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儒的“三世”说与廖平的“制度”论
本文关键词:清儒的“三世”说与廖平的“制度”论,,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清代今文经学家谈论"三世说",有着独特的学术关怀和理论旨趣,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又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廖平在批评何休"三世"旧说的基础之上发展出一套新的经学制度论。他认为谈论"三世"不必拘泥于"所见""所闻""所传闻"的划分,只要能够牢牢把握住"世变之大纲",探索因应"世变"的不同"书法",以及与之相应的"治法",就符合今文"三世"说的精神。在廖平眼中,"据乱→升平→太平"实际上就是"过去→现在→将来"。他用这一模式重新划分《春秋》的不同阶段,并把这种划分按照"验小推大"的方法扩展到《尚书》。
【作者单位】: 中山大学哲学系;
【关键词】: 今文经学 三世 廖平 大统 制度
【基金】:中山大学“三大建设”专项资助
【分类号】:K225.04
【正文快照】: “三世”说是《春秋》公羊学最重要的论题之一。学界以往的研究对于汉代何休的“三世”说有较多讨论,对于清代常州学派庄存与、刘逢禄的“三世”说以及晚清龚自珍、康有为的“三世”说也多有涉及,惟独对于晚清经学另一标志性人物廖平的“三世”说的发展及其意义未予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雷定基;;我见到的廖平先生[J];文史杂志;2009年06期
2 崔海亮;;近百年廖平学术思想研究述评[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3 刘耀;;经术与诸子:廖平、蒙文通的经史传承与民国学术[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5期
4 丁钢;廖平治学观点的若干考察[J];社会科学研究;1984年06期
5 黄开国;驳廖平经学思想变化的贿逼说[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7年05期
6 黄开国;廖平经学第四变及其评价[J];乐山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92年02期
7 李朝正;坎坷困顿 矢志不移——经学大师廖平治学历难述略[J];文史杂志;1993年06期
8 陈平;一部高水平的学术力作──评《廖平评传》[J];甘肃社会科学;1995年03期
9 崣沛;;廖平经学研究现状述评[J];儒藏论坛;2007年00期
10 魏怡昱;;孔子、经典与诸子——廖平大统学说的世界图像之建构[J];儒藏论坛;2007年00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通讯员 张荣 唐永梅 本报记者 郭晓宇;廖平:砥砺催生大国长剑[N];法制日报;2011年
2 本报记者 杨连元 本报通讯员 张荣 唐永梅;知识报国壮军威[N];工人日报;2011年
3 本报记者 李争平 通讯员 张荣 唐永梅;为国铸长剑 忠诚砺尖兵[N];经济日报;2011年
4 本报记者 何兰生 通讯员 陈寿富 张荣;为了父老乡亲的安宁[N];农民日报;2011年
5 冯春梅 李文聪 张荣;砺剑尖兵[N];人民日报;2011年
6 本报记者 郭晓宇 本报通讯员 张荣 付杨;严把武器装备质量关[N];法制日报;2011年
7 本报记者 梁蓬飞 特约记者 陈寿富 张荣 唐永梅;凝眸十载飞“鸣镝”[N];解放军报;2011年
8 本报记者 梁蓬飞 特约记者 张荣 唐永梅;一名军代表的内心风景[N];解放军报;2011年
9 本报记者 陈劲松 本报特约记者 陈寿富 本报通讯员 张荣;在“第一战位”上[N];光明日报;2011年
10 杨燕群 张荣 李文聪;用科技锻造的铸剑人[N];科技日报;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辛龙凯;廖平《诗经》学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6年
本文关键词:清儒的“三世”说与廖平的“制度”论,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50722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ongguolishiwenhua/5072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