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中国历史论文 >

郑注“周公居东”研究

发布时间:2017-07-13 10:27

  本文关键词:郑注“周公居东”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郑玄 《金~


【摘要】:“周公居东”出自《尚书·金~"》,根据《金~"》经文及诸家注解,其所关系的最重要的问题是面对流言及成王等的猜忌,周公是否应该摄政。对于郑玄而言,郑玄注“周公居东”为“周公避居东都”,并认为周公避居彰显了周公的谦让之德。而文章的目的就在于尝试着去理解郑玄——郑玄要回应的问题是什么,其注背后有哪些经典文献的支撑,以及其为何要如此解释。本文共分为三章,以对此三个问题分别回应。第一章共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通过对郑氏之前(或稍后)诸家对于“周公居东”的说解的梳理,文章认为由于《史记·鲁世家》具有材料完整、与郑玄关注问题相同等优点,通过对其的分析可以使我们更好地理解郑氏注“周公居东”所要回应问题。第二部分,通过以《史记·鲁世家》为中心的分析,文章认为《史记》对于“周公居东”的理解不论在经典解释内部还是在实际政治操作中均存在问题,而这些问题则构成了郑玄重新解释“周公居东”问题的一部分重要背景。第二章亦分为两节。在第一节,文章主要集中在郑玄对于《书序》态度相关问题的讨论,并认为郑玄对于《金~"》叙事范围的限定主要依据《书序》。第二节,面对来自《史记》认为周公若不摄政,周将坠失天命的诘难,文章主要集中在郑玄对于武王崩逝时周之形势的讨论,并认为在郑氏的理解下,周公避居期间周朝有能力维持一个相对稳定的局面。第三章共分为两节:第一节,文章将论证尽管郑玄对于《金~"》叙事范围的限定主要来自《书序》,但是《书序》并不能给出唯一的答案,因而郑玄其实面临着在至少两个选项之间做出自己的选择;第二节,郑玄认为周公摄政拥有天命,因而具有无可置疑的合法性,然而面对不知天命的管、蔡等的猜忌,周公却避居东都,文章认为郑玄之所以如此重视周公的避居行为是要处理摄政的周公与成王的关系,而在郑氏的理解下,周公的谦让贯穿周公摄政的始终。
【关键词】:郑玄 《金~"》 周公 摄政 谦让之德
【学位授予单位】:中山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K221.04;K224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8
  • 绪论8-14
  • 一、“周公居东”问题的来源8-9
  • 二、“周公居东”注疏史9-14
  • 第一章 以《史记·鲁世家》为中心看郑玄注“周公居东”所面对的问题14-28
  • 一、郑玄之前对“周公居东”的注解14-16
  • 二、从《金~"》篇次看《史记》解《金~"》存在的问题16-20
  • 三、《史记》对周公的辩护及其现实风险20-26
  • 四、小结26-28
  • 第二章 郑玄注“周公居东”为“周公避居东都”的文献依据28-37
  • 一、郑玄对“周公居东”相关文献的解释28-29
  • 二、从郑玄对《书序》的态度看郑玄对《金~"》叙事范围的限定29-34
  • 三、从武王崩逝时周之情势看郑玄对“周公居东”的解释34-36
  • 四、小结36-37
  • 第三章 以郑注“周公居东”为中心看郑玄对周公问题的理解37-47
  • 一、再论《书序》与郑注“周公居东”的关系37-40
  • 二、从“谦让为德”看郑玄对周公问题的理解40-45
  • 三、小结45-47
  • 附录一:《史记》之《金~"》说义与《尚书大传·金~"》的对比47-50
  • 附录二:郑玄“周史”纪年50-55
  • 参考文献55-59
  • 后记59


本文编号:53652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ongguolishiwenhua/53652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72f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