人素质与家世背景。当高丽使者的职官品级与出使使命不相符合时,或另派他人,或借衔出使。同时高丽使者借衔出使还有提高使者身份,引起辽朝重视,从而更好地发挥其作用之意。高丽朝廷对使者的奖励主要体现在对其官职的升迁与对其家属的优待和安置上,而惩罚主要体现在对其官职的罢黜方面。第四章,从遣使看高丽人的“辽朝观”。太平十年(1030)以前,在高丽人的观念中,辽朝是“禽兽之国”、“强恶之国”。这一时期,高丽积极发展与中原汉族政权的关系,而排斥甚至拒绝与游牧民族出身的契丹辽朝往来。太平十年以后,高丽把与辽朝结好视为“保邦上策”,采取各种措施巩固与辽朝的宗藩关系,同时与北宋在政治臣属关系上明确划清界限。结语部分,分析高丽遣使辽朝的作用与影响。
【关键词】:高丽 遣使 辽朝 分期 分类 选任 奖惩 “辽朝观”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K246.1;K312.33
【目录】:
  • 中文摘要4-6
  • Abstract6-10
  • 绪论10-16
  • 第一章 高丽遣使辽朝分期16-26
  • 第一节 平等往来期(924 年至994年 2 月)16-18
  • 第二节 非制度化遣使期(994 年2月至1038年 8 月)18-21
  • 第三节 制度化遣使期(1038 年8月至1116年 4 月)21-23
  • 第四节 衰落消亡期(1116 年4月至1123年 8 月)23-26
  • 第二章 高丽使辽使者分类26-40
  • 第一节 常使26-31
  • 第二节 泛使31-40
  • 第三章 高丽使者的选任与奖惩40-52
  • 第一节 使辽使者的选任40-48
  • 第二节 使辽使者的奖惩48-52
  • 第四章 从遣使看高丽人的“辽朝观”52-62
  • 第一节“禽兽之国”:1030 年以前高丽人的辽朝观52-58
  • 第二节“保邦上策”:1030 年以后高丽人的辽朝观58-62
  • 结语:高丽遣使辽朝的作用与影响62-63
  • 参考文献63-68
  • 附录:高丽派遣出使辽朝使者一览表68-86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86-8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雷;;试析辽朝衰亡的自身原因[J];当代经理人;2006年07期

2 魏蔚;;辽朝的佛教政策及其对社会的影响[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12期

3 宋丹;曹喜顺;;辽朝汉族官员政治地位变迁分析[J];商业文化(上半月);2011年04期

4 王欣欣;;略论辽朝的盐、酒专卖[J];兰台世界;2012年28期

5 王欣欣;;辽朝的贫富分化及其对策初探[J];兰台世界;2013年27期

6 王伟;陈应鸾;;尚质、尚实、尚用的辽朝文学理论[J];武汉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年03期

7 赵秀芝;辽朝[J];内蒙古艺术;2000年02期

8 王德忠;论辽朝部族组织的历史演变及其社会职能[J];东北师大学报;2001年06期

9 杨福瑞;辽朝移民问题研究[J];昭乌达蒙族师专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5期

10 韩光辉,张清华;关于辽朝户口类型考察[J];北方文物;2003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霍宇红;;浅谈辽朝的历史作用[A];中国古都研究(第十八辑上册)——中国古都学会2001年年会暨赤峰辽王朝故都历史文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2 田广林;;辽朝上京的营建及其划时代意义[A];中国古都研究(第十八辑上册)——中国古都学会2001年年会暨赤峰辽王朝故都历史文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3 王学勤;;从扎兰屯出土的辽代窖藏钱币谈辽朝对北疆地区的开发[A];《内蒙古金融研究》钱币文集(第八辑)[C];2006年

4 李桂芝;;辽朝最高决策机构的职能及其演变[A];蒙古史研究(第六辑)[C];2000年

5 王青煜;;契丹传统袍服及辽朝乐舞人物服饰浅探[A];中国古都研究(第十八辑上册)——中国古都学会2001年年会暨赤峰辽王朝故都历史文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6 顾娅丽;;外国使节使辽相关问题浅析[A];中国古都研究(第十八辑上册)——中国古都学会2001年年会暨赤峰辽王朝故都历史文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7 郭康松;吴琦;;中原典籍的入辽及其贡献[A];中国历史文献研究会第26届年会论文集[C];2005年

8 韩生存;马志强;;论西京大同在辽宋贸易中的地位[A];中国古都研究(第十二辑)——中国古都学会第十二届年会论文集[C];1994年

9 关树东;;辽朝州县制度中的“道”“路”问题探研[A];宋史研究论文集第十辑——中国宋史研究会第十届年会及唐末五代宋初西北史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10 王学勤;;从扎兰屯出土的辽代窖藏钱币谈辽朝对北疆地区的开发[A];“中国北方地区钱币发现与研究”学术研讨会专集(一)[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董宏;辽朝的赋税[N];江苏经济报;2002年

2 江竹;辽朝五京[N];吉林日报;2001年

3 田广林;草原与大海的对话[N];光明日报;2007年

4 吉林社科院 周惠泉;辽朝议政的独特方式——捺钵制度[N];社会科学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孙伟祥;后族与辽朝政治研究[D];吉林大学;2015年

2 高福顺;辽朝科举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3 杨浣;辽夏关系史研究[D];复旦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晶;辽朝政权的灭亡[D];内蒙古大学;2015年

2 邢忠利;辽朝契丹人文娱活动研究[D];辽宁大学;2015年

3 洪嘉璐;辽朝民族意识探究[D];渤海大学;2016年

4 陈俊达;高丽遣使辽朝研究[D];吉林大学;2016年

5 杨柏怡;辽朝酒文化与民族文化交流[D];吉林大学;2008年

6 孙伟祥;辽朝帝王陵寝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7 宋丹;辽朝汉族官员政治地位变迁分析[D];渤海大学;2012年

8 赵瑞;辽朝戍边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9 周洁;辽朝的宴饮活动[D];内蒙古大学;2014年

10 杜鹃;辽朝边防研究[D];辽宁大学;2014年


  本文关键词:高丽遣使辽朝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9973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ongguolishiwenhua/49973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ad5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